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社会/纪实文学

鲜为人知的马克思(8)

虚荣的马克思--鲜为人知的马克思之三

咋看上去,当马克思把“人类的幸福”与“我们自身的完美”同时并列为选择职业“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时,那意思仿佛是说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既要考虑“人类的幸福”,也要考虑“自身的完美”,两者并无轻重之别。但稍加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从完整的意义上说,“人类的幸福”与“我们自身的完美”的一致性,其实包含了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达到“自身的完美”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另一方面,也只有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才能达到“我们自身的完美”。但对于前一个方面,马克思在文中完全没有提及,他感兴趣的只是后一个方面,而且在论述这个方面的内容时采用的是反映条件和因果关系的表达句式(“只有——才——”和“如果——-就——”),这难道是偶然的吗?非也!恰恰是这一点在不经意中表明,至少在马克思的潜意识中,“人类的福利”与“我们自身的完美”并不是并列的,而是一种前者从属于后者,后者支配前者的关系。换句话说,马克思虽然同时肯定了“人类的福利”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在职业选择中的意义,但在他的潜意识中,更看重的却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他之所以肯定“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价值,恰恰是因为只有这样人才能达到“自身的完美”,成为“人人敬仰”的伟人、完人和圣人。如果由表及里进行深层心理分析的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字里行间是不是潜藏蕴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既要考虑“人类的福利”,也要考虑“我们自身的完美”,但考虑“人类的福利”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完美”?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这意味着对“自身的完美”亦即对成为伟人、完人和圣人的渴望,即便不是推动少年马克思打算“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唯一原因,至少也是其内在和深层的原因。借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通过为人类福利劳动而达到“我们自身的完美”,成为“人人敬仰”的伟人、完人和圣人,这才是左右他职业选择的“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尽管他并没用明确的语言公开表示这一点,甚至很可能也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设想一下,如果马克思没有任何个人考虑,纯粹只是想献身“人类的福利”,那么在论述“人类的幸福”与“我们自身的完美”的一致性时,他会只强调唯有“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才能达到“我们自身的完美”吗?在“人类的幸福”与“我们自身的完美”之间,他的潜意识会更看重后者吗?非也!恰恰相反,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强调的只会是唯有达到“我们自身的完美”,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更看重的只会是“人类的福利”。但事实上,马克思的逻辑是反过来的,这正是问题的要害所在。

其实,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开头马克思就说过,“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2)这里的“趋于高尚”与“我们自身的完美”其实是一个意思。在这段话中,马克思明确把选择职业看作是人们使自己“趋于高尚”的手段,将这个观点与他主张“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想法联系起来看,不言而喻,在马克思的逻辑框架内,“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与达到“我们自身的完美”之间显然是一种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待续)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0卷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