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难遇两个重阳节 敬神尽孝从心做起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4年10月2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重阳节,黄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最早的重阳节传说起源于神对人的看护,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大唐把元日(华人新年)、寒食、上巳和重阳列为传统四大节日。汉中叶以后的道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之说。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古时常在此日进行祭祖与敬老崇孝活动。
今年是罕见的闰九月,会有两个重阳节。闰月在九月的非常稀少,上一次出现在1832年,而下一次将会在2109年出现。
重阳节起源于神对人的看护有关
重阳节起源于神对人的看护。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桓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就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感谢神恩的活动,从此代代沿袭,成为神传文化的一部分。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也被人们认为是尊老尽孝的节日。
祈求健康长寿、孝敬老人是中华传统
祈求健康长寿、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早在周代,官府就有敬养老人的制度。《礼记‧月令》中说,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意思就是官府要给老人颁发坐骑和手杖,要让老人喝上易于消化的粥。
汉王朝则进一步将这种敬老制度发扬光大。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中》的记载,每年仲秋八月,各县都要派人挨门逐户地进行调查。凡居民年龄达到七十岁的,官府授以王杖,送上糜粥。授予老人的王杖,成为权益的凭证。王杖长九尺,杖头雕有斑鸠的形状,所以这种杖也叫“鸠杖”。持有王杖的老人可以自由出入官府,见了官员不用行“趋”礼,外出时可以走“驰道”(专供官员使用的道路),做买卖享受减免租税等优待。汉代的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朝代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对敬养老人都有明确的规定。
我们要在家庭之外尊贤敬老的同时,更不可忘记家中的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恩和义,是让我们报答亲恩,尽行孝的义。 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父母全身心的关爱。那么父母老去时,克尽孝道也是天经地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尽孝”却往往被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所忽视。
如今媒体上杀父母、遗弃父母的案例层出不穷,一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来“强迫”孩子赡养父母。法律虽然可以控制人的行为,却控制不了人心。据中国媒体报导,随着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出台,在中国出现了另外一个服务行业——代替“回家”看父母。
给父母钱不等于孝顺
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百善孝为先”,古人评价一个人,有仁、悌、孝、义的标准;汉代有举孝廉制度,出仕做官就看人品,“孝”的成分最大。一个人讲孝道,尽孝心,人人称赞;反之,对待父母恶言恶行,就是不孝之人,不仅世人不容,天理也难容。
许多人认为孝顺就是给父母钱,让父母吃穿无忧。中国大陆的一项调查显示,71.63%的年轻人认为,孝的含义是“奉养父母”。有人提出给父母足够的钱;有人说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还有人说老人就是“老小孩”,隔几天哄一哄就好。事实上,孝顺还包括精神生活的理解和慰藉,是情感上与父母的融洽,更是心灵深处与父母相依相伴的儿女真情。
孔子的弟子子游曾向孔子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的人所谓孝顺,只是能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人也能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能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重孝道、事父母,要出于诚敬,而不止于物质上的奉养而已。
其实给父母钱并不表示孝顺,最重要的是做子女的要真心爱父母、让他们欢悦、心喜、享受天伦之乐,哪怕你没钱没物,也应给予精神上的赡养。
《论语‧为政第二》中记述,一次子夏问孔子怎样做才是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来享受,而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这难道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色难”就是心难,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和敬意,才能随时保有温婉和悦的脸色。真正的孝,不只是表面的、物质的奉养而已。
孝乃德之本
何谓孝?中国古文《说文解字》解释:“孝,善事父母也。从老者;从子,子承老也。”“孝”字,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孝乃德之本,在家唯孝,在外为忠,对友能亲,对众能仁,对万物能慈爱。
孔子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一切道德标准的基础。
《孝经》中提到了行孝之人所需经历的人生三个阶段。“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意思是,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在朝堂之上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忠于国家,最后终结于立身,为万世楷模。
作者敬纸在他的网文《读《孝经》反思变异观念》中写道:很多人认为“光宗耀祖”是钱赚得多,官当得大,这样就可以荫庇自己的父母兄弟,使他们都幸福。可是这个官是怎么做的,这个钱是怎么赚的,他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孝经》中所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是说人必须遵循仁义道德,遵循天道,而使自己立身天地,无愧天地,方为万世楷模。这才是真正的建功立业,这才能使你的名声流传于后世而不衰。
而那些一时荣耀显贵的人,譬如历朝历代的奸臣,秦桧之流,虽然当时权倾一时,风光无限,可是留下的却是骂名,那么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给父母带来荣耀呢!其给父母兄弟亲族带来的都是耻辱,所以说建功立业,功名利禄看你怎么去取得,用正当的渠道取得,使世人都受益,使自己的名声清白,这才是真正的“孝”,否则就是“不孝”。
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孝顺
据香港《苹果日报》报导,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托岭大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青年对孝的看法”的调查显示,80%受访青年认为父母最影响他们对孝的看法,其次是学校和朋友。
孝顺是一种道德品质,是后天培养的。所谓“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专家认为要想孩子有孝心,父母需要以身作则。父母平时对待长辈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想法。如果平时对自己的父母不尊重,总是吆喝长辈,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对夫妇很不孝,把年迈的双亲撵到破旧的小屋,用小木碗送剩饭剩菜给老人吃。一天,他们的儿子在刻一块木头,问他为什么,孩子说:“我在刻木碗,等你们老了好用。”夫妇幡然醒悟,扔掉木碗,好好孝敬老人,儿子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责任编辑:李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