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子窟位于竹北凤山溪出海口的北岸。拔子(拔仔),是“番石榴”的闽南语发音, 早期此地生长番石榴,地势较低洼,所以被称为“拔仔窟”。
拔子窟如今以乌鱼养殖著称。乌鱼,俗称“乌鱼仔”、“乌仔”, 一向有“乌金”之称,因为母乌鱼鱼卵制成的乌鱼子,市场价格昂贵,可以为渔民带来财富。
每年冬至前后,都有会数量庞大的乌鱼洄流经过台湾海峡,此时渔民纷纷出海捕乌鱼,满载而归, 获利丰硕,因此渔民戏称年底造访台湾海峡的乌鱼带来了渔民的年终奖金。
由于全球气候的变迁,以及过度捕捞造,乌鱼洄游的数量已大幅减少, 而乌鱼养殖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进行乌鱼养殖,拔子窟的乌鱼养殖区的乌鱼产值约占全台15%~20%, 是台湾重要的乌鱼养殖区。走在拔子窟的乡间小路,处处可见一池又一池的乌鱼养殖池。
除了乌鱼养殖产业之外,拔子窟有两个自然景点,一是新月沙滩,一是竹北海岸原生林保护区。 拔子窟的海岸拥有一片洁净的沙滩,略如弯月,因此称为“新月沙滩”,假日及黄昏时常吸引游客来此玩沙戏水, 竹北市公所在海边设有停车场、公厕、冲水设备及儿童游戏场,设施相当完善。海边亦建有一排木栈道, 供游客散步,观赏海景或夕阳。
竹北海岸原生林保护区位于拔子窟的北侧,占地约二公顷。
台湾西海岸目前仅剩竹北的这片海岸林与南台湾的鹅鸾鼻的海岸还保有原生林,其余都已因人为的开发而消失。
竹北海岸原生林受到注意及保护,始自日治时代昭和11年(1936)。当时日本人在此地进行海岸原生林调查时, 记录到305种植物,包含17种台湾特有种及3种新品种。
调查的成果受到台湾总督府的重视,将这片原生林命名为“仙脚石海岸原生林”,登录为“天然纪念物”, 划定长二公里、宽二百公尺的海岸区域,列为保护区。
“仙脚石”包括了今日的拔子窟及附近的崁子脚、田心子等地,这一带的海边砂岩因长期受海浪侵蚀, 形成许多像脚印的痕迹,先民传说是古代仙人留下的足迹,所以称其为“仙脚石”。
几十年来,由于环境的变迁,竹北海岸原生林的面积及树木种类已大幅减少, 后来竹北市公所设立保护区,以保存这片稀有的海岸原生林,并于园内设置步道,让游客悠游其间,观赏海岸原生林。
从新月沙滩前往海岸原生林,可从新月沙滩停车场旁的乌金桥出发,过桥后,沿着养殖渔池旁的小路走到底, 就可以看见原生林步道的入口。
这是第一段的海岸原生林步道,高架的木栈道穿越海岸湿地原生林,沿途颇多木麻黄,是台湾常见的海岸防风树种。
这段步道不长,不久即接乡间小路,取左行,路旁有拔子窟乌鱼养殖区的图文导览,附近有乌鱼养殖鱼池。 沿途会经过几处岔路,路口都有指标指标,或取右行,或取左行,续行约0.6公里,即抵达海岸原生林第二段步道。
步道入口立有海岸原生林保护区的公告及导览说明。步道前段为柏油路,后段步道铺红砖,也可以骑乘自行车。 沿途设有植物览览牌,这片海岸原生林以黄槿、台湾朴树、构树为优势植物。 途中也有支线步道,可深入海岸林间,但支线步道多已荒芜,杂草侵掩;部分支线栈道亦已损坏,只有主线步道维持良好的路况。 约十来分钟,走至步道终点,出口接台15线公路(西滨路二段),前方不远处为凤鼻隧道。
假日来访,新月沙滩的游客颇多,海滩很热闹,而走在海岸原生林步道,却不见任何的游客。此地很冷清,可以推荐给喜欢寻幽的旅人。
旅游日期:2012.04.09 & 2012.06.09
[[20[[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www.tonyhuang.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