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传统民俗文物

喜庆新年 再说年画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5年02月18日讯】陶静慈整理

年画,这在大多数中国人头脑中曾经鲜活的记忆,似乎正与人们渐行渐远。因为灶王爷没有了,祭拜的神仙没有了,节日风俗也没有了,自然年画也就失去了“年”的意义。值此佳节,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源自中国人对神的敬仰而创造出的辉煌。

  

旧时,作为年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会买回数张年画,张贴在门上、屋内的墙上、厅房中甚至粮囤、水缸上。什么样的年画粘贴在哪里也有讲究:已婚子女辈房门要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爱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多贴“松鹤延年”、“寿星”;孩子们的居室则为“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厨房贴“灶王”;粮囤粘“年年有余”……

  

这些年画在人们的门上、墙上呆上一年,至第二年的新年来临再换上一批新的。年画的功用主要是敬神祈福,其次是装点家居。

  

与春联一样,年画也起源于“门神”。 据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的习俗,到宋代演变为木版年画。后来,又渐渐演变为铜版、石版年画,到了民国时,开始出现印刷年画。从内容 上,年画大致可分为:神仙类如门神、灶王爷、铁拐李等;喜庆类有“寿”、“财”、“娃娃”等含意,表现红红火火的气氛;故事类多为历史故事、古典小说、戏剧,这些故事或喜闻乐见,或讽世劝善;再有就是花鸟鳞虫风景类。去年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介绍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今年我们将向您介绍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三大年画的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

粗犷朴实的杨家埠年画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清代时,杨家埠年画达到了鼎盛时期,那里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况。其中最大的东大顺画店拥有画版300多套,年制画百万余张。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刚入秋季,各路画商就已云集杨家埠,每年前来选购画作的商人达5000多人。

  

杨家埠年画重喜庆、浓彩、实用,多反映理想、风俗和日常生活;构图完整匀称,大胆夸张;人物造型粗犷朴实;动态变化生动夸张;线条简练流畅。符合农民习惯用直接的观感欣赏画面的要求,忌讳画面中一只眼的侧面人物,对层次多、人物多的大场面,还要数一数多少个人、多少只手、多少条腿,千万不能缺了胳膊少了腿,宁可放弃合理性,也要服从吉利的象征与欢乐的气氛。年画它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

  

从内容上分,杨家埠年画主要有6大类:菩萨、玉皇、灶王、门神、寿星等敬神招福避邪类;新年、结婚、农忙等风俗类;年年发财、金鱼(玉)满堂等大吉大利类;三顾茅庐、西游记、八仙过海、八骏图(源于周穆王驾八骏进见王母的故事)等传说典故类;打拳卖艺、升官图等娱乐讽刺类;三阳开泰、开市大鸡(吉)、四季花鸟等瑞兽祥禽花卉风景类。形式上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主要有大门画、房门画、福字灯、美人条、站童、爬童、月光等。

  

杨家埠年画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制作工艺也很独特,画师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刨平的梨木板或棠木板上以供雕版,之后再雕出线版与不同颜色的色版。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工序,手工印刷。待印出之后,还要经过手工补上各种颜色进一步描绘,才能使年画显得更加自然生动。最后经修版与装裱之后就可以出售了。

明时门神清时盛 中共建政渐凋零

明代时,杨家埠年画绘刻工丽缜密、古朴雅拙。开始时以刻印神像年画为主,如《灶王》、《门神》、《菩萨》、《玉皇》等,到清代前期,由于绘刻技术更加精熟,产生了如《张仙射狗》、《年年有鱼》、《刘海戏金蟾》、《博古四条屏》等绘刻稳健,具有节奏感的大量优秀作品。至清代乾隆及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木版年画已到了鼎盛时期,杨家埠年画已成为全国三大画市之一,年画的题材空前扩大,祈福迎祥、消灾除祸的神像画更加齐全完备。此时年画的形式也开始分大门画、屋门画、炕头画等类别。至清末,因受到制作精细的杨柳青画的刺激,杨家埠年画的题材又大为扩展,增加了诸如《打樱桃》、《空城计》、《打渔杀家》等戏曲、公案小说类,以及像《鹿鹤同春》、《榴开百子》、《五福捧寿》等吉庆祈福题材的大量画作。

  

至清末民初,杨家埠最大的东大顺画店鼓励画师们突破杨家埠年画的陈规,吸收其它绘画的特点,新绘画样,如《四季花鸟》、《八仙条屏》等,线条顿挫有致,画面生动活泼。他们还吸收了国画的水墨情趣,用单一的墨色,分为几层次印刷,印刷成“墨货”,如古朴典雅《山水四条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至中共建政后,年画的大部分内容都成了“四旧”,“样板戏”和“革命”内容的印刷年画占据了家家户户的大门与墙壁。传统的木版年画开始凋零,杨家埠年画也没有免于此难。直至本世纪,传统的木版年画又突然成为收藏家的“新宠”,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年画的辉煌已无法再与昔日相比。◇

.责任编辑: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