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4年03月06日讯】(BBC中文网) 香港人穿黑衣的日子愈来愈多。最初,只有在六四独光晚会当天,市民集体穿上黑衣,悼念1989年天安门事件的死难者。近几年,要悼念的东西愈来愈多。反洗脑国民教育运动、政府发出免费电视牌照黑箱作业、上月底最后一个周末,记者同业就商营电台资深记者兼节目主持人李慧玲被炒,进行“反灭声游行”,也不得不穿上黑衣。而就在游行之后三天,香港终于要为捍卫新闻自由,付出血的代价。
上周三,《明报》前总编辑刘进图在光天化日下被凶徒袭击,身中六刀,倒在血泊中,命危。
这六刀,不单是劈在他身上,而是狠狠的劈向所有香港人,仿佛像要告诉大家:你们捍卫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算什么?
五大新闻团体--代表雇主的香港报业公会、代表管理层的新闻行政人员协会、代表前线记者的记者协会、左派的新闻工作者联会和代表摄影记者的摄影记者协会,首次组成联席,于上周末发动游行,共一万三千人穿上黑衣参加。
香港新闻界的寒冬
香港新闻界不再停留在风雨飘摇的阶段,而是进入了寒冬。传媒工作者被骚扰,甚至是被暴力对待,今次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报纸被抽起广告和社论,以至传媒人被无理解雇,只属“小儿科”级数。光是2012年7月新政府上场至今两年内,传媒受过的恐吓和袭击之多,许多人记忆犹新。《阳光时务》周刊投资者陈平遇袭、《苹果日报》发行商遇袭、《苹果日报》的报纸被烧毁、《am730》投资者施永青座驾被刑毁、在壹传媒集团老板黎智英住宅门口留下开山刀作警告、以及《独立媒体》的办公室被大肆破坏,《主场新闻》的服务器受黑客袭击等。但论严重程度,肯定以上周刘进图案最令人心寒和发指,不少人甚至把此案和1967年林彬被杀事件比较。
香港普遍推测,刘进图先被调职,后招血光之灾,很可能和《明报》与国际调查记者同盟连手调查中国太子党的海外白手套运作有关。
传媒工作者掌有第四权,即新闻界肩负监察政府的角色和权力。但新闻界必须独立和免受审查,第四权才能发挥效用。观乎香港的情况,不仅愈来愈多传媒自行归边自我审查,新闻工作者的性命更受到威协,第四权看来已形同虚设。
部分市民感受到恐怖时代的来临,评论员练乙铮称之为“新恐怖主义”--袭击对像清一色是传媒人,而且是政权或亲政权势力以恐怖手段残害小民。
那六刀,令我们许多人醒觉到,一向视为理所当然的自由,原来是会见血的,而且流了血后也不一定可挽回。
仍在住院治疗的刘进图与妻子陈碧君均发表了录音讲话。
遇袭与政治无关?
叫人心痛的现实是,有人(多是建制派中人)十分配合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的口吻,不对凶徒背景和动机作任何推测,甚至指事件可能与刘的私人恩怨有关,而且指没有证据显示事件与政治和新闻自由有关系。比如特首梁振英的女儿梁齐昕,就在社交媒体上质疑袭击与新闻自由何干,实时引来社会大众的反感。
以上列举的多宗新闻工作者遇袭案件悬而未破,甚至1967年的林彬案至今仍是悬案,我们着实是没有真凭实据指事件和政治有关。但特首、高官、立法会主席纷纷前往医院探望受害人又所谓何事?一宗普通的袭击案,受害人绝不可能受此“礼遇”。
当受害人仍躺在医院,这种故作理性,表面关心,实为凉薄的态度,令许多人反感。
建制派要配合中共口径,如此说话并不奇怪;最叫人侧目的,也许是连新闻工作者自己也放弃第四权,甚至是指鹿为马。
刘进图被袭当天,最讽刺的莫过于《明报》前副总编辑及现为民建联党员的阮纪宏,在该报的专栏说:“回归以后,香港新闻业享有监督特区政府的高度自由,政府与官员的一言一行都成为新闻界的监督焦点,甚至有官员上任几天,陈年往事被揭露而下台……香港新闻自由还是空前的高。几千人上街游行,捍卫新闻自由,实在杞人忧天。”
而昨天上任的《明报》首席执行总编辑钟天祥,被员工问及该报会否变成亲政府的建制派报纸时,他表示不知道,因为自己不是总编辑,也可能不会做总编辑,要听天由命。而被问到是否支持平反六四,他表示要视乎新闻价值。至员工要求钟天祥签署新闻约章,确保新闻自由时,现任总编辑张健波拒绝签署,指是“不可能的任务”,理由是员工与管理层关系破裂。这无不令前线记者震惊。
“言论自由已死”,甚至“香港已死”的声音此起彼落,我们实在有悲观的理由。
刘进图在手术后,度过了危险时期,前日首度开腔的录音,强调”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而上周的新闻界第二波游行,最突出的口号是“They can’t kill us all”(他们不能把我们杀光)。
然而,文化人梁文道却指出了一个叫人更不安的事实:对方不用把你们杀光,杀一个就够了。对方针对一个人,一个机构,逐一逐一的,个别的针对令全体更为恐慌。
的确,在目前来看,香港人除了继续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口诛笔伐和游行外,还可以怎样对付这股恶势力?笔锋真可对抗刀锋吗?看着满街的黑衣人,在春雨之中由政府总部游行至警察总部,大家除了悲愤,还有的,是发现无力感原来也可以很有重量。
(自由撰稿人 邹颂华)
(来源:BBC,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责任编辑: 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