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瑞芳.忠魂碑
位于瑞芳公园内忠魂碑是台湾极少数保存完整的日治时代纪念殉职军人的纪念碑。
日治时代具有政治象征意味的建筑,例如日本神社、政治人物的雕像、纪念碑,随着政权的结束, 来到民国时代,都遭到清算的命运。
这些建物或被拆除,或遭破坏,而残存的碑石,碑文、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署名刻字大多被涂销,任其荒废堙灭。
瑞芳地区曾经有过的瑞芳神社、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御遗迹纪念碑,如今都已消失,只有忠魂碑保存完整,碑文、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署名, 都未遭到人为破坏,只是随着岁月风霜而字迹逐渐消磨。
探访这座忠魂碑,非常的便利。从瑞芳公园停车场沿着车道往下走约50公尺,右侧路旁有一座詹府宗祠,从宗祠对面的步道小径走进去, 即抵达忠魂碑。忠魂碑立于三层的基座之上,碑石正面刻着“草书体”的忠魂两字,是来自于日治时代末代总督安藤利吉的手书。 碑石的两侧有安藤利吉以及当时台北州知事、瑞芳街街长的署名。
忠魂碑的建立是为了悼念1895年日本近卫师团接收台湾时,在瑞芳战役中阵亡及病亡的14名日本军人。
当年日军于五月二十九日从澳底登陆,未遭到抵抗,即顺利进军顶双溪。五月三十一日,日军越过三貂岭天险,瑞芳战役正式展开。
经过三日激战,日军在六月二日攻占瑞芳。瑞芳一失守,狮球岭随之失陷。六月三日,日军占岭基隆。
瑞芳战役是日军登台之后,第一次遭遇到激烈的战事。当时台湾民主国防卫瑞芳,以金砂局官署为本营,分派官兵至大粗坑、小粗坑、 九芎桥、九份等地驻守,陆续与日军前进部队发生激战。
日军攻下瑞芳后,将战役中阵亡及病亡的日本官兵埋葬于今日的忠磈碑附近。
日军进入瑞芳后,近卫师团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进驻瑞芳金砂局官署,做为御舍营所。北白川宫在后来在乙未战争期间病死(或说伤亡)于台湾。 瑞芳的金砂局就成了北白川宫在台湾的御遗迹之一。日本人在金砂局原址立碑以纪念此事。
日治时期每年六月初,瑞芳当局都会召集地方人士,聚会于北白川宫御遗迹的纪念碑前,举行“御圣迹纪念祭”,并且安排佛院僧人上山至日军墓地诵经, 以抚慰当年殁亡于此地的日军灵魂。
忠魂碑建立于昭和十八年(1943),距离1895年已将近半个世纪了,为何在此时又重新整理当年的日军墓塚,重新合葬, 设立忠魂之碑呢?这应是来自于战争时期精神动员的需要。当时日本在各地推动忠灵塔建立运动,以倡导爱国精神。 时值第二次大战期间,日本逐渐面临战局吃紧的情况,于是在台湾推动陆军特别志愿兵制度,召幕台湾人入伍,以补充不足的兵源。忠魂碑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而产生。
战后(1945),日本人离开台湾。这座忠魂碑没有被毁坏,应是它座落于山区,不像位于市区的神社或纪念碑太过于醒目,容易遭到报复破坏。 而更深层的原因是这座忠魂碑并非只是单纯的纪念碑,而是属于“忠魂塔”,碑石之下,埋葬着日本军人,所以本质是一座墓园。 台湾社会的传统习俗,对于墓地有较多的忌讳,不敢随便破坏,以免打扰亡魂。于是任其荒废于山林里,忠魂碑因此得以保存完整至今。
瑞芳忠魂碑虽然是为了纪念日本军人而建立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座石碑也间接彰显了台湾民主国阵亡将士的忠魂, 并见证了乙未战争的历史。当年守卫瑞芳的台湾官兵,并没有让日军轻松通过瑞芳。
当年日本人不可能为台湾民主国的阵亡军人立碑,而后世又轻忽这段历史,亦无人为其立碑。 这座忠魂碑就成了这场战役仅存的历史纪念物,因此地方人士认为应当珍惜而呼吁将其列为历史古迹。
忠魂碑座落于瑞芳公园内,附近就有大型停车场,交通颇称便利,而却少有游客,显得寂寥与落寞。 入口没有设置任何的指标,而纪念碑前的导览牌仆倒地上,碑体附近杂草横生,石阶覆着草蕨苔藓。 此地冷清的主要原因,应是墓地景观使游客畏步。
忠魂碑后方的山壁,有着一个个的洞穴,放置着一个个的金斗瓮,显露于外,不免使游客感到触目心惊。 这些金斗瓮并非当年日军的遗骸,据说是整建瑞芳公园时,将无主之墓迁至此处。
瑞芳公园内有龙潭山、瑞芳山、秀崎山等登山步道,又有忠魂碑这一保存完整的的历史遗迹, 而附近有日治时代的宜兰线瑞芳旧隧道,可与瑞芳老街的景点连成一气,再加上深澳线火车的复驶,其实很有潜力可以发展成为一条历史怀旧的人文散步路线。
瑞芳区公所可以再用心一点,迁走金斗瓮,并协调新北市文化局,规划忠魂碑成为历史景点,添设导览解说牌,使游客能认识被遗忘的台湾民主国瑞芳战役的历史。 而更可以考虑从瑞芳一号旧隧道口兴建一条历史人文步道,通往瑞芳公园的忠魂碑(两地距离大约六、七百公尺而已),则从瑞芳老街一路走过来, 轻便车轨道、廖建芳古厝、林牙科(日治警察驻在所遗址)、义方商行、旧火车隧道、忠魂碑等历史人文景点,将可串连起来,整体的观光游憩资源更为丰富。
忠魂碑山脚下的柑坪社区,旧称“柑仔濑”,又称“瑞芳店”,是瑞芳最早形成聚落的所在地。
清代的金砂局就设于这里。根据瑞芳文史人士的考察,金砂局原址就在山脚下瑞福宫方圆约500公尺内, 然而早已消失,并没有留下任何遗迹。
我从瑞芳公园下山,来到瑞福宫,在庙前的广场眺望柑坪社区,遥想当年景象。随后开着车,从瑞柑陆桥旁的巷道进入柑坪社区, 沿着巷道,抵达基隆河畔。河岸边有一片空地草原,辟建了一座棒球场。棒球场与瑞福宫之间,有密集的住宅。
当年的金砂局应当就在这附近。当年日军攻占瑞芳后,北白川宫在金砂局住了一个晚上,这里从此成了神圣之地,并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后来日本政府在柑仔濑设立瑞芳公学校,御遗迹纪念碑就在学校东侧旁边。从当年的老照片,对照今日现场所见,这座纪念碑的确切位置已难以断定, 而照片中纪念碑背景的山峦依旧,由此可以判断出纪念碑所在的方位, 而御遗迹照片中的山峰,应当就是秀崎山了。
面对秀崎山,遥想当年,令人有“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怀。 倘若后来日本不野心勃勃,则今日此地仍是圣地,我又会是怀着何种历史心情呢?历史意识自有其吊诡之处。
政治的功名来自政权的加持,政治地位自然随政权的更迭而翻转。
清朝时期金砂局有过的黄金梦,日治时代的北白川宫御遗迹,如今都已归于尘土,一如堤防外的基隆河水悠悠流逝。
我所站立的瑞芳棒球场,脚下的红土,曾经是历史烽火的一部分。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凡发生过的必产生影响。
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虽然政权已不复存在,而文化层面的影响,在生活领域之中仍随处可见,已成为台湾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我眼前的这座棒球场。棒球(日本人称为“野球”),就是日本人在日治时代引进台湾的一项体育运动,如今深植于台湾的土地, 被视为是台湾的国球。
日本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殖民历史,有其阴暗令人抑郁的一面,然而统治者也带来的新的观念与思想,引领台湾走向近代化(modernization)。 若说这段殖民历史全然一片黑暗,则是有失公允,且怀有偏见。
殖民历史的恩怨,早应风清云淡,不该再有纷扰。对于客死异乡、埋骨瑞芳的日军忠魂,对于当年保卫乡土、阵亡于此地的台湾民主国将士, 愿其灵魂都能得到安息。而我站在棒球场的红土上,对于日本人所带来的野球,则张开了双臂,发自内心的说:
旅游日期:2014.03.11
责任编辑:施宜葆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www.tonyhuang.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