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室南渡后,把杭州的州政府的官邸做了皇宫,气派自然不如开封。其实开封的皇宫也不是现代人形容的那么大。
雍熙三年,宋太宗打算扩建皇宫,昭令武将殿前指挥使刘延瀚,让他来做拆迁的工作。这殿前指挥使是掌管禁军的将领,皇帝的心腹。结果刘先生说,皇城根儿的老百姓不愿搬家,我这个将军也没办法啊。这事儿就完了。这可不是道听途说,这是《宋史》上的记载。皇上的住房面积也不是可以随便增长的。
老百姓可以对皇上说不,看来宋朝的平民还是有一些权利和权力的。有了这样一个民意重于皇旨的开端,那么南宋弃儿和弃婴,境遇或许也不会太差。嗯,还真的猜对了。《梦粱录》的作者说了,慈幼制度是相当完善的。
南宋政府设有慈幼局,那些家贫无力抚养子女,或者孩子很小就失去母亲被扔在街上任其生灭的弃婴、弃儿,政府捡回来养在慈幼局里,政府出钱雇乳母,抚养孩子。每月供给钱、米和绢布,保证衣食饱暖。孩子养大成人之后,自己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去,政府不会强制他们还款。
如果有民间愿意收养这些婴儿和幼儿的,政府尊重他们的意愿,每个月给一贯钱、三斗米,这样供养三年。南宋的一贯钱的购买力是多少呢?三斗米相当于现在的55市斤米。一贯钱相当于一两银子,一年十二两银子。
十二两银子是一个数字,让我们把这个数字再生活化,对这十二两银子有一个更具体的了解。《卖油郎独占花魁》描述了宋朝南渡之后的普通百姓的生活。逃到临安的卖油郎秦重挑担卖油,一年的净收入是十三两银子。这十二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壮劳力一年的净收入。
到了清朝,《红楼梦》中,宝玉房里的晴雯这样的大丫鬟,一个月的收入是一吊(贯)钱,相当于一两银子。晴雯这样的位置在当时可是个肥缺,园子外的姑娘想方设法地要进来做呢。刘姥姥看到大观园的螃蟹宴,说这一顿宴要花费二十四两银子,是小户人家一年的生活费。南宋时期的银子的购买力是超过清朝的。若是放在南宋,十二两银子是小户人家超过半年的生活费了。
这样看起来,政府给收养弃婴弃儿家庭的抚养费很宽绰,出手很大方。
慈幼局位置的设置也是有考虑的,设在施药局旁边。施药局是政府设立的慈善性医院,政府每年拨款十万两银子。慈善性医院的医疗质量并不含糊。军队监管,监督医生,负责赏罚。每个月把医案的数量上报州府,以备朝廷审查。
是不是当时的人口少才可以这么做呢?不是的。《宋史》记载,当时临安“九县共主客户三十九万一千二百五十九,口一百二十四万七百六十”。一百多万人口的城市了。
那些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困难的,有哪些可以享受的社会福利呢?
首先可以享受的,是政府的福利。孤老疾寡的、生活难以为继的和那些讨饭的人,由州县上奏于朝廷,朝廷派钱塘县和仁和县的县官把病坊改作养济院,登记家庭和姓名,给每个人发放钱米养活他们。这是朝廷的恤贫救老制度。
我当初到美国,看到新闻报导,美国每年有义工统计街上无家可归的人准确到个位的时候,被深深地触动。其实,中国早在南宋就有这样的统计了。他们不是草根,他们不是轻如草芥的生命,他们生活要上达天听。
再来看军人及其父母妻儿可以享受到的福利制度。
驻防在杭州城外的禁军,每个月给士兵钱米,春天和冬天给衣服和棉布,使之饱暖无虞。遇到有调遣任务,就给一种名为“口券”的补助,完成任务有奖赏。在招兵的时候,每招来一个人,就给一两张支票(当时叫关会)、七件衣服⋯⋯军人的妻儿老小,每个月从军队支取养家的粮食,若随军就每天支取定量的粮食。士兵打赢了就把粮食提高成奖赏,如果阵亡,孀居的妻子和孩子还可以领取津贴。这样的善后制度还是蛮有人情味的。
还有民间慈善机构。
钱塘县和仁和县,还有一二十处“漏泽园”,那些死后棺材留在寺院中没有人下葬的,还有暴尸野外的,都葬在这里。不是草草下葬,还设了祭奠用的屋子,方便死者的亲人春秋祭奠,对死者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政府派德高望重的两位僧人负责这件事,每个月给五贯钱、一石米。
杭州城外有很多各地的生意人在此成家立业。有好善积德的人,每当见到人买卖不顺就赒济钱物帮助他们的生活。有的死后连棺木都没有,就帮助下葬处理后事。遇到雪天就有富有的人挨门查看路上是否有冻饿的人,晚上就把碎银子塞到穷人家的门缝里。穷人早上起来开门就捡到了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阁家感恩戴德。有的把棉衣棉被分送给穷人和乞丐。当时有句俗话说:“作善者降百祥,天神祐之;作恶者降千灾,鬼神祸之。天之报善罚恶,捷于影响。”
这样融洽的贫富关系,一在于当时的人信神,愿意多行善事以结善果;二在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鼓励,物质支持民间善举,有助于风化。
杭州人重情义,心地宽,要是看到外地人被人欺负,一定会帮忙解围。有新搬来的人,邻居都争着借给他们用自己的东西,送茶,指点生活的便利,以全睦邻之义。有的拿出钱物,安排饮馔,庆贺新邻居的到来,这叫做“暖房”,暖了屋房,也暖了心房。每月(黄历)的初一和十五,邻居间都有茶水往来。凡是婚丧嫁娶,不仅送上贺礼丧仪,还出人力帮忙。作者说,这些睦邻之道,不能不知道。是的,当今的人也需要知道,我们曾经那样和睦过。
那样如春的社会里“池塘生春草”一样地产生了那样温暖的官民和人际关系。@#
责任编辑:李婧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