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5年10月10日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成为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之一,84岁的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亦即“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还要加上“一没”,即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 SCI论文(国际期刊)。“三无一没”的她获奖不知会不会令那些带着院士高帽、而又尸位素餐的衮衮诸公有些许的脸红和不安。转念一想,还是自己太幼稚呀,院士地位意味着什么呀?是名、是利,其中可能充满外人难以知晓的利益交换,那也是要“过五关、斩六将”得来的。对中国两院评委来说,即便你获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终究还是过不了这一关。在这,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屠呦呦从中国传统中医典籍获得启发,她的团队研发成功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无数被疟疾折磨的病患。很多人为此欢呼,确实要向屠呦呦女士表示祝贺,她的研究成果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但有人声称这是“中药现代化”的胜利,则大可商榷。
“中药现代化”从1980年被提出。但也是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现代化”概念。主要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GMP、GAP、指纹图谱等一系列规范化的制度,就是用西药的标准来要求中药。青蒿素的研制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那时还没有提出“中药现代化”的概念。而在提出“中药现代化”的三十多年里,再有没有出现像青蒿素这样的成果,能说这是中药现代化的成果吗?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医典籍确实对屠呦呦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其实验陷入困境时,还是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线索,书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然后屠呦呦利用低温提取技术才获得成功,但其科研采用的理论基础、实验手段、研究方法都是西医的。从理论到方法都和中医没有多大关系,就如奎宁的发现一样,虽然安第斯原住民提供了线索,但却不能说原住民的医术有多高超一样。
诺奖委员会委员、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教授汉斯·弗斯伯格(Hans Forssberg)在颁奖礼的发言中也表示了这一点:“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而是把奖项颁给了被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
确实,传统中医药是个宝库,但其核心价值越来越被西医化的中医抛弃。传统中医是医药不分家的,而毛泽东在1956年正式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实质上是用西医的理论来指导中医,中医自身的特点没有了,系统的理论被割裂成一个个专业,理论、临床分开讲,医、药也分家了,完全抛弃了中医的特点。目前大陆中医研究的现状是以西医解中医,而各级中医院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按西医的模式运行。
中医名家李可说:“中西医只能是互补的关系,而不能结合。”就在这样的结合下,“过去能被国家外派给其他国家领导人治疗疾病的‘名师’已基本上没有了,只有高徒这一称谓,其中中医有145人,计划让他们再带上一批具有一定中医水平的中年中医,总数达到500人。”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在接受陆媒采访时说,而在1950年,能用中医手段看病的中医有27万~30万人。
李可生前在接受陆媒采访时说:“连省级中医院的病床前也吊满了输液瓶,这些人能叫中医吗?……擅治急症是中医学固有的传统,历代不乏‘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时下世人皆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而其在山西灵石县中医院院长期间,急救都是中医科的事。
医没有了,所谓的药在“中医现代化”则更是乱象腆出,没有了深谙医理的中医对中医理论(性味归经、升降沉浮、补泄滑涩、五行相生相克等)和实践的研究,也就不清楚那些成方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于是乎,在市场化的大旗下岌岌可危: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谓道地药材,而现在到处种植,像农产品一样,药性大减甚至全无;农药残留则成为普遍问题;为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数十种常见药物开始研究转基因,全不管是否影响性味归经,搞到科研经费才重要;不按时令采摘,“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药性全无;加工修治偷工减料,影响药性;更不用说炮制乱象。炮制可以减毒性、增加疗效、改变归经。而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提前萃取,“药渣”冒充正品等等不一而足。
2006年,大陆媒体采访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他曾预言:“我们执行错误的‘中药现代化’路线与国际接轨三、四年,已经使得中药加速走向衰败。”而在2011年,媒体再次采访他,他直言:“医药不分家。现在传统中药已经不复存在,医也完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则断言:“中医将亡于药!”这就是业内人士对所谓‘中药现代化’的结论。
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中国大陆所占的分额,据大陆媒体的调查,只是世界草药销量的2%,日本则以90%的市场分额占据第一,韩国和台湾则占5%~7%。这难道就是“中药现代化”胜利的结果吗?◇
责任编辑:方平
(注:本文已在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时报洛杉矶南加评论版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