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向的住家──堀越英嗣先生的自宅
古有孟母三迁,而堀越家也不遑多让,“小日向的住家”的故事可说来话长了。经过一番苦心终于如愿以偿的十五年期间,堀越先生一家竟然搬了七次的家,而且全部都在半径五公里左右的东京都文京区内。
最起初住的是一房一厅的公寓。结婚当时就非常执著,认为要住就非文京区不可的是英嗣先生。“因为我很想住在能感受跨越时代的连续性、具有历史文化的地方。”若和太太范子同住的话,文京区不但交通便捷、有丰富的绿意,还有充实的教育环境,让他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随着孩子的成长,空间狭小的公寓已不敷使用,搬出公寓的堀越一家,之后又辗转的搬了几个地方。
新大塚、茗荷谷、小石川、音羽等,这些全都是文京区内的地名。总有一天要在这里盖间自己的房子,堀越先生心中暗想。但,到底哪一带最适合呢?
不光是便利性,日照要充足、通风要良好、离市街的噪音要远……等等,平常在散步时堀越夫妻俩人不但对每块土地品头论足,又在各个地区实际的住上一段时间,把整个居住环境具体的探讨了一遍。对建筑师的英嗣先生来说这是小菜一碟,但对建筑完全是门外汉的范子太太来说,难道不会感到疲累吗?!
“这个嘛,”范子女士笑容满面的谈起当时的情况:“我先生会告诉我许多建筑和土地之间的相关性、居住性等的事情,听起来很有意思,一点也不枯燥。”英嗣先生也说:“我们是半斤八两啦。我也不是什么专家,而且外行人的反应对我来说也是另一种学习。”不仅只是考虑自己的家,更要以多层面的观点去探讨周遭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全家一起面对未来的住处提出意见,然后再实地勘查。就这样,堀越一家慢慢的累积了各种“住的学问”,而这些学问绝对是打造新家最好的营养素。于是,在二〇〇四年,“小日向的住家”终于完工了。从堀越夫妻俩开始住在文京区到找到适合的建地为止,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了。堀越宅是位在面对马路的一条细长巷道的底端,也就是所谓的旗杆型建地。然而,一走进屋子的二楼,呈现眼前的是明亮充足的采光和开放的空间感。挑高到三楼的起居室气度十足,在楼梯口的左斜前方是没有隔间的餐厅,整个空间连成一体,光线和视线也贯穿到整个楼层的最后面。
室内布置井然有序,充满着简洁俐落、气魄凛然的都会感。不过,并不会让人感到神经质般的紧张不安,反倒是惬意的让人整个放松了下来。紧张与放松,两个相反的要素存在同一个空间里,这不可思议的协调感,真是爽快极了。
其实这个家,多少也受了一些堀越夫妇俩的共同嗜好……茶道的影响。不过,他们并没有特别讲究茶道的排场,而是把人与物、人与人之间自然和谐、怡情养性的茶道根源当成一种能在生活中实际被运用的器具。可以快速地拿取、快速地收拾好的收纳和动线、给空间加添了表情的挂画和家俱等,也全都经过缜密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这个家没有不合理和无谓的浪费,凝聚在这里的欢乐和美好,让这个家更臻完美。“自然体”(初始的、安定的姿势)或是生活感这类的名词,或许会给人一种粗糙、鲁莽的印象,但只要仔细看过“小日向的住家”,那么你可能会想要重新考虑了。因为这里是用“自然体”去实践舒适的生活方式,所以才能得到一个如此轻松畅快的“生活”。
“小日向的住家”设计:堀越英嗣/ ARCHITECT 5 建筑事务所二〇〇三年竣工。位于东京都文京区小日向、钢骨结构的地上三层楼房。在残留着历史影子的市街中盖新房子的原则,除了要能融入左邻右舍的氛围,给旧市容注入新的调和感更是目标指向。因为是四周被邻居的房子所包围的旗杆型建地,为了避免与周遭房子面面相对,阳台和窗、门的开口部用遮檐和摆放花坛作为遮蔽视线的缓冲。@
摘自《和你一起过生活》商周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