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华夏诗魂:郑板桥要“咬定”什么?

——郑板桥作品综赏
font print 人气: 1417
【字号】    
   标签: tags:

作者:恭谦
前言:笔者先前的学生小赵女士,大学毕业后,当了中学教师。有一天,小赵的学生突然问她;“郑板桥,他究竟要咬定什么?”小赵老师前些天刚给学生讲授过郑板桥的〈竹石〉诗,就回答说:“诗人当然是咬定青山呀!”那位学生讲:“诗人嘴小青山大,他咬不住啊!”小赵老师笑了,讲:“那是比喻。”学生又问:“诗人用青山在比喻什么呢?”小赵女士一时没想到,就来跟我讲,于是,笔者就想到了写这篇文。

一、郑板桥〈竹石〉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

郑板桥擅画,别具一格,富有诗意:其题画诗,个性鲜明,意境如画,他的诗同其画一样,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和人格。古人作画,往往题诗于画幅上,板桥擅长画竹,其咏竹诗自然也多。这些诗,从不同侧面着眼,描写竹的神态风姿,藉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志节,给人以无尽的艺术享受。这首〈竹石〉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那些庸俗鄙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推到了我们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了,“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恶劣环境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候“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竹石〉诗里,竹与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邪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那首“秋风昨夜渡潇湘”,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竹石〉诗中,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板桥诗人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竹石〉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如在目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是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言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笔者写到这里,对那位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青山比喻什么?”仍未直接地回答出来。但是别着急,请再看下去——
二、郑板桥《北京白云观华室》对联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
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板桥道人

白云观在北京广安门外,是道家全真派的著名道观。始建于唐代,又称天长观、太极宫、长春宫。清代重建,现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板桥道人即郑板桥,又名郑燮。

题名道人,想必要读经,仅《道德经》便有“五千言”之多,而作者说“咬定一两句”即可,这是郑板桥结合了自己攻读儒书的体会,他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三句短语,出自《孟子》)作为自己做官做人的座右铭,而“终身得力”。因此,郑板桥认为:读经也要读其精华,不要泛泛。上联为室内谈经,紧接下联写室外栽竹。作者一生酷爱竹,以竹之清高怡心悦性。所以只要“栽成六七竿”浑身有“节”的青竹,就可使“四壁皆清”,幽静脱尘了。

此联既是作者亲身体会,又和道家淡泊宁静暗合。讲的是实话、实理;行之则有用、有益。

郑板桥在此对联中讲:“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他心中认为最重要的是“民为贵…”!那么“咬定青山不放松”诗句中“青山”比喻什么,就迎刃而解了!为了讲得更具体些,请再看下面的诗——
三、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是乾隆十一、二年间,郑板桥在担任潍县县令时所作。潍县:即今山东潍县。包括:钱塘人,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年伯:古时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长辈或父亲的同年叫“年伯”。中丞:清代称巡抚叫中丞。大:表示尊敬。诗题的大意是说;于潍县署衙,画竹,呈送尊敬的伯伯包括巡抚。

板桥出身贫苦,始终同下层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这首竹诗,便是诗人心灵和情怀的一个写照。

郑板桥是一位著名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尤善画兰竹,这篇作品便是一篇画竹诗,所以诗的首句,紧扣所画之竹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衙斋”:指官署中的书房。“萧萧”:在此指风吹竹林的声音。这里的“卧”字,用得很有深意,诗人躺在床上,并没有休息,他在想些什么呢?单从这一句看,诗人静听着窗外风吹竹林的响声,好像很有些文人雅士的闲情逸志。但是紧接着的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便立刻表现出了诗人不同凡俗的思想境界。历来诗人都是把竹,当成士人清高志节的象征或清幽、淡远之意境的点缀,来歌咏的。如岑参的〈范公丝竹歌〉云:“寒天草木黄落尽.犹有青青君自知”;李白“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等。而板桥则由竹,联想到了普通百姓的痛苦呻吟,确实隽颖深致。如果不是对下层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是不会发出此言的。读了郑板桥这两句诗,令人想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由“卧听风吹雨”梦到冲向敌人的“铁马冰河”,郑板桥则由“卧听萧萧竹”联想到了“民间疾苦声”,一样的“卧听”近似的句式结构、共同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其拳拳之心,令人钦敬,令人感动!

让我们感慨不已的是,如此关心人民的不是那些高居庙堂、手握大权的达官贵人们,而是一个官职低微(“些小”吾曹:低微)的“州县吏”。板桥四十三岁中进士后,由于生性耿直,不肯奉迎,在山东范县、潍县一做就做了二十七年的七品县令。他十分鄙视那些“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的读书人。郑板桥在任职期间,勤政尽责,体察民情,关心百姓,后因为民请赈,得罪了上司。“一枝一叶总关情”便是这种情况的一个真实写照。枝叶已经是竹子最细小的部分了,诗人又连用了两个“一”来更进一步强调其小,以此来比喻百姓的每一件小事。紧接着又用了一个表示总括的“总”字,来限制“关情”(犹言关心),便十分突出地表现出了诗人对民间疾苦关心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

至此,郑板桥牢牢紧记、不忘于心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原则,就与“咬定青山不放松”有内在联系了。诗人爱民心切,可想而知。

但是诗人也有恨啦!——
四、郑板桥《沁园春•恨》词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春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钳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颠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情!

【今译】
看花,花也无知;赏月,月也无聊;喝酒,心灵也难得慰疗。我要把盛开的桃花砍断,煞它的风景;把鹦鹉煮熟,做我下酒菜肴。把砚台砸碎,把书焚烧,把琴锤毁,把画撕扫,毁尽文章,抹尽名号。君不见当年荥阳郑公子,与妓女李娃相亲;金钱用尽,沦为行乞人(典见白行简《李娃传》)。人的骨相贫寒难更改,当年李白曾经、笑那戴着竹帽穿着青衫的杜甫太瘦生;作诗辛苦难谋生(典见李白戏称杜甫:“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我年年住在深街陋巷,家中荒草深深;面对寒窗细雨,夜夜孤灯,为的是求取功名。咳!老天太不公平,难道你还要钳住我的嘴,不许长叹一两声?我简直都要发疯生病;拿过纸笺百幅,细写我悲凉的心情!

这首词,是郑板桥四十岁中举以前写的。想起住在蓬门陋巷,夜夜伴着孤灯苦读,将近不惑之年,连个举人都未考上,社会何等不公不正!所以一肚子牢骚不平。此词写得淋漓尽致,真实而毫不掩饰,表现出郑板桥愤世嫉俗、直言不讳、要求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反对压制百姓的正义行为。

诗人质问:那些邪恶的独裁者们,你们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享乐、安全和维稳,“还钳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

郑板桥忧国优民,敢爱敢恨;爱民如子,歌哭倾心;华章瑰丽,人格巍峻!伟壮啊,我们华夏的诗魂!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3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少时读书于江苏仪征,20岁学填词,26岁设塾教学,业余时间研究诗文书画。他生活十分清苦。开始以卖画为生。他中秀才后,到1732年(雍正1O年)40岁才中举人,到1736年(乾隆元年)44岁考取进土。先后当了山东范县、潍县知县,12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目睹当时社会许多黑暗,他的一些施政措施,遭到豪绅的排斥,终在1753年(乾隆18年)去职。
  •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常微服暗访,体察民情。相传,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事时,有一年年关将近,他陪同苏州府一位姓蔡的州官外出巡游,走到南门街,看见一群人围在一户人家的门前交头接耳,指指点点。他们分开人群走近一看,原来这户人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古怪的对联:
  • 相传郑板桥在乾隆年间奉调在潍县上任知县,在这期间他为官清廉,兴利除弊,取得百姓的爱载,但是最后因收缴了当地豪绅的罚款,而遭到了陷害,而至罢官。
  • 郑板桥五十岁时初到山东范县任知县。有一天,他微服下乡查学。当他路过一个集镇的私塾时,听到里面一位先生正在教学生读《礼记》中的《曲礼》一篇。只听这个先生念道:“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生”。郑板桥越听越糊涂,转念一想,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那先生将其中两个“毋”字都念作“母”字。
  •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常微服暗访,体察民情。相传,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事时,有一年年关将近,他陪同苏州府一位姓蔡的州官外出巡游,走到南门街,看见一群人围在一户人家的门前交头接耳,指指点点。他们分开人群走近一看,原来这户人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古怪的对联:
  • 在乾隆年间,郑板桥奉调在山东范县就是﹙今河南﹚,潍县上任知县,经常下乡视察民情,他下乡走访时,从不带衙役随从,只是微服私访。
  •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乾隆年间中进士后,到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市)当知县。后来因为灾荒年请求赈济灾民而获罪,辞官家居,以卖书画为生。他的诗歌、书法、绘画均有成就,号称“三绝”,名重一时。
  • 人有所好,有时可能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名人轶事中就记载了一则郑板桥受骗的故事。
  •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
  • 郑板桥,名燮,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精通诗、书、画,号称三绝。他虽然做了12年的七品芝麻官,但郑板桥为官清廉刚正,最后为百姓罢官归隐田园,其品格为后人所赞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