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写作丛谈:苏东坡教子学艺

作者:庄敬

万物皆有灵,植物也有触觉,当被摘掉叶子时,植物能“感觉”到受伤的“痛楚”,“痛觉”信号会从“受伤”叶子传遍整棵植物。(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344
【字号】    
   标签: tags: ,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又是一个画家。有一回,他给自己的儿子苏过传授作诗、绘画的诀窍,说:写诗和绘画有一个重要诀窍,就是:观察仔细,想像具体;移情入物,形神兼备。比如描写一朵牡丹花,就要酷似牡丹;不能让人看了以为是梅花或丁香花。这就叫做形似。同时,还得培养想像力,为了描绘一条鱼,就应 了解鱼的特性,把自己想像成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徜徉自得,藉以体验鱼的神情,分享鱼对潮水、风雨、光线和食物的具体反应。作者唯有明白鲑鱼跳滩的喜悦,知道它多么兴奋,才可濡墨挥毫。否则,他就不可能把鲑鱼写活;任凭他把鱼鳞、鱼鳍画得多么精确,那鱼还是死的。因为它徒具形似,未能传神。

苏过接受了他父亲传授的这一经验,认真实践,后来果然成为诗人兼画家,著有《斜川集》二十卷传世,被人誉称为“小坡”。

苏东坡教子成功的这一事实,证明了他的创作经验是正确的。特别是他所说的,作者为求神似,要把自己想像成描写的对象,做到移情入物,确属精湛深切,很有见地。

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美学领域中创立了“移情说 ”,确有较大贡献。其实立普斯的“以人度物,物我交融”的观点,苏东坡远在十 一世纪就已经悟得,并有所阐述了。他不仅在给儿子传授经验时,谈到过这个见解,还在题咏文与可画竹的诗中,写道:

“(文)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在这首诗中,苏东坡正确地总结了我国著名画家文与可的创作经验,记载了文与可作画时,移情入物、以人度物的真实情景,“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由于体物入微,使创作达到了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而又形神毕现的妙境!

移情入物,就是作者把自身的情感,“经由某一种暗换,付予了自然界的对象”,使 “无情之物”呈现出“有情色彩”,以便达到写景状物栩栩如生的妙境,更加有力地感染读者。

宋代诗人黄鲁直的七绝:“故人去后绝朱弦,不报双鱼巳隔年。邻笛风飘月中起,碧云为我作愁天!”诗人与他的朋友,一年多来音信断绝,思念得好苦!以致在仰脸望天时,觉得碧云也愁眉不展,天空是满面苦情。其实,天空、碧云,本无所谓愁与不愁,只是诗人“移情入物”罢了。

有个作家曾经说过:文艺无诀窍,倘有,则父亲是作家,父传子授,儿子也一定是作家无疑。那种一教而成,转手生效的创作诀窍,确然无有。但是话不能讲绝对了。一 般规律和基本技巧,还是有的。苏东坡所说的:观察仔细,想像具体,移情入物,形神兼备,便十分重要。苏过遵教而行,获得成功,也是事实。

苏东坡教子学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不过,无论如何,读书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密切的。一方面固然有借鉴的作用,而另一方面,还有继承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读书明理的作用。
  • 画鹰岂能似木鸡, 静态写真亦何奇? 须知丹青可贵处, 不在一毛共片羽!
  • 恰似音韵悠扬的笙箫声里,间或传出战鼓的隆隆;清雅温柔的琴瑟音中,时而传来洪钟的嗡嗡!——噫!这就是“笙箫夹鼓,琴瑟间钟”。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多么需要有这种相反相成的胜境啊!
  • 歌德很欣赏德国画家鲁斯的动物画。有一回,他拿出了自己珍藏的鲁斯的版画册,里面画的是各种各样的羊。这些羊,在不同的情境中,现出不同的姿态:那含情的面孔,那卷曲的羊毛,都画得维妙维肖,逼真动人。
  • 写好文章,不深入生活、认真观察分析,那是绝对不行的。金代大文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有一首这样说:
  • 所谓衬托,实质上就是一种间接描写。如欲写甲,并不从甲的本身着笔,或者说不单纯地从甲的本身着笔,而从乙或丙那一边绘形绘声,恣意尽力,使人透过乙或丙,间接地却又是更深刻地去认识甲。
  • 艺术欣赏中,确实常常有这种情形:你说得“少而精”,读者却联想得“多而深”,你越说得“钜细无遗”,读者却越感到“厌烦无味”。
  • 清代著名艺术家郑板桥,平生最擅画竹。他在六十岁以“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进六十以后,始知减枝、减叶之法。苏季子曰:‘简炼以为揣摩。’文章绘事,岂有二道? ”
  • 文艺创作确实是一件艰苦的劳动,需要的是认真而严谨的态度。不细心地调查研究,“想当然”的率意之笔,往往会产生谬误,闹出笑话。
  •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而警语,又是语言中的耀眼的明珠。古今中外一切优秀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无不呈现出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警言隽语。这些警语,常常使读者一见钟情,过目不忘,而记忆终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