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香江饮食口述历史留存

专访饮食界界图书奥斯卡世界冠军—《老港滋味》作者陈植汉

人气 1658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5年08月03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梁珍报道)食在香港,绝非虚言。百多年的小渔村,如今晋升升为国际金融中心,中西美食荟萃,几乎不同肤色的人种,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口味。加上历次政治运动,数以十万计的大陆民众避难来此,亦将中国各地的传统饮食文化精髓,带来这块东方之珠。故造就了今天香港“美食天堂”的地位。

有饮食业“天书”之称的《老港滋味》,是由“中华厨艺学院”统筹,号召一班香港饮食界资深前辈齐心协力提供口述历史。今年6月该书勇夺“世界美食家图书奖”其中“最佳厨艺历史图书大奖”的世界冠军。该奖有饮食界图书奥斯卡之称,香港这次摘冠,可谓扬威国际。

该书的总编,是“美味传讯”负责人陈植汉(Louis Chan)。过去5年,他和他的编辑团队,走访了百多位资深前辈记录历史,踏遍所有历史博物馆、资料库,并经反复考证整理而成。陈植汉日前接受本报专访,畅谈《老港滋味》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饮茶文化来自广州

一盅两件、水滚茶靓加上熟悉的吆喝声,这是香港人熟悉的茶楼文化。所谓一盅,是指以茶盅焗茶,两件则是指点心。谈及香港饮食文化的起源,最早要从茶楼说起。

香港的饮茶文化来自广州。当年广州很多著名食肆均在港开设分店,如“莲香”、“高升”、“陶陶居”等。不过香港最早期的茶楼则要属1846年清朝年间,于上环一带开设的“杏花楼”和“三元楼”。前者名字优雅,乃上流社会聚集之地,菜式则为广东顺德风味。

不过,并非人人都有钱上杏花楼饮茶,民间亦有多种茶楼,如茶寮、茶室、茶居和茶座等,亦是饮茶文化的一种,普通人均可消费得起。

茶寮为茶楼文化雏形

“香港饮食文化最早就是茶寮。以前不是做生意的地方,而是当时的人在路上打翻水、或干粮短缺时,便向大路口的旁人求助。而是路过你家里时向你求助,所以就拉起布帐筑起茶寮,成为大众饮茶和休息的场所,可以说是最早期的茶楼文化的雏形。”Louis说道。

茶寮初期卖的只是一般小吃,如大件松糕和其它饼食,其后才有大包、虾饺和烧卖等供应,之后慢慢规模较大,形成茶居或茶楼。Louis说,不少旧式茶楼均喜欢以“男”取名,如得男、多男等,因为茶楼兼卖嫁女饼,故以好意头来命名。

而茶楼和酒楼不同之处,在于1918年以前,茶楼只做早午市,酒楼则做夜市,客路不同,至二次大战以后,分别才慢慢减少。

饮茶典故探究

香港人“饮茶”,点心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甚至有早茶、下午茶还有夜茶,可以从早喝到晚。外国人来港饮茶最好奇的就是,当别人为自己添茶时,须屈曲两只手指点桌面以示谢意。其实这典故源自乾隆微服出巡,为免暴露圣上的身份,唯有用屈曲的指头代表下跪或者“谢主隆恩。”

除此之外,“开盖斟茶”也源自清末。书中引述收藏家郑宝鸿称,当时的八旗子弟喜欢斗鹌鹑,常捧鹌鹑上茶楼饮茶并放入焗盅内。有次,一个伙计不小心,揭开旗兵的焗盅斟滚水,就这样把盅内的鹌鹑烫毙,茶楼为此赔偿数十两银子给旗兵。自此,广州茶楼决定楼面伙计一定要茶客打开焗盅,才会斟水。

失传点心成绝唱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伴随着港人长大的古式茶楼,如上环的得男、添男、平香、清华阁;湾仔的双喜、龙门、敏如,以及油麻地的得如等,面临贵租或者生意萧条,一间间倒闭。“现今硕果仅存的茶楼,只有深水埠信兴茶楼(1936年开办)等。”Louis补充。

而不少点心亦成为绝唱,如玉带田鸡烧卖、火龙虾仁粉果、虾皮玉掌、马眼虾仁饺等。逝去的不只是食物,还有即蒸即有的那种传统味道,以及浓浓的人情味。

百多位前辈经验为精华

全书共分12章节,从旧式茶楼,再到酒楼文化、满汉全席、大牌档、家乡菜到现今的私房菜等。书中透过访问百多位资深前辈,记载的不仅是历史,还包括当时饮食文化的典故,甚至细到一些名菜,均有出处。

不少名菜因工序繁复,以及利润较低面临失传。而当年接受Louis采访的资深前辈,部分亦已仙逝,如镛记老板甘健成、餐务管理协会永远会长杨维湘、历史掌故专家吴昊教授等,令Louis唏嘘不已。

他指整本书,受访者即这些资深前辈,就是书的精华。而这些老人家一般不肯接受采访,Louis靠的是多年来浸淫饮食业,加上已故恩师、联邦酒楼集团前董事长程基师傅的“面子”,才接触到这些老行尊。

他指平均每人要访问两到三次,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才愿意公开自己平生所学或者历史点滴,甚至一些珍贵的图片公布于世;其次要访问的技巧,懂得从支离破碎的记忆中发现珍珠,经考据历史或者其他专家编织成书,才成就《老港滋味》。

盼留存传统饮食文化

“粗菜精做,怎样做得的好吃,才是最厉害的。” 谈到何谓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Louis说,鲍参翅肚固然美味,但家常小菜如何做出水准,才见功夫。“香港饮食文化源于粤菜,以味鲜为主体。我认为,吃菜吃本身的鲜味,很重要。现在人太注重酱料,什么都下鸡汁,掩盖食物本身的鲜味。”

比如粤菜咕噜肉,正宗是用山楂调汁,但平常餐厅怕麻烦,一律用番茄汁替代,变成不正宗。甚至平常酒楼的点心,不少空有其表,吃上去淡而无味。部分大酒楼,时兴用中央厨房或者“半成品”加工出食物,替代了传统现蒸现卖的点心。

“这些物流工厂美食,你想想食物放了几天,再冰冻几天怎么好吃?因为工厂的食物只是为了饱肚,但不美味。”Louis无奈地表示。他坦言保持传统很困难,“以前生活很简单,出街吃饭都是富人娱乐,讲究繁复的工序和手艺,要蒸、炸、炆、炖,现在个个讲求快,加上严重欠缺人工、劳力,变成手艺简化,故很难保留传统的文化。”

因此,他及一众饮食前辈,希望用文字记录下,这些留在舌尖、记忆里的传统美食,为后人参考,“一个人一定要寻根,没有前辈哪有后辈,这些都是中国美食的瑰宝,希望透过这本书记录历史。”Louis说道。◇

责任编辑:王若愚

相关新闻
组图:香港书展开锣  正统文化受欢迎
香港长者生活质素全球排名24
青年号召小旅行 深入认识老店故事文化
组图:香港书展闭幕  学生家长扫减价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