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一九四〇年代窜起的文坛奇才;胡适,民国时代的文学改革先驱、知名的教育家、外交家。这两位名人,是否曾有交集?事实是,两人不但曾于一九五五年在纽约相见,而且,两人的父祖辈还有很深的渊源。
一九五四年底,张爱玲在香港,将她的新作长篇小说《秧歌》寄给从没见过面的胡适,请胡适惠赐意见。两人通上信,因此次年十月她到美国后,就去看胡适以便感谢,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随后的回访里,胡适得知张爱玲的家世,揭露他们上代的结缘,原来,张爱玲的爷爷张佩纶,是胡适父亲胡传的恩人。
胡传是徽州府绩溪县上庄村人,他二十岁刚结婚时遇到太平天国之乱,妻子遇难而死,乱事平定后他虽考取秀才,却接连五次都没考上举人,这时他年近四十,很多同年后辈都超过他,实在没面子。
胡传于是决定要到没人认识他的地方去开创前途,西元一八八一年,四十岁的胡传独自前往当时被视为边疆的东北。经过北京时透过同乡介绍,请当时清流党的中坚张佩纶,帮他写了封介绍信,给在东北与俄国折冲边界事宜的吴大澂。胡传带着介绍信步行四十二天到达黑龙江宁古塔,吴大澂接见他,并聘他为师爷。
从此胡传为吴大澂主办不少苦差事,包括到荒野测量绘制地形、招募流民垦荒、编组保甲御寇,折冲边界谈判。因为胡传亲自奔波勘定疆界,准备详尽的资料,因此吴大澂在与俄国勘界大员谈判过程中,能一一驳斥俄方的无理主张,争回应有的国土。吴大澂与俄方签下的《中俄珲春东界约》是满清末年是少数没有丧权辱国的条约,事后在边界竖立这铜柱,上面刻有铭文:疆域有共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即:在国土的交界,立此铜柱,不可以移开)。
因为胡传的杰出表现,吴大澂两度保举他当官。吴大澂转任广东巡抚时,找胡传帮忙调查岛上土着黎族的互斗情况;吴大澂整治泛滥的黄河时,仍然忘不了找胡传,胡传因“异常出力”得到朝廷褒奖,取得省级任用资格。四十九岁衣锦还乡的胡传在前两任妻子都过世情况下,讨了第三任太太,这位比胡传小三十二岁的的新娘,就是胡适先生的母亲。
西元一八九二年三月,胡适出生还不到半年,五十二岁的胡传来到台湾担任全台湾军队总督察长。胡传到台湾半年内就全台走透透,把岛内含离岛的驻军和防御工事考察一遍,详细分析缺点,写成《全台兵备志》报请上级参考改善。之后被派到台南,担任“盐务总局提调”,并将太太及儿子胡适接到台湾来相聚。
但胡适母子到台南才九个月,胡传又被调到台东当县长。时局莫测,一八九五年甲午战败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胡传把老婆小孩送回大陆,一个人留在台湾想募兵保台,他从台东徒步回台南,衣衫褴褛的去见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要以书生之身参战。可惜很快因病被送到厦门,同年八月二十二日病死,结束他五十五岁传奇的一生。
胡传的壮阔一生,与张佩纶帮他写介绍信给吴大澂有很大关系。张佩纶本来只是基于人情写信,与胡传并未见面。没想到之后张佩纶因中法战争马尾海战惨败,一八八五年被革职流放边彊,当时众人都躲他远远的,胡传却雪中送炭,写信安慰并附上二百两银子,张佩纶非常感动,把这事记在日记里。
但张胡两家依然没有来往,没想到事隔七十年,张爱玲与胡适却在千里之外的纽约碰面了。当时胡适与张爱玲的身份差别,就像一八八一年的张佩纶与胡传一样。不过时移事转,如今,在台湾年轻一代心目中,张爱玲的知名度,却高于曾经提倡白话文运动的胡适。
──节录自《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