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爱情、生命和全部精神都融入这斗争的风浪—-——马克思
一个控制欲强、自大、虚荣的人,必定也是个好斗的人。马克思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在广为流传的“马克思的自白”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对幸福的理解”,马克思的答案是:“斗争”。可见他好斗到何种程度。
众所周知,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理论的核心,其要义无非两个字:斗争。这种有着浓厚火药味的理论之所以出自马克思,与他好斗的本性有显然很大关系。
一
从现有的传记资料来看,马克思最早的一次具有社会意义的斗争发生在他中学毕业时。他就读的特利尔中学有个叫廖尔斯的副校长,思想保守,反对当时流行的自由主义,马克思很讨厌此人,并且在毕业离校时公开表示了自己对他的不满——他和另外一个以故意藐视廖尔斯而闻名的学生一样,在离开学校时向所有老师辞了别,却唯独没有理睬廖尔斯。
上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马克思好斗的个性渐渐显露。第一学期,他加入了特利尔同乡会,并很快成了五名领导者中的一员。1836年,来自特利尔的学生和一群普鲁士贵族学生在校园里发生了争执,后来更一度发展为公开的打斗。1836年8月,马克思在一次决斗中左眼上方受了伤。尽管关于这次决斗的详情后人不得而知,但它仍不失为马克思读大学时好斗的一个佐证。
马克思大学时代的诗歌创作也充分展现了他好斗的个性,对斗争的赞美和渴望是它们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在《灯光》中,马克思对斗争赞颂道:“在如火如荼的搏斗当中,会更快诞生美好的事物。”(1)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0卷第454页
在《感想》中,他表白自己说:
我不能安安静静地生活,
假如整个心灵都热气腾腾;
我不能昏昏沉沉地生活,
既没有风暴也没有斗争。
让别人享受到,
远离战斗呐喊的欢欣,
让温雅的祝愿与感恩的祈祷,
给别人带来其甘如饴的感情。
我的命运就是投身斗争,
永恒的热情在我胸中沸腾——(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0卷第454-455页
一想到斗争,年轻的马克思就会“脸上放出红光”。他在《风暴》中写道:
青春的热血在激荡,
使我的脸上放出红光,
我怀着满腔的渴望,
期待投入斗争的风浪。
我要把爱情、生命和全部精神
都融入这斗争的风浪—–(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1卷第588页
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马克思加入了崇尚“批判”的青年黑格尔博士俱乐部,并很快成为其中一名活跃的中心人物。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更是迅即以斗士的形像亮相于社会舞台,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对现存社会秩序“毫不留情”的挑战。
1842年10月,马克思担任了《莱茵报》的主编,在他的主持下,这张报纸很快就被办成了一个激进分子进行社会批判的前沿阵地,影响迅速扩展到全国。这期间,他不但亲自撰写了一系列具有鲜明论战色彩的文章,将矛头直指普鲁士和德意志的封建君主制,以辛辣尖锐的笔锋针砭当时的社会现状,而且吸引了大批志同道合者。该报撰稿人罗伯特.普鲁茨后来回忆说:“普鲁士和德意志拥有的一切年轻的、有新鲜自由思想的或者(作为政府抱怨的联盟者的)革命思想的天才都到这里避难来了。他们使用各式各样的武器,进行斗争,庄重、嘲弄、博学、通俗,今天用散文,明天用诗歌,为着共同的目标而结合一起,书报检查官和警察与他们的争斗是徒劳的……”(4)结果,没几个月,《莱茵报》就因激怒了德国政府而被查封。(待续)
(4)戴维.麦克莱伦着《马克思传》中文电子版,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