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宽容忍让 厚德载物 传统文化君子之风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5年04月13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滋养慰籍着朝朝代代。中国文化教人安天知命,顺应自然,重德行善。“仁,义,礼,智,信”是人们一直尊崇的传统美德。宽容,礼让,以德报怨,更是令人敬仰的谦谦君子,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因宽容而为世人所敬重者,史书上之记载数不胜数。
古语云:“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意思是说古代的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对别人则宽容而平易。宽容是一种智慧,是坚守道义中的包容,它需要宽广的胸襟和与人为善的心态。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生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就是宽容的意思。
郭子仪以德报怨
中唐名将郭子仪,由于战功卓著,功勋太高,经常横遭一些小人的嫉妒。唐代宗年代,当郭子仪在前线泾阳为国浴血奋战时,却有人在后方挖了郭家的祖坟。郭子仪知道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是宦官鱼朝恩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多次进谗言诬陷郭子仪。
郭子仪从泾阳返回朝中,满朝文武都以为郭子仪将与鱼朝恩大动干戈。然而郭子仪在皇上面前却绝口不提此事,等到皇上问起此事时,郭子仪才在满朝文武面前边哭边说:“臣一直在外面带兵打仗,却不能禁止手下的士兵挖别人的祖坟。如今有人挖了臣的祖坟,这是臣的过错招致上天的责罚,这是老天的报应啊,并不是有谁故意和我过不去。”一场随时可能发生的血腥争斗由于郭子仪的忍让而得以化解。
不久,宦官鱼朝恩派人请郭子仪到自己家中赴宴。很多人都认为鱼朝恩不怀好意,设的是鸿门宴,劝郭子仪不要理睬,郭子仪却执意要去,最后只带了几个仆人前去赴宴。鱼朝恩看到郭子仪带的随从少,就问:“随从为什么这么少?”他的手下将所听到的话告知他,鱼朝恩感动了,心中十分惭愧,流着泪说:“你真是长者,对我毫无疑心啊!”此后,鱼朝恩渐渐改变了对郭子仪的态度,在许多朝政上尽量给郭子仪提供方便。
传统文化讲修心养性,厚德载物,注重个人高尚品德的培养。郭子仪不计前嫌,凡事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恩怨,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君子之风,仁者风范,所以能得到上天的护佑:郭子仪位高权重而不被皇上猜忌,富贵荣华而不被朝臣诋毁,既长寿,又多子,最后寿终正寝。
杨士奇宽以待人
所谓“任大用者存乎才,为大臣者存乎量”,无容人之量,岂能成大用之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包容他人之瑕疵,方能成己之大事。想要成就一番大业,就要以德服人。
明朝宣宗刚即位时,内阁中只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个人。杨荣个性开通乐观果敢刚毅,遇事能勇敢去做。屡次跟从成祖北征蒙古,能知边境将领是否贤能,据守要塞的险峻平易和道路远近,敌人对朝廷的依顺和叛逆,但他常喜接受礼物。
宣宗也知道这些事,并询问杨士奇。杨士奇说:“杨荣通晓边境事务,我们这些人都赶不上他,不应当把这些小过失记在心上。”宣宗笑说:“杨荣曾经说你及夏原吉的坏话,你怎么给他说情呢?”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宽容我那样去宽容杨荣。”宣宗的疑虑才消除。后来,杨荣知道了这些话,感到愧对杨士奇,此后,两人相处甚欢。宣宗也更加亲近厚待杨士奇。
宰相肚里能撑船
《周易》中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家庭的经营,人际的交往,事业的追求,国家的兴盛,哪一个不需要宽厚的品德呢?而上至君王能臣,下至黎民百姓皆需记住: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三国时蜀国,诸葛亮去世后,蜀主刘禅遵诸葛亮遗表任用蒋琬为相主持朝政。当时,蜀国新丧主帅,外有强敌压境,朝内惶惧不安,蒋琬虽初总朝政,而镇定自若,心存大局,“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因而民心迅速安定。
蒋琬为人宽厚,他的属下东曹掾杨戏性格孤傲,讷于言语。蒋琬与他交谈时,他经常不作回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过分了吧!”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当面顺从而背后非议,这是古人所不为的。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督农官杨敏曾说蒋琬:“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说他做事糊涂,比起前任丞相差之太远。有人告诉蒋琬,主管官吏要求将其治罪,蒋琬却不追究,说:“我实在不如诸葛先生,这是事实。”后来杨敏犯事,别人都以为蒋琬会借机报复,但蒋琬反而为他求情。别人忍不住为他抱不平,他却心平气和地说:“我本来就不如前任丞相,这是事实呀,谁都知道,有什么怕人说的。对于他今天犯了事,我只是希望能够秉公对待啊。”
后来有人称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典故也一直流传下来。
楚王宽容得大将
一次,楚庄王因为打了大胜仗,十分高兴,便在宫中设盛大晚宴,招待群臣。楚王叫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轮流替群臣斟酒助兴。
忽然一阵大风吹进宫中,蜡烛被风吹灭,宫中漆黑一片。黑暗中,有人扯住许姬的衣袖想要亲近她。许姬便顺手拔下那人的帽缨并挣脱,然后告诉庄王说:“有人想趁黑暗调戏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缨,请大王快吩咐点灯,看谁没有帽缨就把他抓起来处置。”
但庄王却不动声色地对众人喊道:“各位,今天寡人请大家喝酒,大家一定要尽兴,请大家都把帽缨拔掉,不拔掉帽缨不足以尽欢!” 于是群臣都拔掉自己的帽缨,庄王才命人重新点亮蜡烛,宫中一片欢笑,众人尽欢而散。
3年后,晋国侵犯楚国,楚庄王亲自带兵迎战。交战中,庄王发现自己军中有一员将官,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前,所向无敌。众将士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奋勇杀敌,斗志高昂。这次交战,晋军大败,楚军大胜回朝。
战后,楚庄王把那位将官找来,问其原因,那将官跪在庄王阶前,低着头回答说:“大王,臣就是3年前那个被王妃拔掉帽缨的罪人啊!臣在大王宫中酒后失礼,本该处死,可是大王不仅没有追究、问罪,反而还设法保全我的面子,臣深深感动,对大王的恩德牢记在心。从那时起,我就时刻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大王的恩德。”
齐桓公不计前嫌得霸主
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鲍叔牙助小白,管仲助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为相国。可鲍叔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
他说:“只有管仲能担任相国要职,我有五个方面比不上管仲:宽惠安民,让百姓听从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确保国家的根本权益,我不如他;讲究忠信,团结好百姓,我赶不上他;制作礼仪,使四方都来效法,我不如他;指挥战争,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不如他。”
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的建议,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国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绝缨会上的宽恕,使楚王得到一员猛将;齐桓公的不计前嫌,使得他日后九合诸侯,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唐太宗宽恕的魏徵,帮他实现贞观之治。纵观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绝大部分都是胸怀坦荡、一身正气的君子。 **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