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秘密二:有“身教”无“管教”,孩子还是不会学好
案例二,小英的爸妈都是彬彬有礼的高知识分子,照孩子成功方程式秘密一的道理,父母亲给予的身教应该会感化小英,让小英也变成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小孩。事实是,小英十分自我中心,为什么她这么不顾其他人的想法呢?
其实小孩子刚生下来时都是非常自我中心的。婴儿肚子饿了就哭,也不会管现在是半夜三点钟,大人都在睡觉;一岁的小孩想玩玩具,就直接抢过来,也不管这个玩具是不是别人的。换句话说,小孩子一出世是被当下的欲望牵引着,奉行着“唯乐原则”:不管外在环境如何,都会努力去获致快乐、逃避痛苦,佛洛伊德称之为“本我”。
一个一、两岁的孩子充满着本我,受到当下基本生物冲动驱使,大家都可以理解。可是一个十岁大的孩子或者二十岁的青年,还受本我驱使,不管现实环境限制,也无视是非对错的准则,我们会摇头说,这个孩子十分自我中心、被宠坏了。小英就是这样的例子。
小英的父母都是十分有教养的高知识分子,可是他们误解爱的教育的本质,处处顺着小英,以她的需求为不可忤逆的圣旨,因此在小英的成长过程中,本我得到充分满足,因而没有太多机会去发展人格另外两项重要部分:“自我”及“超我”。
什么是“自我”?当孩子抢别人玩具而遭到阻止,他的“自我”便逐步发展出来了。他开始学习到,虽然我想要,但是现在不能要。这就是自我所服膺的“现实原则”:冲动必须延宕至适当的情境才能获得满足。一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前途堪忧。虽然小英的父母很爱她,可是小英这个样子以后有老板敢用她吗?即使父母为人和善,但未能及时纠正孩子犯下的错误,一味纵容反而阻碍了孩子“自我”的发展,而任其“本我”肆虐,正如古谚所云:“爱之适足以害之”。
什么又是“超我”?超我是在回应父母赏罚中发展出来的。一开始父母藉由赏罚控制孩子的行为,之后孩子再把父母的标准纳入自己的超我,并藉由因而形成的道德理念去控制自己的行为。“超我”对孩子的未来重要吗?答案绝对是肯定的。如果你有一个同事判断行为对错的标准与众不同,譬如他认为说话不算话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经常出尔反尔,你敢信任他吗?不被信任的人,能够一直在职场上成功吗?答案是昭然若揭的。
因此,如果父母未能给予孩子适当的管教,孩子会一直顺着“本我”恃宠而骄,而未能适时发展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自我”及“超我”。除了身教之外,适当的管教绝对是培养成功孩子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是小英的父母始料未及的一点。
我与内人教育孩子虽然是采民主开放式教育,但是对于不可妥协的事情,我们不会轻易让步。以用钱概念为例,老大、老二比较懂事,从小就不会乱花钱,而众人疼爱的老三总是会被一些新奇玩具所吸引,像是可以重复写毛笔字的宣纸版等等。内人发现她似乎不能像两个姊姊般节约,便带她去邮局开个户头,每次考试名列前茅,我们就会给她一笔一、两百块的小奖金,让她自己存入邮局,并鼓励她储蓄。每次发放利息时,她会很高兴户头的钱增加。藉由这个方式,她逐渐能够控制“本我”当下想要购物的欲望,开始懂得延缓购物冲动带来的成就感,增强了“自我”的功能。
我们并不以此自满,还跟孩子说,虽然看着钱一直增加很有成就感,但是如果能捐出一部分帮助比我们更需要钱的人,这是更伟大的行径。可能受到我们的鼓励,加上孩子看我本身也非常投入慈善工作,于是她从小到大,只要行有余力,总是持续捐款给她支持的慈善机构。藉由储蓄所得到的成就感,她增强了服从“现实原则”的“自我”;藉由激发她的恻隐之心,我们发展了她的“超我”。
所以小英缺的是,“自我”与“超我”的发展。小英的父母不该再一味顺着小英的“本我”要求,任其予取予求,而是应该引导小英去了解,有些冲动必须等到适当情境中才能得到满足,甚至必须在不同本我冲动中做抉择。然后更进一步,带领小英建立一套判断行为对错的准则,这样小英的未来才有希望。
─ ─摘自:《10岁前,定终生:长大后,最感谢父母教我的7件事》野人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