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华夏诗醇:“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作者:唐莲

悦读唐诗。(志清/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font print 人气: 57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宛骏马凌云,反映盛唐精神!宵鼠闻风丧胆,新宇即将光临!今日向各位介绍——

杜甫〈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首诗,是杜甫早年作品中杰出的五言律诗。当作在“裘马颇清狂”的开元二十八、九年(740—741)间,当时诗人,约在二十九岁左右。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以物寓人的诗。诗中极赞房兵曹的胡马清劲骁勇,洋溢着诗人热烈进取,卫国济民,而建功立业的豪情。

房某:其人不详,从诗题看是兵曹,为唐代武职僚佐,是掌管军防、门禁、田猎、烽候、驿传等事的下级官员。胡马:泛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所产的马,以西域大宛所产的最好,号曰“天马”。

开头第1、2句:点题,从正面落笔。先介绍这匹胡马,是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一个国家)的名马良种。接着为它画了一个生动鲜明的形象:它瘦骨嶙峋、耸峙有神。古人云:“好马以神气清劲为佳,不在多肉。”这匹马,从外表看,已不是一般形象了。

接着第3、4句:进一步特写它作为良马的标志,它双耳竖直,动作迅奋。两只耳朵就像斜削的竹筒模样,四蹄轻捷,跑起来好像脚下生风一般。《齐民要术(卷六)》云:“马耳欲得小而促,状如斩竹筒。”黄伯仁〈龙马颂〉:“耳如削筒,目似明星。”这些好马的条件,它都具备了。

——以上四句,写马的形象,一匹神气清劲、耳削蹄利的好马,已屹然挺立在读者面前。

以后的5、6、7、8四句写马的才能,自寓其中。最后归结到房某,非常切题——这匹马能越涧腾坡,日行万里,无论多么遥迢的地方,它如履平地,所向无前。即使在最危险的情况下,它可以随伴你出生入死、临危脱险。它与主人一条心、生死不负,是一个可以信托的良友,像一员所向披靡的大将。这两句与其说是写马的神峻气格,不如说是写人的毅勇沈雄,可信托,堪重用,抒发诗人渴望知遇、渴望奔腾驰骋、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尾联(7、8句)归结到房兵曹,点出题旨。你有了这样一匹骁勇飞腾、健壮迅猛的好马,真可横行万里如入无人之境,定然可以立功边陲,前途无量。既鼓励房兵曹,又寓如有良将、贤臣支持倚重,自己将驰骋国事,生死不顾的壮怀。充满了为国效劳、建功立业的理想。

后人评价此诗,谓其“精锐热烈、意兴飞扬”、“矫健豪纵,飞行万里之势,如在眼前。”“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凡笔(凡人的笔墨)望一字不可得。”

正是:
神骏马豪气凌云,
挟风雷万里驰骋;
勇奔腾踏碎奸邪,
宵鼠辈凄惨哀鸣!@*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致使中央大权削弱。在此情况下,许多藩镇网罗人才,欲与中央抗礼;许多士子亦依附藩镇,以为进身之途。李师道约于唐顺宗永贞元年聘用张籍。张籍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并写此诗,以贞女情事的委婉比兴手法,断然拒之。
  • 诗注意景语与情语的交替,通过用典及环境的烘托,自然诚挚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起句(斫地哀歌兴未阑)平地拔起,气势磅礡,化用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的诗句,把彭民望的魄力、才气及英雄失路的悲壮点染无遗。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用写意手法,仅仅几笔,便勾勒出登鹳雀楼所见到的苍山落日、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其豪迈壮阔,令人心往神驰;意境之壮美,再无以复加。同时,它的情韵也十分隽美。
  •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 程颢认为:“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也存在人们的心中。万事万物是物质的,被称作“有形”;人心即精神,是无形的,是“形之外”的,所以“道通天地有形外”。
  • 本诗选材精当,详略得宜。详写老妇之哭啼诉说,略写悍吏之严词追迫,以实写虚,用语简洁,是流传千古的现实主义名篇。
  •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咏史讽谕现实。诗人李商隐生于晚唐,有感于“社稷将危,天下将倾”,乃以诗寄托感慨,警示当权。古人所作众多咏史诗,有不少是讽喻之作。
  • 真金毕竟是真金,千淘万漉虽然极其艰辛,但吹尽蒙在上面的狂沙,真金还是会重见天日的。这两句,诗人以淘沙见金,来比喻遭贬之人,终将会洗清罪名,昭雪天下,表明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对落井下石,散布谗言的无耻小人的极度轻蔑。
  • “〈梁甫吟〉诗‘步出齐城门’,哀时也。无罪而杀士,君子伤之。如闻〈黄鸟〉哀音。”据此,此诗是为悼念三勇士之作。
  • 结尾六句,是第四层,直抒胸臆,表示诗人热爱人民的博大胸襟。他在自己屋漏难以栖身的时候,想到的不是如何设法改善自己的住宿条件,想到的是天下寒士,最后两句,更表现了诗人倘能为受苦受难的人谋福利,甘愿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