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的滥觞:编织时代的歌
每个时代有自己的时代曲,每个时代的人们唱着他们时代的歌。那时代、这时代,一首又一首,一阙又一阙,一曲又一曲,人间所吟、所歌,唱出时代风貌的人心与情感;一代又一代留音于词的民歌,以时空的经纬织出风格独孕的时代纹样与质地。
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锦晖在1927年发表的〈毛毛雨〉,起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曲艺,而非移植自西方。另一首黎锦晖在1930年代前创作的颇有盛名的〈桃花江〉也是取用了中国民间曲艺的元素创了早期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黎锦晖致力于推展国语运动,他从小就爱好民间曲艺,也努力研究收集,他运用了中国民间歌谣、民族曲艺的元素创作歌曲以推展国语运动、并且在国内外巡回展演,无心插柳成荫,也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开路先锋。
在黎锦晖发表〈毛毛雨〉之后,中国流行歌曲的号角从上海发声。上海是从黄浦岸边发展起来的国际都市,1930、1940年代,大都会夜上海人称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大都会的小巷中,小老百姓追求新奇时髦,亦步亦趋。随着上海的发展,大量生产、国际贸易改变了传统自给自足的农工社会;国际都市与外国的频繁往来与文化的激烈碰撞下,也带来了迥异于传统中国之文化杂呈现象。在时代剧变之下,加上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学的影响力,书写的语言表现和往昔的文言文学也大异其趣。
西风东渐,当时电影是时髦的代名词,而随着电影而创作的主题曲和插曲,赋予电影鲜活映像、深刻电影故事,也带给人温暖、愉悦的慰藉,普遍传入大街小巷,好像有宋一代柳永词的风靡,弄堂弯处,皆能歌电影曲词,有的甚至还让今人琅琅上口,却不知道那歌曲是从那时代流转至今。
歌曲为新兴电影代言
前端的国际都市、战时的特殊“孤岛”(注1)上海成了中国流行歌曲的大歌坊和发声地。当时中国处在内忧外患、国难日深的三十年代,上海由于独特的历史背景,成了孤立一隅的战时“孤岛”,不幸的租界命运也使得上海在战时得到四年(1937年11月-1941年12年)“庇护”。孙蕤提到抗战爆发时流行音乐的样貌,说道:
1937年抗战开始后,许多人为躲避日寇纷纷逃到上海,因为这里有欧美各国的租界,日本人上不敢任意而为。这些人需要文化生活,于是后来在被日本人包围的孤岛上海,流行音乐和电影都出现了畸形的繁荣。加上从前一阶段出现的歌星、作曲家在艺术上均已成熟,所以在此时就形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中国,忧患;上海,繁华。中国人也藉由“孤岛”的特殊条件,透过文学、歌曲、电影、歌舞剧、话剧等等展开各种抗日活动。那时代时髦的电影事业也在上海火热兴起,歌曲也为电影代言。伴随着当时电影的主题曲和插曲,谱写出二十世纪1930、1940年代的上海流行歌曲,成了时代新曲,民间音乐深入平民的生活,在遍地灾难的时代有如春雨润物,深得人心,这也展开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新章。
电影时代开幕,搭配电影剧情需要的电影歌曲也应运而生。1930年3月联华影业公司拍摄默片电影《野草闲花》,当时人物的对话是以银幕边上的字幕来表白,电影公司尝试给影片配上音乐和插曲,成为“无声对白配音歌唱片”,且作了插曲〈寻兄词〉,此歌一出,电影歌曲走到有声电影的最前线。
1930年代初期,很快地上海搭上新兴的电影工业列车,具备有声电影的制作能力。中国最早的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明星影业出品,张石川导演,胡蝶、王献斋主演)在1931年3月推出,电影结合歌曲就成了共生的关系,相得益彰,声影披靡。电影运用了流行歌曲的吸引力,增强感染力,提高上座率,在当时是极为重要的商业手法。
1930年代,新兴的电影媒体挟带声色俱全的优势以及电影明星的魅力,很快地风行于城市中。1933年当年《明星日报》主办了评选中国第一届电影皇后的活动,胡蝶当选了,营造了茶余饭后话题,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的宠儿,时髦的风尚。当年电影推出的速度非常快,人间爱情故事是常见的主题,抗战背景常常寄寓爱国心,一部电影中主题曲加上插曲有好几首,甚至十几首歌,电影音乐也成为都市常民耳熟能详的流行乐音,时代的苦难、人心的忧惧也在歌舞的愉悦中找到抒发。当时电影中之主题歌或插曲,每每成为上海流行歌曲的强棒,从而,歌词成为街头巷尾小市民朗朗上口的词章。到了1940年代,中国流行歌曲大多配合电影影片推出,成就了第一个高峰。
注1:上海“孤岛”时期,指的是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因上海市中心为公共租界中区、西区(时因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工部局已无力管辖,但不算做沦陷区)和法租界,日军尚未能进入,因而形成四周都为沦陷区所包围,故形似“孤岛”。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41年12月8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前。在此期间,由于公共租界中区、西区以及法租界进入大量资本和人口,所以形成了一段被史学家称为“畸形繁荣”的时期。
@*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