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阳明学派”的创立者。他自幼才思敏捷,相传曾即景而作〈哭象棋诗〉。
有一天,王守仁因贪恋下棋,忘了回家吃饭。母亲一气之下,将棋夺过,扔到河里。王守仁这年虽只七岁,但天资异敏,见棋子随水漂流,摇首顿足,七岁孩童,哭之以诗:
象棋在手乐悠悠,
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
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
象入山川逐浪游;
炮声一响天地震,
忽然惊起众士愁。
诗的开头两句,先点出惋惜之情,接下来写象棋中“将”“马”“兵”“卒”、“象”等被流水卷走,最后两句,以“炮声一响”异军突起,用“众士愁”抒发了雄浑悲壮的心声。全诗写得纵横得体,以巧妙的构思,奇特的联想,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心爱之物象棋,被弃的惋惜之情,也显露了七龄童王守仁非同凡响的才智。
王守仁后来在母亲的教导下,戒除嬉耍,认真读书,成为著名学者、哲学家、军事家。《明史》称他:“以文臣用兵,未有如(王)守仁者。”其学说主张“致良知”,“其文博大昌达,诗秀逸有致。”曾在阳明洞中讲学,故人称阳明先生。卒谥文成。
正是:
人生如棋斗正酣,
攻防顷刻有变迁。
胜败兴亡又如何?
枉自耗精损时间。
未若静学致良知,
性存仁厚乐天年!@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