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王汉谟拉比 你可能不知的9件事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5年08月31日讯】公元前19世纪(中国夏朝时)诞生的古巴比伦文明,系人类已知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公元前18世纪,虔信神明的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实现正义与公平,颁布了一部迄今最古老最完备的成文法典,对后世的文明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汉谟拉比也因此成为最早的立法者与人权守护者之一。
古巴比伦文明又称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为希腊语,意即两河之间,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它又分为两个部分:北边叫亚述,南部叫巴比伦尼亚。
据泥版文书记载,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统治者汉谟拉比聪明绝顶、精明强干,具雄才大略,是历代国王中最杰出的一个。他于公元前1792年继位后,先与拉尔撒结盟,灭亡伊辛;接着又与马利联合,征服拉尔撒;最后又挥兵迫使马利称臣。除北部的亚述,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定都巴比伦(今巴格达以南),巴比伦意即神之门。
汉谟拉比建立了君权神授的中央集权制:不但设立中央政府机构、亲自任命总督和行政长官分管大小地区,还建立了庞大的常备军。经济方面,国家对地方征收赋税,并统一管理水利。他在位时,在基什和波斯湾之间开凿了运河,兴修了灌溉项目,不但使大片荒地变良田,也使许多城市永绝水患。
史载汉谟拉比勤于朝政,关心农业、商业和畜牧业发展,在位43年,建起了豪华的宫殿、巍峨的神庙、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大桥,制造了海运商船,使巴比伦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从一些泥版文书我们也得以一瞥这位国王的个性。如在一封信中,他抱怨自己被迫宴请马利来的使节,仅仅是因为其他使节受到了这种待遇。他写道:“你们是否觉得着装正式就能操控我的王宫呢?”
兼掌司法大权的汉谟拉比,也感到很难应付每天大量的申诉案件。他命臣下收集过去的法律条文,加上已形成的社会习惯,编成了一部完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法典镌刻在一块手指形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马杜克(Marduk)大神殿里。
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创世传说中,是马杜克战胜浑沌水渊中的一对原始神——淡水之神与浊水(海洋)之神,用后者的身体造成天地、开创万物,并用红土等造出人。汉谟拉比兴建了不少神寺庙来供奉这位巴比伦的至高神明和守护神。
法典全文共3500行,282条法律涵盖了从财产权、罪行、奴役到离婚的大小事项,并且为违反者制订了惩罚措施,以其严酷的“同态复仇”原则(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闻名后世。
这些前《圣经》时代的条文,不但为古巴比伦人设定了行为与正义的标准,后来也成为闪米特人其他各族如亚述人、加勒底人和希伯来人制定法律的基础。其君权神授、君应向神述职的概念,成为西方文明的核心特质,希腊和罗马通过近东的接触受到其影响,伊斯兰世界只是在7世纪征服巴比伦后才有正式法典。
下面就来了解这部古代最重要法规背后的一些有趣历史吧。
1. 最早的君权神授,倡德为先。
法典石柱顶端的浮雕,刻画了汉谟拉比(左侧站立者)从巴比伦太阳神兼法律、正义和拯救之神沙玛什(Shamash)处接受法典的景象。沙玛什头戴牛角形圆锥帽冠,双肩喷出火焰,他正将象征司法与王权的测杆和指环递给汉谟拉比。
下面的部分刻满了楔形文字,分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序言中反复提到同一件事,即汉谟拉比是上天授与权力与知识的众王之王:“从前,当造物主分配世界的命运时,祂将人类应该遵循的法则交给主神,将主神的地位至于其他众神之上,使巴比伦城为世界上第一个城邦……那个时候我,汉谟拉比,虔诚的、笃信神的王,被叫到主神的面前,受领增进万民福祉的任务:让正义普泽大地,消灭邪恶罪行,使强者不致欺凌弱者,并位于高处像太阳神一样给这片土地带来光明。”
法典总则和正文罗列的法律体现出“德政”思想。前25条谈道德 ,其中的第23、24条堪称最古老的“国家赔偿法”:“一个人如果遭遇到抢劫而未能找到抢劫者的时候,则‘在发生抢劫行为的所在地,应当赔偿他所受到的财产损失’。”“如果是一条性命‘已失去’,市长或地方长官须付银子一明那给死者亲属。”此外,法典还规定受恩者须尽所有身家报恩。
2. 它其实不是最老的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常被说成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成文法律,但其实中东地区至少有两部法典更古老。最早的是由苏美尔城市乌尔的统治者、乌尔第三王朝创始者乌尔那姆(Ur-Nammu)颁布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1世纪;也有证据表明,伊辛国王里皮特‧伊什塔(Lipit-Ishtar of Isin)颁布的苏美尔人法典也要早上近两个世纪。这两部古老法典与《汉谟拉比法典》(下简称《法典》)在风格和内容上惊人相似。
3. 《法典》因严厉的处罚方式闻名。
在远古时代,正义与惩罚的概念以“同态报复”为主轴。《法典》最有名的规则就是“以牙还牙”(第200条)、“以眼还眼”(第196条),虽然有些内容看来太过严厉,但还是体现出国君维护公平正义的努力。
《法典》规定,若一个男人打断同阶层的人的骨头,他自己的骨头要被打断;犯了死罪的人则常常要以可怕的方式受死:在父亲死后与生母不伦者,两人都将被烧死;情人合谋杀死各自配偶,两人要被刺死;儿子若殴打父亲,他的手要被砍断。
对于没有证据或证据不明的罪行(如有人对施巫术者提出索赔),会采取“神判法”:被起诉者要被置于险境,依能否生还来判定。如被诉者在河中溺亡,起诉者可占有其房屋;若神护佑那人让他无伤而还,起诉者就将被处死,房产归被诉者。
4. 《法典》条文因社会阶层和性别而异。
《法典》处罚的轻重往往因犯法者和受害人的身份而异。巴比伦人被分作有公民权、无公民权的自由民,以及三个等级的奴隶。如果一个人打掉了同阶层人的牙齿,他的牙齿也要被打掉;但如果受害人的阶层较低,那打人者只需付罚款。如果一个男人杀死怀孕的“婢女”,他会被处以罚金;但如果这位孕妇是自由人,行凶者的女儿将被处死以为补偿。
5. 《法典》最早提出最低工资、废止终身奴役。
《法典》的一些处理方式体现出惊人的成熟,最令人惊讶的是规定了不同职业的最低薪酬,如:雇一个农牧民每年至少要给8古尔的谷物(注:gur,苏美尔容积单位,1古尔相当于30公升),雇一个牛倌或水手,每年至少要给6古尔。医生给自由人接骨的报酬是5至10谢克尔白银(注: 1谢克尔合8克白银),但获得自由的奴隶及奴隶接骨只付3和2谢克尔就好。
法典还明确规定废除终身奴役,债务人为奴不超过三年,第四年就应得自由;债主不得殴打、虐待或杀害债务人;不得放高利贷(20%以下),违者将丧失一切。
由上可见,汉谟拉比国王确实在努力做一个“公平正义之君”。
6. 《法典》包含“无罪推断”的最早论述。
《法典》中有一些宝贵的法律先例一直留存至今,比如,它是最早提出“被证有罪前,应视作无罪”的法律之一。它以极端的方式将举证的责任归于起诉者:“如果一个自由人控告另一自由人杀人,在法庭上又无法证明指控,这个起诉的自由人应处死刑。”司法程序也与现代的很接近,例如,当双方发生争执,他们可交由法官仲裁、提交证据或延请证人,且双方及证人都要宣誓说真话。
7. 史学家对《法典》的应用情况不确定。
《法典》让后人得以一窥巴比伦人的日常生活,但对其在社会中是怎么运作的,学界仍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该法典可能是一部更早的法律总纲的“修正案”,同时也可能起到了司法案例汇编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法典当时并未被实际执行,只是王室凸显正义的宣传总纲。
不过,这部法典的实用性应是无可置疑。因为在结语部分,汉谟拉比是这样写的:“……我是带来理智和繁盛的牧羊人,我所制定的法则就是正义。如此,再不会有强凌弱的事情发生,就连孤儿寡母也可以得到正义的对待。……我王主神尝言:‘绝不让任何一个人破坏法典的外形或其上之文字。让受压迫的人站在法典面前,大声读出法典条文,这个人便会轻易了解正义终将获得实现。’”
8. 古巴比伦虽陷落,法典却影响不绝。
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去世,古巴比伦王国从此衰落;到公元前1595 年,一支赫梯(台译西台)人的军队洗劫巴比伦并侵占其财富,王国完全解体,到公元前729年终被亚述帝国吞并。然而,《法典》的影响力如此之巨,在数个世纪之中,即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政权兴替,它都扮演了该地区法律指南的角色。而抄写《法典》则是书记员受训的普遍方式。事实上,后世出土的刻有法典内容的泥版文书,其断代可晚至公元前5世纪——那时汉谟拉比已过世1000多年。
9. 20世纪初,法典重新进入人们视线。
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碑一度被历史湮没,到1901年,一群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古城苏萨王城(曾是埃兰王朝首都)挖出了这块石碑。史学家们认为,埃兰国王舒特鲁克—纳克杭特(Shutruk-Nahhunte)在公元前12世纪突袭巴比伦城西帕尔(Sippar)时,从那里带回了这块重4吨、高2.25米的石碑作为战利品。据说这位国王磨平了一些条文,以腾出地方刻上自己定的法律,但他最终什么字也没加。今天,这块石碑完好地陈列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学界发现,《法典》的条文与后世希伯来文《旧约》中的法律有很高的相似度。汉谟拉比作为远古的立法者与人权守护者,其从太阳神手中受授法典的形象,被雕刻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厦南墙的大理石浮雕横饰带上,与之并列的诸位伟人是:古埃及的美尼斯,中国的孔子,以色列先知摩西及国王所罗门,古希腊三位立法者莱库古、梭伦和德拉古,还有罗马开国君主奥古斯都。**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