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个射手,对准百米以外的大树放箭。甲刚扯起弓弦,就急急忙忙地把箭射出。结果,由于力量不大,那箭轻飘飘地飞不多远,就坠落地面,没有命中目标。乙则拉开弓弦,一拉、二拉、三拉,不断加力,把弓弦尽量拉开,然后才放箭——满引而发;这时,只听嗖地一声,那箭如风驰电掣一般,击中目标,直插树中,真个是“入木三分”!
文艺创作也像射箭一样,你想写清什么,心中自然有“底”,但却不可三言两语,便说明道破。那样就像是匆忙放箭,缺乏艺术的冲击力量。你应该“满引而发”,这在艺术上叫做“顿挫法”。所谓顿挫法,就是本意欲写出事件的某种结果,却不径情直遂,一语道破;而是在关键时刻,恰当地运用“停顿与挫折”,几经周旋之后,方才展现最后的结果。正如杜甫诗所讲:“将军欲以巧胜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水浒传》写“武松醉打蒋门神”一回书,顿挫法的技巧,便运用得相当精彩。这一回书的主旨,是写武松打败蒋门神,为施恩报仇。目的是要写“打”,开始却不写打,而是先写武松善饮的海量。武松对施恩提出:“无三不过望”。你要我“打蒋门神时,出得城去,但遇着一个酒店,便请我吃三碗酒,若无三碗时,便不过望子去。”就这样,每走一段路;便吃几碗酒,延宕了许多时间,才走到蒋门神开设的酒店。这样写,就是要让读者心急,产生急于要“看出究竟”的兴趣。作品到这里,是第一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中,便使用了数番顿挫。
到了蒋家酒店,仍不立刻写“打”。却再写武松饮酒。酒保端过酒来,武松尝尝,说“不好”;酒保另换好酒,武松仍说“不好”;酒保偏不生气,再换另一种酒。武松见用这种办法,不能激怒对方,便说:“这酒有些意思。你家主人姓什么?”酒保回答:“姓蒋。”武松问道:“为什么不姓李?”蒋门神的老婆,实在是气不过,悄悄骂道:
“这厮哪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被武松听见,问道:“你说什么?”酒保连忙解释:“我们自说自话,客人休管,你且自吃酒。”这是作品第二个层次里的数番顿挫,继续为下文写“打”蓄势。
再往后,情节发展到第三个层次:武松又进一步激怒对方,对方按捺不住了,蒋门神终于凶相毕露,杀气腾腾来打武松。一场读者久已盼望的开打,这才正式展现。
《水浒传》中的上述一大段文字,妙就妙在:处处使读者想到“开打”,必欲看到武松打败蒋门神而后快;但又不急于写“开打”,偏于“开打”之前,大作文章;绘声绘色,穷形尽相。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种形象,令人神往。文章叙事,正需要这样的笔墨。有的青年作者,本来获得了很好的题材,但不懂得运用顿挫法进行描写。展纸落墨,如“小巷赶猪——直来直去”;揭示主旨,似“王婆卖瓜——开口便夸”。毫无曲折回旋之致,缺少蓄势铺垫之功。三言两语,尽行道破,捉襟见肘,实欠深蕴。在深入生活、丰富生活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顿挫法,满引而发,入木三分,是从事文艺创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技巧。@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