文/徐曼沅
马祖位于台湾海峡正北方,面临闽江口、连江口和罗源湾,与中国大陆仅一水之隔,最近点不到十公里,小三通后,马祖北竿到福建的黄岐,船行时间只需25分钟。马祖与金门一样,同是两岸对峙时期的军事重地,解禁后留有许多军事遗迹及传统闽东建筑,近年“蓝眼泪”蜚声国际,但“马祖”也有他自己的美丽与哀愁。
蓝眼泪别哭
马祖“蓝眼泪”是海中的一种夜光藻,夜晚随着潮汐浮动萤光熠熠,像极了湛蓝大海里的眼泪 ,此景也因而得名。蓝眼泪通常出现在春夏两季,约4至8月这段期间可看到,在水温、海流以及潮汐的条件共同配合下,海风骤起大浪后产生蓝眼泪,但要亲眼看到,就像等待极光一样,得碰些运气。
北竿“桥仔村”、“芹壁”、“坂里沙滩”,以及南竿的“大汉据点”、“津沙沙滩”都是马祖当地能遇见蓝眼泪的地点。但午后漫步沙滩上,你看不到蓝眼泪,只能看见浅滩上四散的垃圾。远眺是如梦似幻的蓝眼泪,但近瞧却是来自中国的海漂垃圾。马祖人也透过这些垃圾间接认识了不少大陆品牌。马祖高粱进军中国市场,而中国的海漂垃圾也源源不断的到来。
中国海漂垃圾污染金、马地区相关海域及沿岸已不是新闻。中国大陆经济快速成长,环保意识却没跟上,台湾离岛被迫承受随洋流而来的垃圾侵袭,每遇大雨或台风,随江而下的保丽龙、废渔具和瓶罐散落在沙滩上,这些垃圾,永无止息,就像北方飘来的雾霾,连日遮蔽海峡,看不清对岸。
“津沙”沙滩原为“金沙”,中国大陆进口的海漂垃圾,已成为当地人的梦魇,尽管政府拨了许多经费净滩,但蓝眼泪似乎就像是在为马祖生态、海岸环境而哭泣。“金沙”易名为“津沙”,不知与满目疮痍的沙滩不再金光闪闪有关否?
老酒与阿兵哥
“南竿有老酒、东引有大曲”,马祖人善饮有其环境因素。因东北季风强劲,马祖渔人出海前习惯喝酒暖身,休息时小酌放松, 为了补身,料理中也会使用老酒、红糟。
妈祖的“比萨大王”可不只卖比萨,这间小店最出名的是“老酒”面线。
“比萨大王”老板曾经营过电影院、KTV,厨房提供些简单的美式料理如比萨、炸薯条。当时主要的顾客是来自台湾本岛的军人,雾季马祖船只停航、飞机停驶,军人只能留守在岛上无法外出,小店生意不错。但随着马祖军人减少,生意也逐渐流失,老板只好转型改卖私房料理,小小的厨房只有一位厨师,店内简单的几张桌椅,客人多了只能等,若真的饿了,建议先点个“继光饼”充饥。
相传“继光饼”是明代抗倭寇名将戚继光发明的一种饼,此饼中间有个洞,可以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军人腰际或脖子上,饿了即可方便食用。
这种饼有点像美式贝果,当地人又称为“马祖汉堡”,他们会在继光饼里夹上馅料,馅料多半是用蚵仔、蛋、葱、芹菜末或其他海鲜制成,尝起来咸香有嚼劲,是马祖人下酒的好点心。
马祖老酒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前人从福州渡海代代相传的酿酒技术,现代人想尝试也不难。“林义和工坊”的负责人黄克文是抗日海盗林义和的后代。他的小工坊开放用餐与让游客亲自动手制作老酒,简单的糯米、水和红麹加上一定比例和定期搅拌,一个月后就能成酒,现场教学后,民众带着自己的“作品”回家,按照步骤,一坛手酿老酒和余渣(红糟)就产生了。
八八坑道与芹壁标语
八八坑道是马祖酒厂最著名的酒窖,还未入洞口就能闻到酒香,走在隧道里,人几乎就醉了。
相传此坑道早期原是为躲避海盗侵扰而开凿,军队进驻马祖后,又加强抵御功能,改为战车坑道,为庆祝蒋公88岁诞辰,命名为“八八坑道”。
1992年,“八八坑道”由马祖酒厂接管,意外发现此处是绝佳的酒窖,因坑道内冬暖夏凉,长年温度维持在约15~20℃之间,让坛装老酒更香醇。马祖酒厂的高粱也因此屡获国际酒展奖项。
马祖共有90多个军事碉堡,在撤军后逐渐荒废,编号12的“么两据点”在曹以雄改造下,摇身一变成为复合式的“刺鸟咖啡书店”,“刺鸟”的海景辽阔,是过去观察中国的绝佳位置,今日从这望去,还能看见几艘中国渔船越界来捕鱼,可惜因霾害严重,已看不清对岸中国景色。
北竿“芹壁”有“马祖地中海”之称,它是马祖闽东建筑最具代表性聚落,保存大量早期的石屋,建物依山势呈阶梯状排列。由高处眺望石屋屋顶,能见到屋瓦上叠了一块块石头,这是为抵挡强风,避免海风将屋顶掀起的“压瓦石”。房子还保留了戒严时期的标语,如“消灭朱毛汉奸”、“解救大陆同胞”、“军民合作”等标语。
坑道、碉堡、标语,国军制下的遗迹仍在,只是沉淀为历史的凭吊物,供人欣赏,不再具有真正功能。
妈祖在马祖
传说“妈祖”林默娘因父兄驾船遇风浪,船毁人溺,孝顺的她也为救父兄入海罹难,经民间口耳相传,遂成保护渔民的海神,而妈祖的遗体就在马祖。
马祖天后宫仍可看见妈祖的灵穴,且从未移动。近年改建落成时,庙方原本想为灵穴涂上油彩,但无论任何涂漆都难以上色,或许妈祖也喜素颜无华吧。
2009年,高达28.8公尺的妈祖巨石像于马港天后宫旁揭幕,塑像以花岗岩打造,28.8公尺的高度与马祖总面积28.8公顷呼应,象征着妈祖将守护马祖每吋土地上的子民,更蕴含“妈祖在马祖”的深意。
责任编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