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桃李遍(满)天下”,来比喻老师培育成材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在汉语里“桃李”怎么会结合成词,而且产生这些意义呢?
桃树、李树在我国是司空见惯的树木,它们开花、结果的时节,生长的环境非常相似。这样一来,人们很容易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古人认为桃、李对人是很友善的,夏天能在树荫下乘凉,秋天能吃到甘美的浆果。
司马迁在《史记》中赞美汉代的名将李广,就引用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树一向沉默无言,但是受它们花儿、果实的感召,所以人们会不期而往,树下竟自踩出小路来。
春日桃李灿烂,赏心悦目;秋日硕果累累,清香可口,怎么能不惹人喜爱呢?后人借此情景,来比喻栽培门生或荐举贤士之众。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唐代名将狄仁杰举荐姚之崇等数十人,后来都成为一时名臣。于是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侯”。白居易诗云:“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刘禹锡亦有:“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的诗句。
笔者戏作七言律诗一首,供诸位读者一粲:
老师桃李满天下,两树枝桠尽是花。
桃李花红红白间,李桃花白白穿纱;
红红白白花无语,白白红红花有家;
花落花开花特色,花开花落满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