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是思想或意识形态范畴的物质,形成于内而行之于外,且与人于己都有升华作用的知行统一体。一般说来,在一个正常的传统的社会中,一个人善行的力度与自身德的多少,应该是正比例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尤其在末法时期的中国大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们的道德操守节节败退,假、恶、斗甚嚣尘上,黄、睹、毒大行其道,使得有些人不做善事,一心钻到钱眼里,大发不义之财。
但做善事的人,则必定是有德之人。有德之人,有时也不免遭遇一些磨难,这也是天意使然,就看你如何去对待,能否把你的德向更高境界转化,从而溶化磨难,变恶为善,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德善相长的问题。一个人的善行多了德就会逐渐增大;而德大了其善行也就越来越多,其内在的份量也会越来越重,而这个人的变化也会越来越大。
有一个故事,就是说的这个理儿。
粤东某府,女子多生癞病。若想治好此病,必须将自己的贞操献与男子,移毒于男子,女子才能病愈,俗称“过癞”。而得到少女贞操的男子,当然也同时得到癞病,最后必死于此病。然而癞女往往羞于被人识破,当然也有惧怕癞毒而逃避的男人。所以癞女大都在郊野或人少的地方遮揽男人,男子不从则用金钱引诱。
有个女子不幸染上癞病,其母让她夜里揣着金钱在路边等候。天快亮时,看到一个男子走来,她走近前去与他搭讪。她问他到哪里去,男子说:“父母新近亡故,守孝期间,孤苦无依,到亲友家借贷,以过难关。”女子暗想自己已身染恶疾,还要嫁祸于人,实在造孽更甚。于是向那男子吐露真情,并取出金钱赠给他。男子不肯要,女子说:“我行将就木,不需要这个,你拿去还可以稍助衣食。请不要执意拒绝,违背我的心愿。”男子被女子的一片真诚所感动,表示自己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后,即来接迎少女。后接受赠金挥泪离去。癞女回家后,没有向母亲说实话。
不久,癞女病情发作,体肤溃烂,臭气侵人。母亲生气女儿说谎话骗她,天天辱骂,恶语相加。害怕她传染给别人,就把她关在了柴房里。时间一长,就巴不得癞女赶快死了,癞女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了。癞女不想坐以待毙,一天乘家中无人,弄开柴扉,跳出矮墙,离家出走。
癞女开始了乞讨的生活。
某日,走到一个小镇。癞女经过卖胡麻油的一家店门前,感觉馨香扑鼻,沁入肌髓,便伸手乞讨。众人厌恶她臭秽,不予理睬。其中有一位少年,却不嫌弃她,就给了她一碗胡麻油饮。癞女饮罢,顿觉周身清爽,痛楚稍止。从打那天以后,癞女几乎天天都来讨要,那少年总是满足癞女的要求,给她乘上一大碗胡麻油饮,且毫不吝啬。
事有凑巧。前些天有一条乌梢蛇掉进油桶中被泡死了,少年感到这种油卖给客人不合适,扔了又可惜,就留下自己试着喝,喝后感到与其他胡麻油也没什么区别。全店里的人刚喝了几天,癞女就来了。癞女天天来,少年天天给。一桶油几乎都给癞女喝了。
癞女从饮用胡麻油饮以后,体肤逐渐不痛不痒了,而且渐渐开始结痂。过了些日子,痂皮开始掉落,肌肤竟然完好如昔,未落疤痕。
原来是,胡麻油能败蛇毒,而浸了蛇毒的胡麻油,有很好的祛风功效,癞女恰巧碰上了,真是福从天降!
癞女第一次临门乞讨时,看见那位少年,一眼就认出他便是从前自己赠给他金钱的人。屡次想上前诉说,都因自惭形秽而止。少年则因女子音容全非,没认出来。女子病愈后,回到家中,向母亲细述原由,母女抱头痛哭。母亲知道,这位少年是难得的好人啊!女子的母亲便请好友到少年的店中去说明情况,见机行事,顺带保媒。
少年听说这个情况后,没等到媒人说完,就急匆匆催促媒人赶快带路,跑来探望少女。二人一见面,当即认出是日前赠金的女子。少年流泪哽噎道:“承蒙你厚赠金钱,我才有今天,……如无法报答你的恩情,我将永远成为一个负心人了!”说完悲哭,不能自己。
旁观者啧啧连声,都敬重女子之仁义,并赞赏少年不负恩德。于是,人们自动来当媒人,使这一对仁义之人喜结伉俪。
少女转危为安,她用自己的善心善念拯救了自己。一个必死无疑的人,不但不治之症痊愈了,而且还有了一个很美满和幸福的结局。靠什么?靠她自身的高尚品德,更主要是靠公正无私的天。
俗话说:“人心生一念,天地皆尽知。”少女不愿加害他人,而且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候还能舍己助人,她决定自己独立承受苦难的这一念是最珍贵的。她把这一念付诸行动的时候,神祇就可以出手帮她了。因为她的知与行符合了宇宙的理,符合了真和善的原则。
根据人世间因果互置的规律,少女得此病也并非偶然,这也是她生命历程中必须有的承受和煎熬。与其他患此病的人所不同的是,少女经历过关式的考验及煎熬即可痊愈,生命的轨迹便可发生大逆转,而其他病人则没有这么幸运的事儿了。
人们看到的是少女有福,所以遇难呈祥,似乎是个偶然、特殊的现象。实则不然,这是善恶有报,天意昭然的必然结果。
善念善行,是我们人生路上必须遵循的最最重要的道德操守。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