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代诗人王藉,根据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作了一首〈入若耶溪〉,内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句。
这首诗传到了宋朝,翰苑名人王安石反复吟哦,认为不妥,于是反套古人名句,有意写了一首七绝《钟山绝句》。诗云:
涧水无声绕竹流,
桥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老荆公在诗中把“鸟鸣”改写为“一鸟不鸣”,借此描写山幽。
苏门学士黄山谷,一日读〈钟山绝句〉,笑云:“荆公此一改,乃点金成铁也!”
诗友秦少游听了有些迷惑,拱手相问:“庭坚兄!此话怎讲?”
黄山谷答道:“王藉是借声写景:夏日林中的蝉噪使人听不到松涛之音,显得树木更静;鸟语则示人迹稀少,更显出山林之幽。而荆公老先生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以静喻静,反衬作用消失,不仅令人读之深感平淡无奇,诗意索然寡味,而且把原诗‘清水出芙蓉’的艺术境界,完全弄反了,怎不令人发笑?”@*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