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的“元白”,即元稹与白居易的并称。
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元稹(779—831年)非常要好,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成,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几十年中 ,写诗作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都取得了好成绩。形成了一种在唐代乃至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的自然流畅的风格。他俩相互切磋的精神,为后世文学界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白居易非常器重元稹的诗,曾下苦功认真学其特色,每获新作,就爱不释手,既使在劳累的旅途中,也从不间息。有一次在船上,他竟读到破晓,直到眼疼,方才休息; 有时,蜡烛点完了,便躺在黑暗中背诵。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时,他还将元稹的“短少丽绝”的诗一百首,抄在屏风上,朝夕咏诵。白居易在 创作诗歌中,注重吸取元稹的长处,他写成的千古绝唱〈琵琶行〉就吸收了元稹〈琵琶歌〉的养分。
元稹也爱白居易的作品,在阆州(今四川阆中)做官时,也将白居易的诗题写在寺壁和柱子上,视为珍品,随时吟诵。在写作上也学白居易的体裁与风格。他的代表作〈连昌宫词〉就是借鉴了白居易〈长恨歌〉的题材和“新乐府”的体制写成的。
白居易与元稹,相互学习,互相器重,有白居易的诗为证:
君写我诗盈寺壁,
我题君句满屏风;
与君相遇知何处,
两叶浮萍大海中。
白居易与元稹间“小通则以诗相成,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这是中国诗人之间,互助互勉,共学共进的高风亮节!
大哉华夏诗国!伟哉前贤诗人!@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