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大陆政治

【史海】荣获青天白日勋章的国军名将(简介)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3年07月20日讯】2013年“七‧七抗战”76周年前夕,一枚据称是蒋介石生前佩戴的,背后刻有“特壹”字样的“青天白日勋章”在香港一项拍卖会上以港币720万元成交,成为拍卖会上最高贵的物品。

香港拍卖公司斯宾克说,几位专家鉴定这枚勋章为蒋公独有的“特壹青天白日勋章”。(图片由斯宾克香港提供))

台湾学者祝康明是《青天白日勋章》一书的作者和资深收藏家,他表示说,以港币720万元竞到这枚勋章是“值得的”。据他披露,现在台湾应有近60枚青天白日勋章、香港有4枚、美国有几十枚。

青天白日勋章是国军中最著名的勋章,也是蒋中正生前最喜爱佩戴的勋章。图为蒋委员长在抗战期间。(网络图片)

青天白日勋章

保家卫国、抵御外侮功勋卓著的人员,截止目前获颁人数总共只有209人,其中192位是1949年前在大陆颁发。(网络图片)” title=”“青天白日勋章”颁授对象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功勋卓著的人员,截止目前获颁人数总共只有209人,其中192位是1949年前在大陆颁发。(网络图片)” width=”499″ height=”580″

class=”size-large wp-image-6720849″ /> “青天白日勋章”颁授对象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功勋卓著的人员,截止目前获颁人数总共只有209人,其中192位是1949年前在大陆颁发。(网络图片)



蒋委员长为抗战题词:艰苦卓绝(网络图片)

“青天白日勋章”为中华民国的军职勋章,青天白日代表中华民国,光芒象征荣获此勋章者有御辱克敌,使国家光辉四耀之意。

此勋章的颁授对象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功勋卓著的人员。虽然其等级仅次于最高等级的“国光勋章”,但却是国军中最著名的勋章。截止目前获颁人数总共只有209人,其中192位是1949年前在大陆颁发。

1945年全面抗战胜利,有108人荣获青天白日勋章。首位获勋者为一级上将张学良,因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积极抵抗苏联红军”。此外,还有4名外国将领获得此勋章:美军驻华司令史迪威,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美军驻华司令魏德迈(接替史迪威),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

台湾抗战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蒋介石(右)、白崇禧、宋美龄(左)视察中国空军。(视频截图)


抗战期间,蒋介石(左)、白崇禧(右)在重庆检阅新组建国军。(网络图片)


1945年6月,蒋介石、白崇禧(戴白手套站立者)与中国远征军202师军官在四川綦江合影。(网络图片)


抗战胜利,蒋介石与部分国军高级将领合影,第二排左起:云南省警备司令关麟征,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国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第一战区代司令长官胡宗南。 (视频截图)

以下为部分在大陆期间荣获青天白日勋章的著名人物,获勋时的军衔职务及简介:

(一)北伐统一中国

蒋中正(陆军特级上将):国军最高统帅蒋中正因完成北伐统一中国,1930年,国民政府颁发青天白日勋章给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在广州誓师北伐,统帅八个军总兵力近7万人出征,讨伐总兵力号称约200万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张作霖所部。1927年,中共在苏共支持下,破坏北伐,企图篡夺国民党中央领导权并煽动策反北伐国军(包括蒋中正嫡系黄埔第一军)进行武装叛乱。4月12日,蒋中正、白崇禧在上海清党护国,围剿中共势力。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成立典礼,蒋总司令发表《奠都南京宣言》。8月,北伐国军在龙潭战役消灭扑向南京的孙传芳“五省联军”十万敌军,11月平定第八军军长唐生智所部在两湖的叛乱,唐部军队重归南京国民政府。此后,宁汉复合,蒋总司令复职并宣布继续北伐。至1928年,北伐国军攻占河南后,北方阎锡山、冯玉祥所部加入国民革命军,国军重组为四个集团军,总兵力发展到几十万,蒋介石兼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归顺服从国民政府,蒋介石统帅国军终于完成国父孙中山梦寐以求的北伐统一中国大业,从此全国飘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

蒋介石是国军唯一的特级上将,也是唯一因北伐而荣获青天白日勋章的国军将领。

(二)一‧二八淞沪抗战

蔡廷锴(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任十九路军军长兼副总指挥。1937年淞沪会战。1939年桂南会战任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广东人。

蒋光鼐(陆军中将):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任十九路军总指挥。广东人。

区寿年(陆军中将):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任第十九军第78师师长。1938年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广东人。

俞济时(陆军中将):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74军军长,1937年淞沪会战,1938年武汉会战。后任蒋中正侍卫长,36集团军总司令。在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浙江人。

刘戡(陆军中将追授加上将衔):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1948年,任中将军长,在陕北围剿共军时英勇殉国成仁,追授加二级上将衔。湖南人。

张治中(陆军中将):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淞沪会战,1939年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后任委员长待从室第一处主任。1945年晋升二级上将。安徽人。

(三)长城抗战

张自忠(追授陆军二级上将):1935年长城抗战。后在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任第33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山东人。

宋哲元(追晋陆军一级上将):军团总指挥,1935年长城抗战。1940年病逝。山东人。

关麟征(陆军中将):1935年长城抗战。52军军长,后任集团军总司令,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抗战胜利后任云南省警备司令,1947年接替蒋介石出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49年任第6任陆军总司令,二级上将。后定居香港。陕西人。

黄杰(陆军中将):1935年长城抗战。1944年任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1953年在台湾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960年晋升一级上将。1969年任国防部长。湖南人。

刘汝明 (陆军中将):1935年长城抗战。中将军长,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河北人。

(四)徐州会战 台儿庄抗日首场大捷



1938年3月24日,“台儿庄大战”决战前夕,蒋中正、白崇禧、李宗仁(左)视察陇海前线合影。蒋中正当天离开,命令白崇禧留下,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白崇禧冒着浓烈的硝烟,当天夜晚便亲临台儿庄战地部署作战,是唯一亲临台儿庄战地的国军最高级将领。(网路图片)

孙连仲(陆军二级上将):集团军总司令,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后晋升战区司令长官,1942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943年常德会战总指挥官。抗战胜利后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北平行辕副主任(主任为李宗仁),河北省政府主席。在台湾任总统府参军长,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河北人。

汤恩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集团军总司令,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南口战役,1944年湘西(芷江)会战。1946年加二级上将衔,任兵团司令官。1947年,指挥孟良崮战役。1949年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10月,保卫金门(古宁头)战役总指挥官。浙江人。

田镇南(陆军中将):中将军长,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河南人。

冯安邦(陆军中将):中将军长,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山东人。

池峰城(陆军中将):中将师长,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河北人。

王仲廉(陆军少将):少将军长,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安徽人。

黄樵松(陆军少将):少将师长,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河南人。

张金照(陆军少将):少将师长,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河南人。

吴鹏举(陆军少将):少将旅长,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河南人。

(五)全面抗战胜利



1940年2月,白崇禧指挥国军消灭日本钢军,第二度攻克昆仑关后,蒋中正自重庆飞抵柳州,与白崇禧(左一)、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左二)、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右二)、驻华美军司令史迪威(右一)合影。(网路图片)

白崇禧(陆军一级上将):军委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抗日持久战最高战略制定者,国军多场重大战役策划部署指挥者,督战指挥并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桂南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桂柳会战。1938年兼任桂林行营主任,负责管辖指挥长江以南顾祝同第三战区、张发奎第四战区、薛岳第九战区、余汉谋第七战区的抗战。抗战胜利后任首任国防部长。1948年6月改任华中剿匪总司令、华中军政长官。1949年8月,指挥国军在湖南青树坪战役大败林彪共军。1926年出征北伐,任北伐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国军副参谋总长,行使参谋总长职权(参谋总长李济深留守广州);1927年兼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1928年兼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在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委。广西人。

何应钦(陆军一级上将):军委会参谋总长,曾兼任军政部部长,首任陆军总司令。1944年独山战役和1945年湘西(芷江)会战最高指挥官。抗战胜利后任驻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1948年继白崇禧之后,任第2任国防部长。1949年任行政院院长兼第4任国防部长。1926年出征北伐,任黄埔第一军军长;1927年任东路军总指挥,后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在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委。贵州人。

李宗仁(陆军一级上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与白崇禧共同指挥徐州会战,获得台儿庄战役抗日首场大捷。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最高指挥官。1943年任汉中行营主任,负责管辖指挥蒋鼎文第一战区、刘峙第五战区、李品仙第十战区的抗战。抗战胜利后任北平行营主任(华北最高军政长官)。1948年任副总统,1949年任代总统。1926年出征北伐,任第七军(钢军)军长;1927年任第三路军总指挥,1928年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广西人。

阎锡山(陆军一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太原会战最高指挥官。1949年继何应钦之后,出任行政院院长兼第5任国防部长。1928年开始参加北伐,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在台湾任总统府资政。山西人。

程潜(陆军一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任天水行营主任,负责管辖指挥长江以北几个战区的抗战。1940年起任军委会副参谋总长。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26年出征北伐,任第六军军长。湖南人。

陈绍宽(海军一级上将):海军总司令。福建人。

冯玉祥(陆军一级上将):抗战时任军委会委员。1937年任战区司令长官,因部属纷纷反对受其领导,被蒋介石撤职。1928年参加北伐,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河北人。

1959年11月,蒋中正率高级将领与陆海空三军联合参谋大学第八期毕业学员合影。

前排左起: 顾祝同、白崇禧、何应钦、陈诚(副总统)、蒋中正、美军顾问、黄镇球、黄杰、梁序昭、刘安祺。(网络图片)

陈诚(陆军二级上将):军委会军政部部长,战区司令长官,淞沪会战总指挥官之一。1938年武汉会战是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会战,陈诚与白崇禧分别担任南北两个战场的最高指挥官。1943年鄂西会战最高指挥官。中国远征军首任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国军参谋总长,海军总司令。1947年晋升一级上将,接替熊式辉出任东北行辕主任(东北最高军政长官)。北伐1927年4‧12期间,在黄埔第一军由团长晋升师长。1949年1月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台湾省警备总司令,后任行政院院长,副总统。浙江人。

顾祝同(陆军二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淞沪会战方面军总指挥官,此后主持江浙闽赣皖五省抗战。1942年浙赣会战总指挥官。1946年继何应钦之后,出任第2任陆军总司令,1948年继陈诚之后任国军参谋总长。北伐期间,1927年在黄埔第一军任师长。1950年在台湾任第6任国防部长,1954年晋升陆军一级上将。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委。浙江人。

张发奎(陆军二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方面军总指挥官。1939年桂南会战。1944年桂柳会战,白崇禧做前期部署和指导,张发奎任总指挥官。1945年收复南宁、柳州及光复广州战役总指挥官。抗战胜利后任广州、香港、海南地区对日受降主官,广州行营主任(华南最高军政长官)。1949年出任第4任陆军总司令、海南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后定居香港。1926年出征北伐,由师长晋升第四军(铁军)军长,1927年4‧12前,晋升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广东人。

薛岳(陆军二级上将):第9战区司令长官,三次长沙会战总指挥官,白崇禧指导监督。1938年武汉会战方面军总指挥官。1944年长衡会战最高指挥官。抗战胜利后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海南防卫总司令。北伐1927年4‧12前,在黄埔第一军任师长。1953年在台湾晋升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广东人。

徐永昌(陆军二级上将):军委会军令部部长。抗战胜利后任陆军大学校长,1948年继何应钦之后任第3任国防部长。1952年在台湾晋升陆军一级上将,任总统府资政。江西人。

周至柔(陆军二级上将):空军总司令 。1951年在台湾晋升陆军一级上将,任国军参谋总长。浙江人。

李品仙(陆军二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1948年任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华中军政副长官(长官白崇禧)。1926年出征北伐,在唐生智第八军任师长。在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广西人。

余汉谋(陆军二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继顾祝同之后,任第3任陆军总司令, 1949年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1965年在台湾晋升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广东人。

蒋鼎文(陆军二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在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浙江人。

徐庭瑶(陆军二级上将):国军装甲兵总司令。1933年古北口战役。1939年桂南会战任集团军总司令。在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安徽人。

刘峙(陆军二级上将):战区副司令长官,1943年继李宗仁之后,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任徐州剿匪总司令。1926年出征北伐,在黄埔第一军任师长。在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江西人。

商震(陆军二级上将):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后任战区副司令长官。武汉会战,第一次、第二次长沙会战。1944年任中国驻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后定居日本。浙江人。

卫立煌(陆军二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忻口战役总指挥,41年晋南(中条山)会战总指挥官之一。中国远征军代司令长官。1927年在黄埔第一军任师长。安徽人。

傅作义(陆军二级上将):战区副司令长官,1940年五原战役。山西人。

罗卓英(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18军前军长,1941年上高会战总指挥官。1942年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1946年晋加陆军上将衔,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广东省保安司令。在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广东人。

萧毅肃(陆军中将):淞沪会战,1945滇西战役。1943年任中国远征军参谋长,次年升任中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任国军副参谋总长。1953年在台湾晋升二级上将。四川人。

俞大维(陆军中将):军委会军政部兵工署长,享受二级上将待遇,1944年任军政部常务次长。1954年在台湾出任国防部长。浙江人。

杨森(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39年任集团军总司令,兼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抗战胜利后任重庆市市长,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在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四川人。

胡宗南(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1945年特加陆军上将衔。在台湾任澎湖防卫司令官,1955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962年追晋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浙江人。

林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第一战区参谋长,军委会军令部次长,1938年任桂林行营参谋长,后任委员长侍从室主任。1947年晋加陆军上将衔,任国防部次长,后任国军代参谋总长。在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浙江人。

钱大钧(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抗战期间,任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1946年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在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江苏人。

黄琪翔(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军委会军政部副部长,集团军总司令,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1941年任战区副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副总司令。1946年晋加陆军上将衔,任驻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北伐1927年4‧12前,继张发奎之后,升任第四军(铁军)军长。广东人。

宋美龄(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筹建空军,协助抗战(唯一女性得主)。广东人。

张群(军委会重庆行营主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协助抗战。四川人。

1946年,国共在东北四平第一次决战。5月19日,首任国防部长白崇禧督战国军杜聿明部孙立人新一军、廖耀湘新六军、陈明仁七十一军,大败林彪共军。5月24日,蒋介石莅临沈阳视察,与东北国军将领合影。前排左起: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白崇禧、蒋介石、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网络图片)

杜聿明(陆军中将):1939年,白崇禧任桂南会战最高指挥官,杜聿明率第5军参加昆仑关攻坚战。后任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征战缅甸。后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1948年任徐州剿匪副总司令。陕西人。

戴安澜(陆军中将):第5军200师中将师长。1939年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缅甸同古保卫战,远征缅甸英勇殉国。安徽人。

黄镇球(陆军中将):抗战时任防空总监有功。1946年任后方勤务总司令和联勤总司令。1951年在台湾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8年任首位台湾警备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1962年升为一级上将。广东人。

李福林(陆军中将):1938年,跟余汉谋合演反间计,破坏日军阴谋,在广东抗日有功,后定居香港。北伐前曾任建国粤军第三军军长,广州市长。北伐期间,1926年任第五军军长,与国军参谋总长李济深留守广州。广东人。

方先觉(陆军中将):1944年衡阳保卫战,后任集团军副总司令。1953年在台湾任澎湖防卫副司令官。江苏人。

孙元良(陆军中将):淞沪会战,1944年独山战役。到台湾后退役。四川人。

霍揆彰(陆军中将): 54军军长,1942年任第20集团军总司令。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缅北腾龙战役。1953年在台湾病逝。湖南人。

廖耀湘(陆军中将):第六军军长,缅北腾龙作战。湖南人。

李仙洲(陆军中将):中将军长,28集团军总司令,南口战役,忻口战役。山东人。

王耀武(陆军中将):74军军长,1944年任第24集团军中将总司令。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鄂西会战,上高会战,常德会战。山东人。

宋希濂(陆军中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滇西抗战,1941年升任第11集团军中将总司令。

郑洞国(陆军中将):中国远征军驻印副总指挥,缅北会战腾龙战役。湖南人。

吴奇伟(陆军中将):1943年鄂西会战,江防总司令。广东人。



抗战胜利后,首任国防部长白崇禧(左一)、徐永昌(左二)、何应钦(右一)视察参观新军训练时与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右二)谈笑风生。白崇禧、何应钦、徐永昌是抗战军委会三巨头(另一人是陈诚),也是在大陆期间的前后三任国防部长。(网络图片)

孙立人(陆军少将):1937年淞沪会战,1944年参加远征军反攻缅北战役。1946年,任新一军军长,在国防部长白崇禧督战下,在东北大败林彪共军。1947年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长官为杜聿明)。1949年9月任台湾防卫司令,1950年任第8任陆军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1951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安徽人。

胡琏(陆军少将):1943年鄂西会战,死守石牌要塞。1946年任整编第十一师少将师长。 1947年参加山东剿共孟良崮战役;年底,在国防部长白崇禧指挥下,在大别山围剿刘邓共军。1948年晋升中将,徐蚌会战突围。1949年10月金门(古宁头)战役,任兵团司令官。1952年,任金门防卫司令官,晋升二级上将。1972年晋升一级上将。陕西人。

王叔铭(空军少将):1943年任空军第3路司令官,后任空军总司令部少将副总司令。1951年在台湾晋升中将,1959年晋升空军一级上将,空军总司令。1957年任国军参谋总长。山东人。

葛先才(陆军少将):武汉会战,44年衡阳会战。抗战后晋升中将师长,后到台湾。湖北人。

谢晋元(陆军中校):1937年淞沪会战,死守上海四行仓库。广东人。

(六)国共内战时期

黄百韬(陆军中将):兵团司令官,1948年豫东剿共,徐蚌会战中壮烈殉国。广东人。

陈庆坤(海军中校):1949年拒绝跟随长官投共,率领舰队从南京冲出长江封锁线。

陈明仁(陆军中将):71军军长,1947年坚守四平,抗击林彪共军有功而获勋。1949年任兵团司令官,8月在湖南长沙伙同一级上将程潜、一级上将唐生智、中将唐生明(唐生智胞弟)率数万国军叛变,投降林彪共军。湖南人。

董其武(陆军中将):35军军长,1946年,任绥远省政府主席兼绥远省保安司令,包头防卫战抵抗共军有功而获勋。1949年9月,叛变投共。山西人。

(注1:国军出动兵力10万人以上的大规模作战,才称为“会战”。)

(注2:在大陆期间,国民党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陆军中将加二级上将衔的总人数控制在60人,一级上将现役人数限定9人,二级上将22人左右。在1946年7月开始正式执行退役制度以后,晋任陆军中将加二级上将衔也殊非易事。)



(视频:不朽的光荣—— 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 1945年8月,蒋中正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历时14年艰苦卓绝浴血抗战,采用白崇禧上将率先提出的抗日持久战战略,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迎来了近代历史上最伟大与荣耀的时刻。)



(视频:1945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双十国庆日,日军在北平故宫投降: 中华民国首任国防部长、抗日持久战最高战略制定者、国军多场重大战役策划部署指挥者白崇禧上将亲临现场监督,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代表中国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北平十万余民众与美、苏、英、法代表观礼,激动高呼“中华民国万岁”、“中国万岁”、“蒋委员长万岁”、“胜利万岁”,声震屋瓦,响彻云霄。)





(视频:《一寸河山一寸血》(19) 蒋中正不屈不挠 砥柱中流—— 1938年,在中华民族和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蒋中正以他个人超凡的毅力、勇气与志节,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国脉如缕的八年浴血抗战中苦苦支撑,砥柱中流,直到夺取最后胜利。)

1938年,血战台儿庄,蒋中正亲临视察,白崇禧助李宗仁获抗日首场大捷。

1939年,日机轰炸蒋中正故乡,灾民遍野,白崇禧论克敌制胜,指挥国军消灭日本钢军,获得昆仑关抗日首场攻坚战大捷。



(视频:《一寸河山一寸血》(16)武汉会战 (武汉保卫战) —— 1938年6月,中日战史上最大规模的会战打响,白崇禧、陈诚分别担任江北和江南战场的最高指挥官,4个月共歼灭10万余日寇,从此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视频:《一寸河山一寸血》29 —— 历史的血迹: 抗战期间,国军坚持敌后游击战,毛泽东和中共表面上拥护蒋委员长和国民政府抗日,背地里对日军游而不击,破坏抗日,乘民族危难发展壮大中共实力。 )

道不完南征北伐的往事 报国的心意就像一朵不凋零的鲜花 )

(责任编辑: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