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面前的人保持眼神接触
做为一个终身要跟过动症对抗的人来说,我承认我很难让自己脱缰野马般的心智慢下来,保持跟对方眼神接触。可是如果要办正经事,诸如到电视台录影或访问名人的时候,我会让自己处在最佳状态,直视谈话的对象。这一点在工作面试的时候尤其要紧。
说话的时候看别的地方、坐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对话里面充斥着“对啊、然后、嗯”等等赘字,都是在告诉对方你感到不自在,可能也是个不擅言词的人。如果你在他们面前会不自在,那么在客户面前或在有一大群人的会议里面,也不会感到自在。
跟你面前的人保持眼神接触,是散发自信与冷静的无敌绝招。
试试看:下次当你跟朋友碰面喝咖啡或吃午餐时,算算他们的眼神从你身上移开多少次,你会开始感受到,在谈话时候这么做,有多么让人恼火与分心。与此同时,也记录一下你朋友说了几次赘字?我打赌一两分钟以后你就算不清楚了。一旦你开始注意到这些赘字,就会明白它们真是令人火大。
二、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们都曾经接触身上擦得香喷喷、味道几乎长年不散的那种人,也都记得那有多么令人倒胃口。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工作面试。你要用来震慑全场的是你的资历,不是你的香水,不能用任何事物分散老板对你履历的注意力,包括你的气味在内──好闻难闻都一样。
别搞错我的意思,你当然应该擦点东西让自己闻起来气味芬芳,可是要用得巧妙,别搞得像是用CK香水泡过澡一样。你一这样做,那个可能成为你老板的人马上就会注意到,他们会想:“我可不能把这个人送到客户那里去开会!”或更糟的是:“我不会每天都要闻这种味道吧?”
如果要擦古龙水或香水,喷个两次就好。我甚至觉得第二次要喷向空中,然后再走上前沾沾味道就好,把香水造成的破坏效果减到最轻。
三、积极询问后续,营造完美收场
当面试的进展步调缓了下来,状况就跟约会很像:谁要先采取动作,邀约下一次碰面?有很多人约会结束回到家后,因为害羞到不敢开口问:“我还能再跟你见面吗?”而悔恨不已。结束一场面试的状况与此雷同,如果你没有努力地订好下一次约会,便很有可能在夜里辗转反侧,等着那个他打电话或发简讯给你,满心忐忑不安。
在握手道别之前,你必须知道接下来会怎么发展。不一定要得到是否录取的明确答案,至少可以知道何时有回音。这并不是大胆或积极,只是一种专业的表现。根据芭芭拉‧柯克兰的说法:
我喜欢积极又礼貌的收场方式,这是应征者赢得我重视的最后机会。完美的结尾应该是这样:“我很感激你拨出时间。请问什么时候可以得到有关这个工作的回音?”如果我面试了某个人,到他们离开的时候,都没有让他们知道我什么时候会联络他们,那这些人就不够积极,对我或对任何工作来说皆是如此。
不过,也要小心不要积极过度,因为可能会有反效果。我曾经有个员工,是个作家,作家通常都比较内向。结果面试结束时,她却直截了当地问我:“我被录取了吗?”对某些人来说,这样问有点粗鲁,但我得尊重她这一点,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收场问题,它意味着:“我很看重我花下的时间。”
四、感谢函也要搭上“手作风潮”
在高度数位化的世界里,很多人以为写一封简单的“致谢”电子邮件就能了事。没错,这是最快的方法,而最快也就意味着最简单或最不令人意外。可是,处在茫茫人海中的你,必须脱颖而出才行,所以我建议你做点活泼大胆的尝试:手写一封信。手写的感谢函在业界已经成为复古潮流,就像某个家里还摆着黑胶唱盘的人。
当你收到一封实体的信,你会想:“哇!我好久没有收过这种信了!”(说不定还从没收过。)这就是你想要制造的效果。你想要被注意,在众多应征者中显得突出,让人看到你花了时间亲手写些东西。
每个人都能在面试结束后走回车子的路上,打一封道谢的电子邮件;不过如果是手写的话,就得投注相当的时间与注意力,这对收信者来说意义非凡。此外,用电子邮件寄出去的感谢函,还有可能根本送不到目标对象的手里呢!看看芭芭拉‧柯克兰怎么说:
大家以为CEO或老板总是能收到你寄的电子邮件,事实不然。大部分都是我的助理在收信。她可能不会把某个人寄来的感谢函转寄给我,所以我根本看不到。不过,如果你寄一封手写的短笺,这些信总是会放到我桌上,这样就能让我记住你了。@
摘自 《一出社会就该懂的职场微社交》商周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