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空军青年 求战护国回响曲
岁月已走过80年。抗日战争前后,一批批报国从军的年轻英才们曾发出“想飞”求战击敌的呐喊,国家有难,“我死则国生”,他们的忠魂和英姿为后代留下了永远的壮怀激烈的励志回响曲。
据空军子弟学校旅美加校友联谊会副会长朱力扬娓娓道来, 抗日战争前后,一批批报国从军的年轻英才就是“想飞”“求战”,以下几个小故事重现了青年英才们感人的报国情怀。
金陵大学物理系大二学生考入航校
日军侵华后,大学生投笔从戎蔚然成风。罗英德是金陵大学物理系大二学生。他出身于广东番禺一个富裕家庭。父亲经商成功。罗府子女依次进入大学,进而出国深造。然而,九一八事变,改变了罗英德独善其身的心态。
姐姐罗宝玉服务于上海宝隆医院,惨死于日军轰炸,罗英德投笔从戎。他经历术科考试和两次体检,和好友三人幸运进入了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三位好友于开战后不久,都相继提前结束了生命。罗英德得知好友殉国,写下感言:“……周、徐等皆壮烈牺牲,及今,余亦百战余生,苍苍满顶。每忆燕子矶下,玄武湖边,听秦淮河畔之高歌,对北大楼失之落日,不胜今昔之感矣!”
从其儒雅工整的笔迹,看出这位“高富帅”文学修养皆佳,他们在国难当头时,毅然投身报国,无怨无悔。
空军航校毕业证 “成仁取义的聘书”
1934年底,航校举行第三期毕业典礼暨恳亲会。不少青年隐瞒父母读军校而不是读普通大学,在航校毕业典礼暨恳亲会上,不少父母在看到校园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的石刻时,不禁当场落泪;因为他们辛苦培养的“高富帅”青年才俊毕业后,拿回家的不是薪水,不是一纸留学国外证书,而竟是一张“成仁取义的聘书”。
1936年 五期学生请缨求战
1936年,航校五期学生于中级飞行训练结束后,明知习武未成却不断要求校方提前应战。
这是他们上呈蒋介石的请缨书:“…月来华北事件紧急,…惟生等热血狂腾,愿与任何敌人拼效长短,…愿为刀下鬼,毋为屈死魂;是以伏恳提前加紧升等技术训练,俾早日习得射击与轰炸等技术……”
而蒋介石委员长不到数日就回复如下:“壮志可喜,惟事实上各项技术之进度须有一定之阶段,未可一蹴而就。即加多飞行时间,亦限于个人之体力精力,反有欲速不达之病,仍希诸生照常安心循序求学为要。”
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中国全面抗日。他们强烈的报国之志,终成为报国之行。
教官乐以琴 抢机升空
1936年某日,误传日机来袭,轮值警戒任务的五期教官王荫华立刻准备升空应战。就在此时,轮休的教官乐以琴欲抢机升空。王荫华不从。乐以琴以命令口吻训斥道:“我以三期学长身份命令你,把飞机交给我。”事后,虽然证实警报为误传,但乐以琴的“抢机”事件传为美谈,即使78年后的今天,仍为当时目击者张光明所津津乐道。
空军中尉郑少愚抗击四架日机
1937 年9月4日清晨,几位空军中尉被推醒,告知好朋友沈崇诲带着904号飞机和炸弹一同撞到敌人的军舰上。指挥部来电话,催促郑少愚即刻赴机场准备。郑少愚匆 匆踏上门口的汽车,临走,他掉下两点泪珠,说:“我今天就替他复仇。你们下午到花鸟山轰炸时,不要忘记带一束鲜花丢在白龙港。”他所说的这束鲜花是为他准 备的。
后来得知,空军中尉郑少愚由罗店上空苦战至昆山,为数架敌机所环攻。照理,两三个敌人不是郑少愚的对手,然而四架飞机攻击他一架,数量上相去太远了。待另一位空军中尉吕基淳突围出来救郑少愚时,他的飞机已中弹在空中烧着,坠于火线内。前线士兵奋力救险,郑少愚已重伤,送去治疗。当医生为他钳取腿上的子弹时,曾用麻药,他虽然额头上冒出汗珠,却没有一点痛苦的表情。
待1938年正月,郑少愚伤势还未痊愈,就继续驾机参加战役。参加了保卫武汉领空的多次战役,以及徐州、兰封、南昌、马当、九江各前线的作战。飞遍中原,白天、黑夜都在击落敌机和执行任务。
空军讲究武器的质、兵力的量。当时的中国空军装备处于绝对劣势之下,还要去对付质量远为优势的日军,其任务之艰难困苦,远非局外人士所能想像与揣测。假如没有民族传统的优厚秉赋和放下生死及必胜的决心,实在难以想像。
这段期间,像郑少愚中尉这样的前期飞行员和教官不仅担负了抗敌重任,还要培训新飞行员,身教言传,他们公明勇毅、英敏勤劳,每战必先、有功不居的精神和作风,赢得部下的敬重和爱戴,也谱下了空军抗战史上光辉的篇章。
绝不妥协 同美联盟 蓝天再现
中国空军经历教战、备战、开战、奋战、避战 、决战、胜战七个阶段。 因日军飞机的空中优势和轰炸,中国空军教官和飞行员们几乎半数殉国,中国空军被迫保存实力避战一段时间。1941年,在物资军备和有战斗经验士兵飞行员最为匮乏的最艰难岁月,朱力扬指出,蒋介石委员长绝不妥协的坚强意志,带领全中国走过黑暗时期,迎来同英美联盟,胜战日军,蓝天再现的局面。
(参考资料:朱力扬着《中国空军抗战记忆》)
责任编辑: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