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6年04月15日讯】(
国立清华大学本月庆祝创校105年暨在台建校60周年。校长贺陈弘在校庆前夕接受专访指出,“清华1.0”由梁启超等四大导师奠定国学基础;1949年后,“清华2.0”阶段,两岸清华皆以理工壮大经济、厚植产业;如今进入全球化时代,“清华3.0”必须结合科技、人文,再加上创新,才能解决当前问题、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贺陈弘表示,台湾过去制式的教育情境,是在固定的空间、时间、课程内学习,再以固定评量认定学生是否完成学习,“规格化人才”的培育方式,已无法因应社会、产业快速的变化,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打破固定“规格”。
贺陈弘说,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解决重大问题除需科技手段,更少不了人文的关注,如能源、贫穷、移民、气候变迁等问题都是如此。如果学生接受的经验、知识都差不多,思考差不多,最后能从事的工作也差不多,将不利创新与进步。
清华大学正扮演培育当前所需人才的重要角色。贺陈弘说,清华致力培养学生跨领域的专长,自2006年推出“双专长”学士班,近两年毕业生中,已有约2成具备“双专长”,今年更首创全国第一的“三专长”客制化课程,“在清华,这不仅是教育者塑造的情境,也是学习者主动的需求。”
除了“跨领域”,贺陈弘也期许清大学生的学习能“跨空间”、“ 跨时间”,脱离教室与课堂的限制,如在线上、产业、宿舍、或与同侪相互学习,让学习方式更开阔。清华近年来并全力开展繁星、旭日、拾穗等多元入学管道,让被遗漏的人才、社经弱势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清华就读。
清大在台建校60年以来,从未停止过开创、成长的脚步,从最早的原科院、理学院、工学院,到人社院、科管院、清华学院。清华校务会议最近还通过了与新竹教大的合并案,未来将增设艺术与教育学院,提供学生更丰富的跨领域学习环境,“引进新的元素,正是实践清华3.0的策略。”贺陈弘有感而发。
在迈向清华3.0的路上,贺陈弘强调“清华在台建校60年来所培育出来的校友,在海内外各领域开枝散叶,是学校最坚强的支柱。”
清华校友会理事长谢咏芬表示,非常支持校长“清华3.0”的教育理念,呼吁全球校友秉持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在捐款兴学、产学合作、提供学生实习等方面,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让校友成为母校永远的后盾。(更多讯息请见 )
创业孵育在清华 育成大楼展新貌
国立清华大学的产学合作中心成立于18年前,牌子最老,品质最好,台湾由大学产学合作育成的上市柜公司中就有2成孵化自清华校园。即将在本月底清华校庆时落成启用的“创新育成大楼”,更已迎来逾8成的进驻率,将把清华师生的创业梦想化为真实。
面对这栋投入逾6亿台币建造、功能齐全的创新育成大楼,清华产学合作营运总中心执行长徐慧兰掩不住兴奋与骄傲。她表示,这座楼地板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大楼,是目前全台大学中量体最大的,且它就像是个完美的创新育成生态系统(eco-system),让师生们刚才萌芽、或已有成熟概念的创新点子,都可在此孵育、成长茁壮。
清华校长贺陈弘今年2月到美国旧金山湾区拜访校友,不少事业有成的校友得知创新育成中心的创新设计规划,二话不说,立即预约让久藏心中的创业点子进驻。
创新育成大楼共可容纳一百家大中小企业,目前预约进驻率已达83.5%,以物联网(IoT)及生医为多。
清华创新育成大楼占了绝佳的地理位置。徐慧兰表示,它就位于工研院及新竹科学园区中间,来自校内师生及工研院的研究能量、加上园区的设备经费支持,将产官学研连成一气,把上下游都串联起来。
徐慧兰强调,创新育成大楼为“前育成”、即只有点子或点子还不成熟的师生准备了温暖的小窝,打造“创新俱乐部”,为他们找资金、找人才、找导师,需要法务、财务咨询,也一应俱全;同一栋楼里,也有标竿企业的研发中心,转角也许就会碰到创业的“贵人”。
创业育成大楼内还设有“创客中心”,有半固定的办公室,及微波炉、冰箱、空中花园。徐慧兰指出,中心还有硬体快制、网路云端平台,让创新创业者不再受距离限制、想到就能做到。◇
国立清华大学产学合作营运总中心
责任编辑:简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