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欣
(接上集)
六四:困蒙,吝。
后边三个爻,就进入上卦了,这个六四,他这也是一个阴爻,一般阴爻还在阴位就不是很好,叫:“困蒙,吝”,吝当然是不好。困蒙,就是你给他困起来不好,这种蒙昧你把它困起来不好。孔子《象传》“困蒙之吝,独远实也”,就是解释这个事,他说了三个字,独远实,孤独的独,直接说就是封闭自己,孤陋寡闻,远是不亲师,远离师,看到老师就跑,怕被老师管,这也是自困。独,就自己在一个地方也不出去,见识就少,这不就是自己困自己吗?
中国有句话叫做功夫在诗外,写诗,功夫在诗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多简单,现在有几个人能写出来的,中外有几个人能写出来呢?他下的功夫,就是在诗外的功夫,“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不要自困,远师,远道。实就是强,固执,就我这样对,他也是自困,就我这样最好,不管老师怎么说,这孩子就认为自己这样就是对,你怎么管他,就管不了,他这都是自困,这种蒙昧他能够解除吗?他就什么都不懂,他就自困,所以叫困蒙,困蒙大家记住三个字“独远实”。
六五:童蒙,吉。
六五,就是上卦的中间,所以它又是好的。“童蒙,吉”,大家想一想童蒙跟蒙童一样吗?这个蒙童是说不懂事的小孩儿,童蒙是说像儿童的这种蒙昧状态,这小孩儿什么都不懂,他不是不懂装懂的不懂,被观念污染的不懂,他是像一张白纸的那个不懂,老师好好教,他会很快就懂了,所以“吉”。
还有一个,中国古代男的奴隶叫童,所以这个小孩儿要把自己当做像奴隶似的,这话夸张了,就是他放低自己的身份对待老师,他就是诚心,就像我有罪似的,我有缺欠,你教育我吧,古代真有这样的,今天我们很少听到了。在《水浒传》七十三回里边有一首诗,就是李逵听说宋江强娶一个姑娘,误会了,然后他就砍了杏黄大旗。
至人无过任评论,其次纳谏以为恩。
最下自差偏自是,令人敢怒不敢言。
这首诗里边说人现在夸进谏,说纳谏很好,在这个夏商周的时候,夏商朝代那些君王找到贤人以后,就对他说:您就批评我吧!一定要用最严厉的言辞批评我,就像我是一个患了很长时间大病的人,您一定用最猛、最重的药来来治我,就这样的心态,那叫纳谏,是你一定要说我,我哪有错你一定要严厉的指出来,这是真正的纳谏。
现在人理解的纳谏是什么呢?他心里不爱听,表面能够接受。那更好的是主动的放低自己。就像这个童蒙,像自己犯了罪一样,我有不懂的,您一定告诉我。其实说犯罪也不难听,西方耶稣就说人都有原罪,本来就有这个说法。那么你自己觉得自己有罪,你就放低自己,那么求老师这种诚恳,这种低位,这种谦恭,那你才能很好的学到知识,所以这就会是“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上九是击蒙,他这个蒙昧,一击就打开了,棒喝一下打明白了,“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不利为寇,咱们看这个孩子有毛病,老师有时候处理不好,你虽然想帮他,你说重了,说早了,是不是有时候孩子就逆反了,怎么样呢?你就树了仇了,孩子跟老师结仇了,“这老师不喜欢我!”其实他误会了。大人也是,你对别人提意见、说他缺点的时候,你尽量耐心一点;但是别人说你缺点的时候,你要能听进去。
我经常这么一比喻,人家说“你身上有一个小泥点”,有的人就不爱听,他却想“我这边还有一朵花呢”,“我这儿还有一个玉镯呢”,这跟那泥点有关系吗?是不是你把那个躲开了?人家说你有泥点,他回一句“你还有一个泥点呢”,是不是一对付,自己身上的泥点就自动没有了,不可能。咱们是不是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我这儿挺好的!”“这边挺好的!”它跟那边不好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说你这有泥点的时候,他不是不尊重你,他是说泥点不好,不是说你不好,这个大家能明白吧?如果他是恶意的,他是指责你;如果他只是说你的泥点不好,就不是说你这个人不好。
那我们作为老师,对别人你就得分清楚了,你一定说:“咱俩是好朋友”,咱们俩怎么怎么好,“但是,你身上有一个泥点。”你不要说:“你怎么有个泥点,你怎么这么脏啊!”他是不是就觉得说他了,他就不接受了,反过来一句:“你身上还有一个泥点。”他把你当敌人,说你身上还有一个泥点。咱们来回的说,大家能听明白这个意思吧?
所以“不利为寇”,你帮助别人指出缺点,帮助他去除蒙昧,弄不好你还跟他结了仇。你说重了,说早了,他不理解,他认为你在攻击他,尤其咱们小孩儿更脆弱,“老师不喜欢我!”,其实你真不是不喜欢他,你说“这字写的怎么乱七八糟的”,你要稍微着急说没写好,他可能就伤心了,哭了。你说“你今天真乖,小裙子多漂亮啊!但是,这个字写的不好,咱们把字写的像你的衣服一样漂亮,好不好啊?”他知道老师喜欢他,是这字写的不好,你尽量把那缺点和他分清楚了,清晰的告诉他,要不你一说缺点,就变指责他了,他就变成敌对,不容易接受,这就是为寇,不利为寇。
利御寇,就是刚才那么善意,这孩子不爱扫地,老师上午先说:“有个小懒虫会来,咱们俩一起准备,等待会儿小懒虫来了,咱们一起打败它!”是不是你就跟它是一头儿的了。等下午,打扫卫生的时候,他一犯懒,不想干,老师说了:“小懒虫来了,咱们打跑它。你拿笤帚扫地,扫跑它。”当那个不好的东西、毛病显露出来的时候,你再指出来,别在没表现出来的时候,你就指出来,让孩子平白无故的先不高兴了,利御寇,防御这个寇,可以说是小懒虫。这整个讲的都是一些教育的原则和教育的方法,这就是蒙卦。
大家看中国古人的智慧,是不是非常大呢?这些文字还是后人写的,那前边就这么一点,就能讲出这么多来。《易经》就是六十四卦,它就不断的变化,这六爻你看也不断的变化,所以它是变易,但是它变动里边是不变的,不变的就是那个道,其实在《易经》里边非常注重道德,就是它不变的是道德,这是关键,然而它也是非常简易,我们很容易掌握的。
这就是道,就是说它的原则是不变的,形式、方法是变的,刚才说我们包容孩子,那我们能不能包容包容家长呢?就是家长对教育不理解,你教正确的方法,但是家长的这种不理解也属于蒙昧,就是不懂,你也要包容家长,而这种就属于物件变了,是不是在变?但实际你的善、体现出的包容没变,核心的东西没变。所以这种不变的是那个道理,只不过你可能换了人,换了形状。第二个蒙卦告诉我们,刚才说其实它整个那么短的一段文字,把教育该说的都说到了,今后大家再学《学记》就更明确,就会说的更具体清楚一点。
(待续)@*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