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社会/纪实文学

血纪(534)

下集-第十二章:前途

第二节:台湾是中国的希望(2)

(一)不该出现的(2)

不妨让我们都来回忆一下当年的抗日战场:国民政府投入军队,历经南口战役,泸沟桥保卫战,太原会战,忻口会战,娘子关保卫战,淞泸保卫战等大会战二十二次,有些高级将领在战场上负伤不致被日人生俘,杀身成仁。

以淞泸保卫战为例:参加当年会战的老兵易谨,劳声环回忆往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们亲眼看到有的师团投入战斗,不到三小时,便牺牲了一半,在残暴的野兽面前,抗日将士除了尽忠报国,团结杀敌,再没有其它想法!淞泸战之壮烈,振憾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他称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在这场战役中,半数团职以上将领以身殉国,使骄狂的日军大量伤亡,空军炸毁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海军第三舰队旗舰,迫使日军改变原来的战略计划,并为国民政府西迁赢得了时间。

整个抗日战争,国军陆军三百二十余万壮烈牺牲,其中包括八名上将,四十一名中将。空军六千多名血染长空,二千四百六十八架战机被击落,海军全部覆没。

现今大陆人又知道不知道,让国际刮目相看的是孙立人指挥的新一军,他以伤亡一万七千人的代价毙日军十万,成为皇军克星,使日本司令部丧胆。另一位让日军丧胆的抗战英雄张灵甫,在长沙会战中夜袭张古峰时掉了一条腿。这样的英雄,却被中共诬为杀人魔王。

而中共吹得天花乱坠的平型关大捷,不过是太原会战的小部分,也只打掉了一支日军运输队。另一个虚构的李向阳更是无中生有,而真正让日人闻风丧胆的委员长卫队,以两个营阻击进攻南京的一个师团,每个卫队士兵阻击着50倍于自己的日军。

因抗战的胜利,才扭转了近百年来中国被列强分割的极为屈辱的历史。

这才是中华民族之魂,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中共抹杀它,除了暴露自己民族败类的本性外,还能说明什么呢?

再举一例,今年人们在纪念抗战六十周年之际,9月3日在重庆竟发现了:“一位死去的将军正以另一种方式迎接这个日子”,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朱鸿勋将军的坟墓,首次暴露在记者的镜头下。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位身经百战,声名显赫的抗日将领,竟被埋在重庆南山黄桷垭的一块红苕地里,长眠达半个世纪!他那在天英灵何等悲伤?而中共不肖子孙并不以此汗颜。

1937年,泸沟桥事变爆发,当时国军53军与日人将战于黄河南北,晋鄂之郊。朱将军不为寇慑,奋勇率军而起,1940年宜昌市相继陷落,他率军进驻湖北境内藕池口,使日军挥戈南下的计划不得实现,1941年除夕,他率部偷袭日军,日军利用空军反袭,朱将军饮弹牺牲。

牺牲后,蒋中正代表中国革命军,追赠他为陆军中将,当时因湖北是日本沦陷区,国民政府将其遗体暂时埋葬于重庆南山复兴村,准备抗日胜利以后,运回他东北老家安葬。

抗战刚刚胜利,中共便迫不及待的挑起了内战,东北三省悉数为共军占领,致使国民政府安置朱将军遗体的后事,便被耽搁下来。

共军占领重庆后,便把当年浴血奋战的抗日英烈,弃之如敝履,长达半个世纪,他的忠魂无人照料。将军坟茔早已湮没在南山脚下的红苕地里,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痕迹。

1958年“大练钢铁”时,八个大汉用铁锹硬是把将军墓碑撬出来,打算用来砌练铁炉,由于碑石仅十厘米厚,根本不够作炉圈,故将它改作炼铁厂伙食团用的水缸。石碑被撬出后不久,人们将墓石等材料拆出,充作练铁炉的材料,将军墓横遭肢解。

谁也说不清将军的尸体被弄到哪里去了?成了实足的游走在南山耸林荒郊中的孤魂野鬼!!六十年代初,铁厂垮了,一个村民见铁厂的水缸盖材质不错,便请人把石碑抬回家来,充作猪圈石,后来猪圈拆了,石碑又改成了洗衣石。

像这类的事,在中共统治之下可以说是绝非仅有。这种辱没先烈的耻辱又该由谁来承担,谁来洗雪?

两天后(9月5日),媒体又报导了阵亡的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的牺牲事迹,总算使中国老百姓对真正抗战的中流砥柱,得到了一点支离破碎的信息。这还是因为李家钰之子,李克熙曾任重庆人大副主任之职,这一报导就是记者在组织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时,访问李克熙所写的一篇文章!

1937年抗战爆发后,李家钰率二十二军从西昌徒步北上,辗转跋涉四十余日,到达山西前线。1938年2月,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进攻东阳关,想一举驱逐驻守长治的李家钰部。李亲临前线,明知在装备上数量上,与日军无法相匹敌,仍率部殊死博斗。

当时国民党中央通迅社报导长治守军,几乎全军覆灭,子弹打完后,继以拳头、大刀、乱石!!城破,巷战中击毙日军两千……1944年,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豫湘桂大战,同时强渡黄河,5月21日、36军奉命阻击日军西进潼关,结果在行军途中遭日军伏击,李家钰阵亡。

阵亡后家人留下血衣带回四川,1944年6月13日,国民政府追赠李家钰为陆军上将。7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对他下褒扬令,入祀忠烈祠。1945年蒋总司令题词:“勋烈常昭”,其夫人安淑范,亲自撰写挽联:“马革衰尸还,是男儿得意收场,亦复何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