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现代散文

《商道》生意经(2)握住“救人的刀”

善恶有报是谁也逃不脱的普遍规律。既然从商也可以视为一种修炼的方式,那么就像很多其他修炼形式一样,救人是大功德。石崇大师教诲林尚沃“握住救人的刀”。救人往往与牺牲自我分不开。放不下个人利益的人担心那样会使自己遭受损失,但恰恰相反,这种牺牲的结果却非常奇妙,敢于牺牲自己救助他人的商人反而是收益者,因为别忘了,冥冥之中有天理在平衡着一切。林尚沃商业上的起色就源于他的一次救人经历。

大师点化“救人的刀”

林尚沃在秋月庵修行时,一次石崇大师突然把他叫住,伸出攥着拳头的手问:“我这手里有什么?”林尚沃不懂石崇大师的发问究竟包含着什么禅机,回答说:“我不知道。”石崇大师给林尚沃一个棒喝。林尚沃心生一计,下次在石崇大师又要伸出拳头提问前,林尚沃先把攥着的拳头伸向了石崇大师:“大师,我的手里有什么?”石崇大师说:“你手里有一把刀。”

但石崇大师又问,“我手里拿的这把刀,是救人之刀,还是杀人之刀?”林尚沃只能试着回答道:“大师手里拿的是一把救人的刀。”马上挨了一禅杖。第二天林尚沃又回答说:“大师手里拿的是一把杀人的刀。”结果还是挨了一禅杖。第三天,林尚沃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得模棱两可地说:“大师手里所拿的那把刀,既可以是杀人之刀,也可以是救人之刀。”这次石崇大师没有敲打林尚沃,点头走了。此后,林尚沃再也没有受到石崇大师的诘问和敲打。

等他进入商界,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才逐渐明白其中的禅机。原来,石崇大师当初是在告诉林尚沃一个十分平凡但很重要的道理: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就好比每个人的双手都是一把两刃刀,它既可以用来杀人,也可以用来救人。关键是看你怎么使用自己的双手。当你用双手去残害别人时,它就是一把杀人之刀;反之,当你用双手去帮助别人时,它就是一把救人之刀。因此,作为一个正派的商人,一定要用好自己手中那把无形的刀,让它成为一把救人的刀,绝不能为了赚钱而践踏别人,也不能为了追逐利益而伤害他人。

舍己救人结善缘

初出道的杂货商人林尚沃就遇到了是使用救人的刀还是杀人的刀的考验。第一次贩卖货物到北京去。他运用自己的汉学功底,与满清统治下的汉族商人沟通了感情,成功的与北京同仁堂的大掌柜做成了生意,得到了500两的高额酬金,其中包括给他的赏钱250两和为东家赚得的钱250两。之后他的伙伴把他这个初次来到大清首都的小伙计带到北京的青楼,想让他体验清朝女子的艳丽。没想到这一去真遇到了一位绝色的妙龄女子张美龄。

张美龄不幸被江南的父亲卖到了北京的青楼。她一心渴望摆脱妓女的厄运,林尚沃是她遇到的第一位客人,她不停地哭诉:“大爷救命!”面对这样美丽柔弱的女子,年轻的林尚沃毅然守住了心性,不但没有染指于她,而且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用刚得到的500两赎出了15岁的雏妓张美龄。林尚沃把自己经商得到的第一笔大钱,他本打算用来起步的250两银子,加上挪用了老板的250两银子做了这件善事。

为此他不但失去了原始资本,回到朝鲜他还被永远逐出了义州商界,流浪异乡。但他觉得值,因为他救了一个不幸的女子。他当时并没有想过以后的回报。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是他从佛法中修行的结果。但这正是一个成功商人的道德基石。一个不尊重人的人也许会靠着自己的250两的小钱发财,用另250两讨好了老板,但绝对成不了“天下第一商”。

善行结善果

获救的张美龄在内裙上写下“义州商人林尚沃”。林尚沃走投无路,再次进入了他15岁修习过的金刚山秋月庵苦修,开城商人朴钟一怀揣一张神秘的银票找到了林尚沃,劝其重返商界。参商林尚沃和朴钟一北京之行,才弄明白这个开出5000两银票的人是已成为大清朝光禄大夫周夫人的张美龄。光禄大夫周炳成是同仁堂药店的大老板,张美龄自由后嫁给了周大人,并为年迈的周大人生子而被扶正。这种人生变化岂是肉眼凡胎的人所能预见的?

大清的一个小女子也有着仗义的胸怀,知恩不忘,用当年林尚沃救她时花费的银子的十倍的代价来回报。可以说,义州商人林尚沃是弱女子张美龄的大恩人,反过来,大清周夫人张美龄也是参商林尚沃的大恩人。这一切都可视为石崇法师那把人人手中都有的“可杀人亦可救人的刀”的缘起。从此,林尚沃踏上了富甲八道(注3)的“天下第一商”的成功之路。

古代中华商界好善成风

中土的商人更有很多不计个人得失舍财救人的事迹。与林尚沃同一时代的大清商人伍秉鉴(1769─1843)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商界也同样紧握救人的刀。伍家以外贸起家,以外贸发家。伍秉鉴经营外贸有长远眼光,不但慷慨大方,讲求诚信,而且很有人情味。曾有一位美国商人替伍秉鉴承销一船生丝,利润颇丰,然而这笔货款并未按事前约定兑换成东印度公司期票,而是被美商挪用购买了一批英国毛织品,结果砸在手里,损失数千银元。美商主动提出包赔,这样虽然不会让伍秉鉴蒙受损失,但那位商人却要倾家荡产,再难起步。伍秉鉴主动收下了这批滞销品,婉拒了美商的赔偿。

另一个美国商人由于经营失当,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因无力偿还而没法回国。伍秉鉴听说后,竟当面撕掉了借据,相当于免掉了这笔巨债。伍秉鉴此举,与锱铢必较的钻营商术的人大相径庭,更让在刻板狭隘的现代科学里钻牛角尖的西方人耳目一新,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慷慨大方不等于到处施舍,伍秉鉴在经营上是一丝不苟,精打细算的。尽管他开的怡和行收费高,业务忙,很多洋商还是愿意跟伍秉鉴做买卖。因为在他们看来,怡和行的商品质量和发货时间以及他的人品都是值得信任的。伍秉鉴不但不会因为救人亏本,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鉴积累的财产达2600万银元,相当于清廷近半年的财政收入,是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

每个成功的商人都有自己的机遇。这种机遇的出现似乎是偶然的,但如何把握机遇是每个商人得到机遇前的修为所定。尽管林尚沃离现在已经200年了,但这种救人的精神并未过时。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精神更可贵,也更可以助那些想成为真正的商人的人走向成功。以林尚沃这样高尚的人格,即使救了张美龄没有在此事上得到任何直接的回报,以后也肯定还有成功的机会,因为好人有好报的天理在平衡着一切。

(注3:朝鲜王国有八个叫作“道”的行政区,朝鲜合称八道。林尚沃最终成就的“天下第一商”其实是朝鲜王国的首富,而不是整个大清帝国的首富。韩国的作者们出于过强的民族自尊心,把“天下第一商”理解为整个大清帝国的范围,是因为他们对大清的历史考察不够。其实那时大清的首富们几乎都是无可伦比的世界首富。)@*

原文标题:《商道》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意经(2) ——握住“救人的刀”,善行结善果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