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遗产之卡尔卡松古城(三)

文/李琳

人气 122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5年08月10日讯】军事功能极大地影响了卡尔卡松古城(Cité de Carcassonne)的建筑艺术,这里的防御系统规模庞大、复杂程度惊人。慕名而来的游客经由旧桥(Pont Vieux)跨过昔日的护城天堑奥德河,来参拜这座磅礡参差、呈现出厚重与宏大历史感的古迹。

伯爵城堡

伯爵城堡(Le château comtal)由坦卡维(Trencavel)家族的伯纳德.阿顿四世(Bernard Aton IV)在大约1130年的罗马时期开始建设,以代替原来位于纳博讷门处的城堡。它背倚著有特别陡峭斜坡的城郭西侧,呈现出平行四边的形状,自北向南延伸,在西侧靠近奥德门的地方和古城的东侧,设有两个出口。

该城堡由两座呈L形的建筑物组成,有高高在上的防御哨塔品特塔(la tour Pinte)俯临整个城区。在北面是一座献给圣母玛利娅的教堂,至今仍保存有半圆形的后殿。只有栅栏将伯爵城堡与卡尔卡松古城的其余部分隔开。

伯爵城堡的半圆形瓮城,防守塔,闸和桥。(维基百科)

从1228年至1239年间的王室时代,伯爵城堡被彻底改造成古城内的一座堡垒。城堡入口由一个带巡逻走道的外堡和一道筑有雉堞的护墙守卫着,紧靠着它们的是将内墙完全封闭住的城壕。城堡的大门两侧有两座塔楼,它们构成一个城垛、一个吊闸和出入的门户。城堡入口处的小桥,开头是固定式的、紧接着的是可翻转的部分,然后是吊桥,在前门附近有支架控制其平衡。并用又厚又高的城墙替代了原有的栅栏,将这座防御型的建筑物四周完全封闭起来。

伯爵城堡的城墙上共有9座塔楼,其中两座是西哥特时期的,分别是礼拜堂塔(la tour de la chapelle)和位于古城最高处的方形哨楼品特塔(la tour Pinte)。其余的塔楼因为都建于十二世纪的同一时期,所以具有相同的内部布置和外部特征。这些塔都有底层和上面的三层。底层和一层有着拱形的天花板,再往上的两层设有简单的楼板。各层之间的通信是经由拱顶和地板间的扩音孔。
通过入口后,就进入了城堡内矩形的庭院。因为在十二至十八世纪间多次修整过,这个庭院四面的建筑各具特色:北面和东面的外墙是简朴的柱廊,在南部和东部分别是两座建筑,其中南部的那座设有厨房,并通往第二个包含有一栋现已损坏建筑的庭院,在那里仍然可以看见一层废弃了的大梁和几扇窗户。

圣纳泽尔大教堂

圣纳泽尔大教堂(club-hotel-carcassonne.fr)

外墙由砂岩建成的圣纳泽尔大教堂(La basilique Saint-Nazaire),是一座起源于罗马时期的教堂,最古老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在其所处的位置上,原本有一座加洛林王朝时建的教堂,但现今完全没有留存下任何痕迹。

在罗马艺术鼎盛时代的初期,这里最先建有一座简朴的小教堂,后经教皇乌尔班二世在1096年的祝圣和坦卡维家族的推动,将其新建成为一座规模更大的教堂。这时的建筑保留下了中殿的两个石柱和地下室。

在十二世纪,教堂建成了现存的有六个梁跨的中殿,在西哥特时代扩建时这里得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与之相反的是那时破坏了十一世纪的教堂中殿内的司祭席。罗马时期的大门,则是在十九世纪维奥莱-勒-杜克主持修复时完全重建的。

在1269年至1330年间,圣纳泽尔大教堂被扩建成哥特式的风格,具有一个(教堂中部与大堂十字交叉的)耳堂和修长的祭坛,还有雕塑和法国南部最美丽的彩色玻璃窗户作为装饰。创建者是皮埃尔.德.罗甚福尔(Pierre de Rochefort)主教,他资助了很大一部分装饰的建设,并完成了拱门。

维奥莱-勒-杜克对圣纳泽尔大教堂的修复,将其外观改变很大,但内部保留了最显着的特色:哥特式和罗马式两种风格的混合,体现在彩色玻璃、雕塑和教堂所有的装饰上。在外墙上有很多十三和十四世纪时期的窗户,描绘了基督和其门徒生活的场景。

直到十八世纪,圣纳泽尔大教堂一直是卡尔卡松的主要宗教中心。在旧制度结束时,大教堂都维持有声乐部,包括一台管风琴、音乐指挥和至少五个唱诗班。然而到了1790年,这个项目被取消。到了1801年,圣纳泽尔大教堂失去了卡尔卡松大教堂的名称,让位于坐落在古城外乡间的圣米歇尔教堂,这种转移的发生是因为古城被居民遗弃,他们流向圣路易下城。到了1898年,圣纳泽尔大教堂被教皇利奥十三世重新授予大教堂的名称。

在教堂附近原有一个议事司铎的修会,建有北面的教务会厅、东面的宿舍、南面的厨房和食堂,和西面的酒窖与马厩。但是,所有这些建筑在1792年被拆毁。南面回廊的位置,现在被一座1908年建的露天剧场所占据。

古城内的生活场景

古城景观。(维基百科)

许多历史学家都曾研究过卡尔卡松古城内的生活。在贵族采邑时代,统治卡尔卡松的坦卡维家族因为拥有大片土地和各种税收,很是富有。这些领主的生活相当奢侈,伯爵城堡装饰典雅,这地方吸引了众多的行吟诗人。

古城的生活里贯穿着集市和市场。据1158年的记载,那时的子爵罗杰.德.贝济耶(Roger de Béziers)允许每年两次的庙会,并为商家和客户提供保护。当地出土的货币证明了古城的活力和富裕。商业活动对这里来说是很重要的,提供了许多人的生计,食物也丰富多样,有咸猪肉、小麦面包、梭子鱼、卷心菜、萝卜、豆类等。

到了王室时代,古城不再活跃,驻扎在此的卫戍部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国王成立了军队士官机构,这些士兵的职责是保卫城市,他们听命于陆军统帅,并设置了守卫哨塔和各种监管措施。士兵人数起初为220人,到十四世纪时缩减到110人。在1336年,这些士官成为世袭的。一段1748年的文字准确地描述了巡逻与守卫的仪式。

古城内还拥有丰富的防守和战争武器,一份在1298年的清查报告对此进行了描述:有抛掷型的机器,如投石机、弩炮和弩栝;围攻用的材料,如衡木、可拆卸的围板和所有挖沟破坏城墙所需要的工具;交通运输设备,如二轮马车;建材与许多备用品;补给品,特别是在围城时所需的蓄水。这些都曾是储备物资,以便在该地区发生战役时提供各种供给。

到了十九世纪,卡尔卡松的驻军撤离后,被双层城墙包围的古城变成了一个被遗弃的地区。对于卡尔卡松的居民而言,这座坐落在小山上的中世纪古城交通不便、街道狭窄、护廊和城墙破旧,相对于后来建造的生活大为改观的圣路易下城,成为一个缺乏吸引力的地方。卫生条件还是中世纪的古城成了穷人的集中区,只有穷困的纺织工人生活在护廊内靠着城墙搭建的茅舍里。

欧仁.维奥莱-勒-杜克的修复

城墙。(维基百科)

居民对卡尔卡松失去兴趣,更导致了其恶化。塔楼大都已经倾颓,护廊也逐渐被其它建筑侵占。对古城的维护迫在眉睫。在1853年,拿破仑三世批准了欧仁.维奥莱-勒-杜克主持的修复工程,资金90%由国家支持,10%由城市和奥德的地方议会筹措。

修复工作在1853年至1862年间分段完成,修复方案考虑了可行性及经济条件,规划了9个无屋顶的塔楼。1862年,维奥莱-勒-杜克提出第二个方案,计划对两道城墙进行完整的修复。在他过世后,由其学生保罗.波斯维瓦接手继续,终于在1911年完成了对城堡及古城南侧的修复。

这些工作也有争议,如维奥莱-勒-杜克在塔楼上修筑了尖形屋顶,并以石板岩覆盖,恢复了古城在13世纪末期的样貌。在1960年到1970年间,古迹历史学界则出现其它假设:在13世纪兴建的塔楼上应使用黏土烧制而成的平瓦。高卢-罗马式塔楼上使用的则是筒板瓦。

古城夜景。(维基百科)

责任编辑:德龙

相关新闻
巴黎周边最美丽的城堡(之一)
巴黎周边最美丽的城堡(之二)
巴黎周边最美丽的城堡(之三)
巴黎周边最美丽的城堡(之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