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风:名校抢“状元”是招生还是“进货”?

标签: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5年07月01日讯】今年的高考招生正如火如荼进行,清华、北大两大名校却展开了一场互掐大战。这并非清华北大为争抢优秀考生第一次“交手”,梳理近几年的报导可发现,两校抢人的花样不断翻新,招数也日渐充满“火药味”,上演了一幕幕怪相。(6月28日澎湃新闻)

如果把“择优择优”做到极致,高校也可以放下身段主动去挑选,但作为高等学府招生,哪怕为了自己的利益再迫不及待,总不能想水产码头上的鱼贩子,为了进到最新鲜的货而不择手段。而诸如“提前报喜,派专人贴身跟踪当面互掐”,“为抢到谈话优先权不惜争吵、动手”,已不仅是高校自降身价,而且是落入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俗套,是潜规则下利益之争的典型表现。那么,笔者不禁想问,名校争抢优秀考生,是招生还是“进货”?

说句不好听的,这简直就像在“进货”。实际上,从大学培养人才的意义上说,即使择优录取,也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次优选择。谁都不可否认,真正的可造之材,是无法用一次高考来分数筛选的,甚至可能不在考生之中。在无法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的现实下,也只能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对结果而言,录取了高分考生,并不意味着选到了最有培养前途的人才。那么,这些名校为何还要争抢高分考生?如果把招生换做“进货”,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假如这些高校只满足于将“半成品”变成“成品”,在同样的“加工模式”下,当然“半成品”的精度越高越好。虽说高考“状元”已经在莘莘学子中崭露头角,但也是应试教育下的领先者,这种领先,是功底加上幸运的。特别是在差距不大的分数段中,分数高低根本说明不了考生的实际能力和潜质。而这些“尖子”让高校情有独钟,就是因为在相同的“加工模式”下,可以降低“再加工”的难度,更有效地提高“成品率”。这和鱼贩子进到了比别人大的鱼的得意,没有多少实质的区别。

这就让那些赫赫有名的高校,在这种不择手段抢生源的闹剧中,让人觉得他们的教学能力不过尔尔。这顶多像一个稍有种植经验的农妇,就知道挑选一些粗壮的秧苗,可以早日开花结果,而不像一个匠心独具的艺术家,有信心和能力把看似丑陋的树根,雕琢成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如此,本该精心培养高端人才,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准的高等学府,却像一个满足现状、固步自封的工匠,凭着一台比“小木匠”们高级一点的“机器”,在“小木匠”们加工出来的产品中,挑一些看上去最好的作为自己产品的原料。

这样做对自身利益来说,当然是最省力、最高效的。但是,人们怎么去指望它出精品、出奇迹?早就有人质疑“中国的大学为何培养不出顶尖人才?”虽然对此的解读见仁见智,但当前名校争抢高考“状元”的手段,已经沦落到“暗中互黑,冒充对手劝考生调换学校”,“利诱考生,优惠条件不断加码”的地步,猴急到“分数至上,不看考生怎么样只看分数够不够高”的程度,不仅斯文扫地,而且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倘若高校失去创造力又不思进取,但又不想失去名校的光环,把招生当成“进货”,倒是既经济又实惠的。

--转自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高考招生总量将向西部倾斜
清华北大高考招生保密
中国院校爆高考招生丑闻 过线也得交3万
高考招生不公 女学生患精神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