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们需要我,却不想要我时,我会留下;当你们不需要,却想要我时,我会离开。(When you need me but do not want me, then I must stay. When you want me but no longer need me, then I have to go. )”
这是电影《魔法保姆麦克菲》(Nanny McPhee)中,黑衣保姆向孩子们告别的一段话,引我注目。
周日一人在家,闲来乱转遥控器,正好跳到这一部电影,虽然已到片尾,不知前情与后果,隐约知道这位身有魔法的保姆,即将功成身退,全片洋溢着幸福圆满的情调。而上面这段饶富哲理的话,不禁令我思索了一番。
对照教育现场之后,我不由恍然大悟。所谓“需要”,就是孩子们面临困惑、危险,急需保姆或大人指导之时。而“想要”,应当就是对保姆产生过多的执著与依赖心,致有可能妨害自身成长的时候。那么,当然也就是保姆或是亲师必须放手离去之时了。
依赖多过需要的弊病
或许是少子化或社会发展日益复杂之故,“妈宝”孩子、“恐龙家长”日形增多。一位老师大叹国中阶段的孩子,竟无法公开一己决定,自由表达意见。孩子无法承担自主,连要不要担任股长、想换什么座位,都要动用家长不厌其烦地向老师游说,令她不堪其扰。她说:“家长爱小孩爱到是非都不分了,有时候我都会怀疑,那样的爱会不会把小孩逼疯?”
近日拜访一位在教育界多年、桃李满天下的老师。晤谈中,这位皓发慈颜的老师,自言自己过去教学严格,单纯是希望学生能学好。她说:“我觉得不要浪费时间,如果我不把他教好,我为什么要教?”她直言,目前绑手绑脚的教育乱象,不仅家长有责,教育制度也有责:“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你把他交给老师,就应该跟老师说:‘我这个小孩完全拜托你啰’……你还要牵制老师、骂老师,那作为一个老师,当然就不讲话啰。”然而传统、敬师爱师的教育环境似已一去不返,因此教职工作只有更加艰难。
修心为本的教育之方
从另一方面看来,在无良官商勾结、黑心食品充斥;人人推卸责任、满口仁义道德的公众人物却背地造假,各种丑闻层出不穷的危险世代中,我们似乎也无法苛责那些急于保护孩子的父母们。毕竟,他们也是世界向下沉沦的受害者之一。
那么,身为一个老师,要如何自保与自处呢?首先,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也要很理智地扪心自问:我是为了帮助孩子独立成长,所需要的最大益处着想,或是执著于其他的目的?例如盲目于孩子优秀表现的虚荣心、留恋孩子依赖喜欢自己,却不能严格教导的怠惰心;以及在面对家长情绪化沟通时的争斗心……倘若老师能时时这样分辨、检视自己,自然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而孩子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展现最纯真、最善良的一面。
思索到这里,不由得想到初入教职时,一位教育前辈语重心长的说:“学校就是最好的修炼场”。其实放眼望去,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