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6年07月09日讯】3D列印也能制做义肢辅具。台湾有一群自造者,他们不是职业工作者,但却愿奉献私人时间,为委托人量身打造3D列印义肢辅具,盼提供更多肢体障碍者便利的生活。
“手创未来”(E-Nabling The Future)源自美国,是一群公益性质的“自造者”(maker,又称创客)。他们透过社群平台互动连系,并利用私人时间以3D列印技术为委托人量身打造合身且价格低廉的义肢辅具。
在台湾,也有这样一群人,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心力,让身障者能有更便利的生活。
台湾“手创未来”的创办人陈怡安说,自己是学生物工程的,在学校时就在做医疗设备,大约在2014年开始接触到国外透过3D列印技术制作义肢辅具的资讯,便透过网路与国外的“手创未来”联系,也在台湾的创客空间认识到许多maker,进而开始在台湾推动“手创未来”运动。
他说,3D列印义肢辅具最主要能服务身障儿童,传统义肢价格动辄上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上都有,但儿童成长速度快,义肢更换频率高,平均半年至一年就必须更换,对经济条件弱势的家庭而言,势必造成经济负担。
他表示,透过3D列印技术制造的义肢辅具,成本大约2000元至3000元即可制作,可随着儿童生长更换,经济负担较轻。
但陈怡安也坦言,3D列印跟传统义肢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前者目前还没有办法受到正式的品质控管,而传统义肢价格高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材料、运作方式、结构等都是经过严密的品质测试,确保使用者可以安全使用,贴近皮肤的材料也是要经过认证,这些都是传统义肢成本会那么高的原因。
此外,不同于国外对肢体障碍的看法较为开放,在台湾推动儿童3D列印辅具仍有困难。
陈怡安指出,这几年他观察到,台湾的家长不想让孩子的缺陷或是身体状况得到太多关注,有些人选择不戴义肢或戴美观手,想要在外观上面避免吸引额外的眼光,但是就目前3D列印的款式,确实比较显眼。因此也希望尝试制做软材质的义肢以更具美观性。
陈怡安说,“手创未来”并不是商业机构,而是以义工的形式为委托人制作3D列印义肢,因此也只会向委托人收取材料成本的费用,而目前就接洽的为托人来讲,年轻族群比较愿意尝试。
委托人的林志龙是在一次创客活动中与“手创未来”联系,成功的制作一支能让他弹奏吉他的义肢。
林志龙说,自己一直想学吉他,但过去购买的义肢都是“美观手”无法操作吉他的拨片,而透过“手创未来”制作的功能辅具,将拨片与义肢结合,让他可以顺利的一圆音乐梦,不仅重量比传统义肢轻,价格也相对便宜很多。
陈怡安也提到,由于3D列印义肢辅具目前仍未有法律认可,因此还不能算是正式的医疗用品,委托人也等于是参与“手创未来”的研究计划。此外,目前透过3D列印制作的辅具负重也有限,不能提取重物。
至于“手创未来”的困境与发展,陈怡安表示,目前他接触到的maker圈仍以机电、零组件、职能治疗等理工科系背景的maker为主,缺乏人文科系的设计、艺术人才,相对的行销能力也比较弱。
他提到,其实在国外,maker往往综合了各种跨领域人才,因此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才加入,让社会上需要服务的人能透过更多管道,认识“手创未来”。(转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