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吉话 话春联渊源为什么叫桃符?
为什么说桃符能辟邪?“桃符”怎么演变成“春联”?春联传来自何时起?历代有什么转变,说来话也长……
“桃符”的起源 度朔山章桃树神人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则起源于桃木。传说起源很早,古代民间盛传度朔山的巨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两个神人,专门缉拿妖魔鬼怪,他们将坏鬼用苇索捆绑起来喂老虎吃。老百姓就用桃木雕刻出想像中神人的样子,或在桃木上画像,悬挂于门上,藉以趋吉避凶。东汉 .应劭《风俗通义》〈祀典〉“桃梗、苇茭、画虎”条目之下记载:
《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䌸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
仙木桃木、神荼、郁垒
到了魏晋、南朝也承袭了这样的风俗,见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民俗:
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按庄周云,有挂鸡于户,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于旁,百鬼畏之。
从以上的典故记载看来,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代,除夕装饰桃人、在门户上挂桃板门神画、插桃符以驱鬼辟邪已经是一普遍的民间风俗。到了隋唐民间普遍有挂桃符的习俗,因为桃木被视为能镇邪的仙木。据隋唐《艺文类据》集《桃花绶》记载:
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今之作桃符着门上,压邪气,此仙木也。
桃符为什么演变成春联
唐代韦璜〈赠嫂〉(序云:阿嫂相疑留诗)诗中,有“桃符”一词,寻诗中义,这里还是指辟邪的桃符:
赤心用尽为相知,虑后防前只定疑。案牍可申生节目,桃符虽圣欲何为。
桃符为什么演变成春联呢?据说五代时后蜀后主孟昶(公919-965年)曾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庆新年。流传到宋代,带起文人雅士仿效之风,桃符题联贺年、迎春的风气也渐渐传播开来。
传到了北宋,岁俗记文献《东京梦华录》记载过年节景,市井热卖门画、桃板、桃符:
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之行帖子。
从宋代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也看出当时挂贴桃符的习俗广泛流行于千门万户的情景。
春联何时普及中国百姓家
桃符也不仅刻于桃木桃板上,一般木板也可替代,到了后来,方形红纸也开始派上用场。其中除了神荼和郁垒的字样外,一些吉祥短句也被写进红纸,这些吉利话语写成对,必须讲究句语的相应对仗和上下对子的字句字数一致,渐渐有了春联的雏形。
桃符真正转化为春联进而普及是在明代。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喜好,下令除夕时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贴春联一副,由于帝王的强力提倡,岁末年初要贴春联的习惯,就很快的普及全国。
从明代北京风俗记《宛署杂记》记载可以了解明代政府提倡桃符由中央下及各地方的实况。明朝明令各官府,含各察院、京畿道、本府县在上任、新年时合用桃符、门神的事项,还有各地方衙门和各所属相关单位,甚至土地祠、后宅门等等在新年(当时称“新正”)必须贴“桃符”,贴多少副、多少钱都有详规,并由政府给予开支。拾掇《宛署杂记》记载二处,如下:
各察院、京畿道、本府县各官上任,合用桃符门神等项银二十二两八钱四分。
各衙门新正:学院、按院、盐院公所各门神、桃符二副,共价一两六钱五分。太仆寺正堂、大门、二门、东西角门、土地祠、后宅门、大小门神、桃符各二十副,共价一两四钱三分二厘。少卿三堂,每堂中小门神、桃符各十一副,共价七钱八分八厘。礼仪房折门神、桃符价一两五钱,吏解。阴阳学中小门神、桃符三副,价一钱四分六厘。本县大门、二门、东西角门、后宅门、大小门神、桃符各十一副,共价九钱五分;粮匠、屯捕各官门神、桃符各二副,共价三钱四厘。每年礼仪房元宵折纱段价一两,吏解。以上俱本县行银支办。
从上述来看,明朝的政府行令中都是用“桃符”这个词。明代“桃符”大行于天下,但是“春联”这个用词还不普遍,在明代的文学著作《西游记》中,倒是有“春联”的说法,见〈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情节:
……有向南的三间大厅,帘栊高控。屏门上挂一轴寿山福海的横披画;两边金漆柱上,贴着一副大红纸的春联,上写着:“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
清代“春联”盛行
及至清代,“春联”大抵代替了“桃符”的说法,春联的发展和民俗活动更达到了高峰。清代的岁俗记文献《燕京岁时记》记载春联即桃符,进入腊月时节文人墨客执笔写春联的热况:
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朱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今天在一些注重传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仍然可见当年文士墨客挥毫写春联迎新年的热络年俗风情,留给民间一条思我文化念古今的键连。@*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