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5年12月19日讯】这两天,某微信上的家长朋友圈突然被一张熊孩子趁老爸洗澡时偷拍的裸照吓到。这张不雅照不仅拍摄于孩子之手,更是由孩子发到朋友圈。从为了报复老爸训斥自己没写作业,第一时间想到利用手机,到最终用手机软件实施这一报复,这位心智尚未成熟、连字都认不得几个的一年级小学生,竟然能将手机运用的如此娴熟,着实令人叹服。
然而,被孩子这般“实力”所坑的老爹或许并不会引以为傲,甚至极有可能后悔当初不该让孩子学会玩手机。事实上,不知不觉间已成为“手机控”的父母们或许从未在意,类似手机等诸多高科技产品,它们所能发挥的作用其实是“双刃剑”。一方面,它让处在忙碌中无暇顾及孩子的父母有机会享受“孩子不吵闹”的安静状态,并可利用其中的视频软件来对孩子进行辅助性教育;而另外一方面,对他们及其孩子来说,一旦被手机、电脑所吸引、并开始产生依赖时,人的思想、行为则会反之受到电子产品的控制,甚至性情也变得冷漠、有暴力倾向。
上面那位熊孩子之所以能想到“发裸照”来实施报复,焉知不是由于长期沉溺于玩手机、且受到手机上不良信息的毒害所致?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对事物缺乏辨别能力的孩子,他们的一切错误行为是否只该归因于他们自己?答案很明显,将直指为人父母者。事实上,另一则更为痛心的真实故事,或许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父母在使用手机这一行为上给孩子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自己所写的《爸爸看手机》的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简单、直白的话语却淋漓尽致的表达出孩子对爸爸似乎更爱手机而感到难过、不解的心情。更令人悲哀的是,老师在读完这篇作文之后、对全班进行的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有同样的经历。
所谓言传身教,大抵就是如此。每天亲身感受着父母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酷爱与依赖,孩子又如何能止住对手机的好奇、控制住喜欢玩手机的瘾好呢?显然,父母对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应负不可推卸之责。除此之外,学校对学生使用电子产品也应该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管理。
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在这方面做出了明智之选。比如瑞士最大的城市苏黎世的教育局,早在2010年初就曾宣布,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音乐播放器等任何电子产品到学校。此后,瑞士其它的德语区各州也实行了这项规定。英国的教育部于今年9月,也开始全面检讨并研究,是否继续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做功课或搜寻资料。其依据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一项校内调查,结果称“若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学习成效将大增”,而肯特郡一所中学也发现,自2013年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智能手机之后,考试成绩几乎提高了一倍。
然而如今,在手机等电子产品遍布校园的中国,却似乎从未收到主管部门的任何政令、更未见到任何行之有效的举措,能使得孩子们在对手机的使用上拥有清晰的判断以及正确的认知。究其原因,或在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由上至下、都很难再对产自西方科技的现代化产品进行理性的思考,尤其是官方出于对利益的追逐、对传统文明的摒弃,就足以造成今时今日,电子产品大批量的代加工以及无所不在的进行售卖的泛滥局面。于是,人手一台手机、或被电子产品全副武装、闲着没事就旁若无人的摆弄,也便成了一道难以阻挡的风景。只是此情此景所带来的毒害,不仅涉及到今天的成年人,更关系到中国未来的下一代。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