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尘赋青春——记丹麦年轻纪录片导演史蒂芬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6年01月22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玛丽恩丹麦报导)坐在我面前的这位丹麦纪录片导演,有一双淡蓝色的眼睛,半长的金发随性的搭在肩头,年轻而英俊,安静且谦虚,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淡淡的表情,侃侃而谈的语速,散发着一种诗人的气息。 蓝色的眼眸中,流露出一般丹麦年轻人少有的深邃。
这,就是纪录片《境之囚》(Prisoners of Circumstance)的导演史蒂芬•史都伯格(Steffen Stubager)。
二零一六年元月八日,哥本哈根的 Cinemateket电影院首映了纪录片《境之囚》(Prisoners of Circumstances). 这部纪录片由强奸妇女、贩卖妇女、团伙犯罪和深海捕龙虾等四个小故事构成。导演和他的搭档以其犀利的新闻视角、娴熟专业的镜头运用,真实的实景拍摄和贴切的音乐配乐,准确地再现了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那种人受制于环境压力而丧失基本人权的无奈、无助和无望。
这部仅用三周拍摄完成的纪录片,以其高水准的电影语言,表达了人权面临的困境,并征服了在场的每位观众,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和良好的评价。
童年与梦想
年仅二十八岁的史蒂芬已游历了五大洲的二十一个国家,用笔和相机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
十五岁那年,少年史蒂芬便给自己定下了人生宏图:用二十年的时间周游世界,找寻人生的真谛。他决定用他自己的双眼和心灵的感知来了解人类, 探索生命的意义;用相机和纸笔,记录人文风土和现实原貌;再以精湛的摄影技术将其呈现给观众。
在史蒂芬的理念中,自由是生命的核心。这个心中为梦想所充盈的年轻人,总想过一种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的生活,不为金钱所困,不为住房、收入所羁绊,梦想着一种为理想、为生命的意义而存在的生活方式。而现在的他,终于实现了。
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接受的。
史蒂芬也曾像其他人一样过了一段时间的“正常” 生活。他曾是Jyllands-Posten的从业记者,有着自己的住房和固定收入。但是,一年半后,史蒂芬对自己说,够了,我已经知道“正常”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啦,我要开始实现我的梦想了!他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开始了他实现梦想的旅途。
金钱与理想
史蒂芬在十五岁时曾办了一个关于足球的网站,足球一直是他最喜欢的运动,他办这个网站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视角和看法。
结果,网站办得非常成功,许多人想在他的网站上做广告,如果那时他想赚钱的话实在是太容易了。但是他拒绝了所有想来做广告的人,他认为这个网站只是用来展现自己看待事物的视角。
他根本不在意赚钱:“这与金钱无关。这只关乎如何看待事物,如何归纳你所看到和经历的事物。”
重要的是,这些使史蒂芬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不是从中得到多少钱,而是从中提炼多少,从中我能升华多少。”
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史蒂芬目前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史蒂芬觉得:“生于丹麦这样伟大的国家,一定有机会和资金的资助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只要你想。但遗憾的是很多的年轻人,热衷于为经济利益而工作和生活,我不理解这有多大的意义。”而史蒂芬自己,确实是成功地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来完成自己的梦想。他把写的报导卖给有关部门,获得了赞赏,便提出能否就相关主题进行投资的请求,由他来完成项目。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于是他的梦想便实现了。
史蒂芬笑着对我说:“我是丹麦人,但在丹麦却没有住房,回到丹麦经常是住在朋友家里。也没有办公室,尽管有时为了工作而暂时租用一个地方办公。当然,这样也就不用付房租和水电等一应费用,我就节约下来很多的钱。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途中。算下来,这比在丹麦租房子住要便宜很多。”
史蒂芬的笑是那样的轻松明快,不知不觉中就感染了他人。他说:“我常常是走到哪睡到哪,向当地的人请求住宿,结果你知道吗,我总是遇到好人,免费给我提供住宿,并和我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甚至非常热情的杀鸡宰羊招待我这个过客,我常常非常地感动。”
感性与理性
当史蒂芬从事记者工作时,他发现,独处的时候越多,越能归纳和提炼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并投入情感、同情心和精力。他清楚的知道,只有在自己的作品优秀到足够吸引人们驻足关注的时候,才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也许五年都不会拍一张照片,因为我觉得我不想把自己定义成记者、摄影师或导演。这部纪录片是我第一次拍摄的纪录片。我喜欢称自己是一个经历者,把自己亲历的事情记录下来,呈现出来。”
贫穷与富有
史蒂芬曾进入不同国家的监狱采访,体验在监狱的感受,作为丹麦人,他有优势可以进入到这样的地方去体验生活。当然,他非常清楚,这与受迫害者在监狱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他也曾到过澳门,接触过许多极端富有的人。
同时亲历富有和贫穷,两极分化的生活状态,一边是极端的富有,一边是极端的一无所有(史蒂芬不愿称其为贫穷),是件让史蒂芬内心非常着迷的事情。他发现,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在人生中所经历痛苦的程度,其感受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贫穷而加重,也不会因为富有而减轻。
史蒂芬自己出身于丹麦中上层家庭,他认为,更多的了解身处社会上层的人所面临的困境,他们对痛苦的感受,就能更好地理解身处社会底层的人在困境中的感受。反之亦然。因为金钱只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其本身并不能让痛苦消亡。
无所求的希望
个人能否改变世界?对史蒂芬而言,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他改变不了世界。当他做记者时,他花了两周甚至一个月写出来的文章和报导没有人阅读或重视,一次,两次……十次,他非常失望。他发现他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和他人。这个社会体系还是一如既往的运转着,并没有变得更好;政要们还是按照他们的既定路线制定着政策,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人会变得失望。当人有目的却无法达到时就会失望。
就个人而言,史蒂芬并不认为自己能改变什么。他谈到,不少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奉献了他们一生所有的热情和精力去帮助困境中的人们,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变得更好些,希望能够改变他们的困境,结果呢?……但是,史蒂芬仍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一种无所求的心态,奉献但不再有所求。
于是,他决定从自身出发,更多的去经历,去感受,去发现,去理解,让自己具备充沛的同情心,而这种同情心便是一种更加深入人心的理解,只有经历更多才能更好的理解,正如采访十个历经七年牢狱迫害的人会有更深切的感同身受的感受一样,这样,自己的感受就能被其他人所感受,被感动,而这也许能够改变一些什么,而这也许就是他的希望。
其实,年轻的史蒂芬已然改变了世界。当他的《境之囚》首映之时,其触动人心的画面让观众潸然落泪的时候,就已然改变了世界。这是善的启迪,这是善的共鸣,这是善的传递。
爱因斯坦说:“有一种无穷无尽的能量源,迄今为止科学都没有给他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一切生命力,包含并统领所有其它的一切。而且在任何宇宙的运行现象之后,甚至没有被我们定义。这种生命力叫爱。”
爱因斯坦所说的“爱”,在我们中文的语境中就是“善”。
善能改变世界,尽管善并无所求去改变世界。#
责任编辑: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