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端午
五月五 过端午
赛龙舟 敲锣鼓
包粽子 插艾蒲
悼念屈原也祈福
喝雄黄 把虫除
取井水 正中午
立鸡蛋 莫心浮
端午习俗传千古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儿时的顺口溜将思绪带到了童年记忆中欢乐的端午佳节。粽叶飘香特别引人垂涎,早年,物资丰裕不比今日,一般也只有在端午节能吃到粽子,孩提时,自元宵节过后就盼着端午节的到来。
每年黄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本名“端午”。“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历史上西晋“除三害”的周处著书《风土记》,现在流行的习俗比如除夕、端午、七夕、重阳等习俗来源多根据此书记载。
端午节在中国由来已久,可上溯至春秋时代。“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有二十多种,在各地有各种传统别称,包括“端阳节”、“重五”、“龙舟节”、“龙船节”、“双五节”、“肉粽节”(闽南地区使用)、“粽子节”、“艾节”、“夏节”、“蒲节”……等。
龙舟竞渡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作为祭水神仪式中附娱乐性的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而在不同的地方,龙舟竞渡则有不同寓意,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楚国人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
端午节划龙舟不失为很好的一项水上活动。在台湾,有龙舟点睛开光仪式,初五龙舟下水前要敲锣、打鼓抬龙舟到河岸,沿路都有民众烧香礼拜及放鞭炮,巡行后龙舟便入水比赛。
食粽
晋代即已把粽子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吃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竹叶裹糯米粽,可以吃甜也可以包咸,还有碱水粽,内容各异;形状一般常见的有锥形、斜四角形与长四角形等。
各地口味不同,粽子内馅也多式多样,万变不离其宗,糯米和猪肉还是主要原料。吃粽子也有讲究,热腾腾食之口感最好,再配上一杯热清茶或凉拌蔬菜,有助消化、解腻。粽子热量高,一次不宜多食,尤其肠胃较弱者与孩童宜节制。
现在在台湾,粽子一年四季都有、随处可见、随时可以吃到,不限端午节,而且深受欢迎。包粽音同“包中”,学生考期,长辈、亲友会包粽子、买粽子或送粽形饰物祝其“包考中”;政治人物选举时,也有食粽、持粽表示“包中”。
避邪驱瘟
黄历五月,时令入夏,各种生物包括毒虫、病菌都开始活跃起来,是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古人称“恶月”、“百毒月”,五日是“恶日”,为驱邪、避祸、去五毒,家家户户于门框两侧插上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和龙船花,这五种植物称为天中五端,以避邪驱瘟和逢凶化吉。菖蒲狭长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灭虫、杀菌的药物;艾草的茎、叶都含有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端午节亦流传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佩香囊的习俗。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形成端午节饮雄黄酒风俗,家长并以雄黄酒涂抹在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头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古人佩香囊的习俗起源甚早。香囊俗称香袋、香包、荷包,是一种装有香料的小囊,佩戴于身,取其芬芳并作为装饰。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形形色色结成一串,清香四溢。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午时水
端午节台湾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指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的两小时,正午即12点正。台湾民俗称端午节的午时水是纯阳之水,古早人认为用端阳午时打上来的井水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用午时水加雄黄洗澡,那一年入夏不会生痱子,外出不会被蛇咬;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洗午时水,无肥亦水(美)”、“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但也有的地区忌讳喝端午节的井水,谓避井毒,俗传此刻天神降毒水,不宜汲用。
立蛋
此外,每到端午正午12点时,人们争相立蛋,据说端午节阳气最盛,俗信平日不易竖立的鸡蛋此时便可直立在地上;同理,绣花针也可以浮在水面上。端午节立蛋,孩子们都兴致勃勃想要一试,立蛋成功多么风光,好不欢喜!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重要节日之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为纪念屈原,也称作“诗人节”,各地过节习俗虽略有不同,无论是为纪念忠君爱国的屈原也好,或是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郑成功也好,或是民国以后增加的秋瑾也好,都承载着神州大地特有的神传文化,连系着华夏子民的历史感情,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生活内涵,渊远流长!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