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细腻体贴的妹妹,为母亲买了一件纯棉碎花长袖衬衫。老人家爱不释手,满心欢喜的下水、晾干、挂好。她说这件衣服的质料、花色和款式都很合宜,这个季节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隔天,我问母亲:“前一阵子我买的那件格子衬衫,怎么都不穿呢?”老人家吞吞吐吐、支吾其词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而后,才有点不好意思的表明:“那个剪裁腰部收束,穿起来不太习惯,所以,就转送给朋友了。”看来,我弄巧成拙、适得其反,造成她的心理负担,是不自觉的帮倒忙了。
好心做坏事,是不少人常犯的通病,而何以至此呢?自以为是、欠缺同理心,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换言之,就是惯用“批判性思惟”,而非“同理心思惟”。前者,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忽略别人的需要;后者,以当事者为主体,忠诚的扮演协助者的角色,结果当然大异其趣、不可同日而语。
曾听过一则趣谭:老师教学生要“日行一善”,几天后,询问施行成效。甲说:“老师,我帮助一个老太婆过马路。”老师称赞:“很好,值得嘉许。”然后,他又问乙,也得到同样的答复,老师觉得有点疑惑,没想到,第三个学生丙的说词也一致,这时,老师更加纳闷:“这太巧了吧!你们怎么都刚好去帮助老太太呢?”
学生解释:“并不是三个老太太,而是只有一个。”老师说:“既然如此,需要用到三个人去帮忙吗?”学生回答道:“没错,因为她一直站在路口,所以,我们三个努力拉着她,才帮她过了马路,只是后来不知怎么了,老太太变得很生气!”原来,我也如同那些孩子一般,只注重“日行一善”的表面形式,而罔顾它的实质意义!
小说家伊恩.麦克伊温(Ian McEwan)语重心长的呼吁:“想像你自己以外的人是什么情况,这是人性的核心,也是同情心的本质与道德的开端。”好心做坏事,太令人遗憾了,要努力学习好心做好事,才能让彼此无憎无怨、皆大欢喜。@*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