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民国41到44年间,台湾大学的“课外活动”很是“澎湃”,有一个“长风社”是综合性的,好像以跳舞为主。还有一个“台大摄影社”,一次他们请郎静山先生演讲,笔者去听,得益匪浅,尤其“集锦摄影”对我以后的“照相活动”影响很深。还有一个“登山社”自然常去爬山了。话剧也相当活跃,原因是有一个“枫叶剧社”。
敝人是“枫叶剧社”的发起人之一。另外的三位发起人是:张镇海,傅宗懋,曲克宽。张镇海后来也来美国了,一直住在纽约市,从事房地产与家俱店生意,是一位成功华侨领袖,大约六,七年前去世。傅宗懋是学者从政,北京市人,北大政治系肄业,1949赴台,转入台大政治系。台大毕业以后,考取政大研究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授是王云五先生。1965年,获博士学位。后来曾任文化大学校长,考选部长,最后自政大退休,民国87年(1998)过世。曲克宽是名记者,曾驻韩国、日本东京、非洲(伊索比亚)和美国,最后是中央社副社长,多年前因癌病故去。
“枫叶”二字是张镇海提出的,有怀念“故都枫叶”的含义。一个社团有如此出众的人士领导,不成功才怪!
民国41年11月15,台大校庆我们演出“天涯若比邻”。主角是曲克宽,傅宗懋,跟一位大一新生,一女中毕业的邱丕君。导演是崔小萍,灯光是杨坚,布景是铁路剧社的林若铻。我跟崔小萍早在花莲就认识,因为我也喜欢“戏剧”,因而成莫逆。我本来不认识林先生跟杨先生,他们都是崔小萍介绍的,他们是抗战时期“国立艺专”的同学。
演完“天涯若比邻”,后来还演出“香岛春梦”,好像是王平凌先生的新作,排演中,王先生常来观看,带着女儿王惠珍,她是台大外文系高材生,跟敝人同班。
在这一段日子里,还记得演过“鼎食之家”。一个外文系的学生,大名是吉铮,当任女主角,她演什么样的角色,已毫无记忆。只记得在“小楼”排戏。“小楼”如今一定无影无踪。当年可是“劳苦功高”,每个“台大枫叶剧社”的戏,都是“小楼”的出品。
除了台大校庆,好像3/29青年节也演过。什么剧名,60多年了,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们最轰动的一出戏是“新红楼梦”,该剧是赵之诚编剧。演出地点是台北市中山堂。敝人的同班同学台益坚(其父是当时台大中文系系主任台静农先生)演贾宝玉;外文系的张炳璋演林黛玉;外文系的韩国侨生闵咏华演薛宝钗;农学院的许明群演贾琏;外文系的朱巽赞演王熙凤;张培丽(曾在中央社任职)演秦雯,敝人演贾政。用“家法”(皮鞭)打得贾宝玉哇哇大叫(他在幕后哇呀哇呀地大叫)。可谓人才济济,台下掌声跟笑声持续不断,非ˇ常感人。
闭幕以后,台下摄影人士,专业跟非专业之多,听说打破了中山堂多年记录。
演完“新红楼梦”不久,我们计划参加台湾大专院校学生暑期劳军活动。我们觉得一定要去金门,跟台大广东同学会一起向课外活动组申请。(报名先后关系到劳军节目内容与目的地)课外活动组发表结果,我们是去马祖。大家非常失望,张镇海(他不喜欢上台演戏,只做总务,也做队长)立刻到课外活动组,找到组长高先生,彻夜长谈。第二天,先前贴出的文告上面,用剪刀把我们“改成”去金门。(因为广东同学会是报名第一,“枫叶”的“新红楼梦”是无可匹敌的)我们被编成“台大第九队”。
因为去金门是努力“争”来的,大家非常高兴,加紧排练歌舞,彩排“新红楼梦”。有的日子,午饭都不吃,埋头苦干。在台北火车站授旗后不久,大家坐火车从台北到了高雄,又坐船到了金门,一路兴高采烈。到了金门,住进一个“师部”,有一位联络官照料我们,为我们解决问题。
记忆中,到了师部休息一下就要开饭,敝人一直惦念如何演出“新红楼梦”,事前我们曾跟师部联络官通过信,告诉布景的大概情况,在等吃饭的时候,敝人告诉联络官:“我想先去看看布景,吃饭不要紧,回来再吃”。那位联络官表示非常“感动”的样子。
坐上吉普车,到了演出地点,看了布景,我大失所望。告诉联络官我们得“大兴土木”重建布景。回到饭厅,跟队长张镇海商量一番。决定“迟后”两天开演。这两天,不演戏,部分同学帮忙制作布景,部分队员只做歌舞表演。
师部人员非常配合,找来锯子,锤子,钉子,油漆,并且派来“工兵”帮忙,两天以后开幕,灯光是“煤气灯”。舞台是地板,可是连接不密,有一次,林黛玉的高跟鞋卡入地板缝里,几乎摔了一跤。
演出结果非常成功,闭幕后,台下任然人头转动,黑压压一大片。
因为舞台布景不能搬动,别的“队”在一个师部只待一周,第二周必须“换防”,但是我们“台大第九队”两周都在同一师部。别的师部人员每夜坐大卡车来看戏。一时传为美谈。
从金门返台途中,大家有点依依不舍。到了校园,开始听熟悉的“傅园”钟声了,各返教室,聆听名师教诲。演完“新红楼梦”,“枫叶剧社”开始走下坡了。每年照样演戏,如“樊笼”等,可是气派跟剧情不能跟“新红楼梦”相比。四个发起人,都进入大三、大四,开始写论文了。下一代接班人当中,敝人只记得有张文中(毕业以后是外交官),杨国枢(曾在中央研究院任职),张柯玔(毕业后成了哲学家)。@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