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年代高清电影再现老北京风土人情

周慧心

人气 900
标签: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6年03月11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近日,大陆网络广泛转载一段据称由加拿大人拍摄的无声电影,清晰展现了老北京上世纪20年代的市井画面。不少网民表示,这段视频让现代人能够看到近百年前北京人赶集、逛庙会等风土人情。借此,我们来回顾一下与这些北京民俗连带的逐渐被遗忘的传统文化。

老北京的庙会

庙会,在老北京非常普遍。庙会也称庙市,它的形成发展与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庙会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附设一些商业活动。到了近代,庙会期间的宗教活动便是次要的了,而主要成了老百姓的购货市场,以满足一般市民的生活需要。

北京的庙会详尽地统计起来不太容易,因为有的庙会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有数天,会期除固定的,还有不定天数的。

现仅以清末民初的会期为例: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再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东岳庙和大钟寺一般开庙10天到半月;初二的财神庙;十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等等,几乎天天有庙会,有时一天还不只一处。

老北京的集市

作为著名古都,北京的商业市场曾经经历过“万方辐凑极繁华”的盛况。老北京城里的集市贸易一向很繁荣。“城市”一词也是由“城”和“市”两个词组和而成。

北京城里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以老北京集市所在地命名的地名,像骡马市、注释、羊市、米市、花市、菜市口、草市、灯市口、缸瓦市,都是些专业性的集市;另有小市、闹市、晓市、黑市、穷汉市则是按集市的特点起名的。

在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到近百年前民间出殡的情景,有网民看过该视频后赞叹道:“这整个一个活动的清明上河图。”

老北京的“红白喜事”

在老北京,结婚是喜事,丧葬也叫喜事,就是所谓的红白喜事,即“喜丧”。

不过,不是说所有的丧事都叫做“喜丧”,非正常的死亡不能叫喜丧,未成年就夭折的也不能叫做喜丧。只有上了年纪,又是寿终正寝的人,才可以叫做喜丧。

办丧事,出殡是其中的重轴戏,丧事办得体面不体面,全看出殡了。

在盛大的殡仪上,丧家有一个必要的仪式,摔“吉祥盆”,“老二抱盆,老大摔”。在杠夫起杠的时候,为首的杠头喊道:“本家大爷,请盆子!”抱在老二怀中的吉祥盆,就传到了老大手里。原本跪在棺前打幡的老大就要将这个带孔的瓦盆打碎。如果一下子没摔碎可不能摔第二回。

为什么要摔盆?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阴间有位王妈妈,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喝了后就无法超生。事先准备好有孔的瓦盆并打碎,是为了不让死者饮下迷魂汤。冥衣铺为富户代办吉祥盆的同时,还将一块沙板砖糊成一套三本书的形状,摔盆时,就往这块砖上摔。有些老年人认为,摔盆的砖是功德砖、吉祥砖,瞧出殡时往往要特意捡回家中。

老北京人的见面礼

在这段视频中,两人见面会先行礼,那时候的礼仪是作揖、拱手。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多年历史。传统古礼存留至今,除了“鞠躬”,恐怕只剩“作揖”了。据《周礼》记载,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稍向上举;特揖是一个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

根据《周礼.秋官.司仪》的诠释,“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作揖有时也能表示倨傲。比如《汉书》中“郦生不拜,长揖”,表示郦生对刘邦很不服气。

虽然拱手礼如今男女通用,但古代妇女行礼方式与男子有很大区别,以宋代小说《错斩崔宁》为例,男女相见,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则“还了万福”。

“万福”要求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这种礼在京津地区,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节、祝寿等庄重场合使用。#
责任编辑:李明宇

相关新闻
老北京都知道共产党不是什么好东西
黄金地段千户“老北京”遭逼迁 过年哀愁
林辉:谁要为老北京城的消失负全责?
北京城七大怪异地点的传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