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四川成都举行选拔举人的科举考试。绵阳的罗江考生李调元榜上无名,名落孙山。李调元毫不灰心,决定前往浙江秀水县父亲身边,去继续攻读诗文经史,下届再考。
离家省父的头夜,李调元正在整理书籍、行装,忽见一年轻醉汉,摇摇晃晃地颠进屋来。李调元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同窗学友、落第秀才唐尧春。
李调元劝曰:“老兄,借酒浇愁,可愁更愁啊。”说罢,递过一杯浓茶给学友解酒,又提笔写诗一首,与他共勉。诗云:
世上怜才休恨少,
平身失学本来多。
天公有意君知否?
大器先须小折磨!
唐尧春读后,深受启迪。从此,闻鸡挑灯,勇猛奋进;孜孜不倦,学问大进。
功夫不负苦心人。后来,李调元终于考中进士第二名,成为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理论家。唐尧春也因勤奋苦学而金榜题名,高中进士。@*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