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看见,台湾” 林磐耸设计展现台湾意象

人气: 61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3年04月15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钟元台北报导)“看见,台湾-林磐耸的艺术与设计”展即日起至5月26日止于国立历史博物馆展览,展出名列世界百名平面设计家之一、台湾师范大学前副校长林磐耸的设计、艺术及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类作品。他以洗练的海报视觉融合台湾岛屿图像做为创作题材,将台湾设计推上国际舞台,呈现台湾意象的不同风貌。

中华民国副总统吴敦义日前于展览开幕仪式致词,他肯定林磐耸教授多年来创作丰富系列作品充分展现热爱台湾的心,以及为国作育英才的用心与付出,并祝福他“磐基永固、耸立高峰”。

中华民国副总统吴敦义(中)、交通部长叶匡时(左二)、行政院政务委员黄光男(右二)、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张誉腾(左四)、亚洲大学校长蔡进发(左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前所长暨名誉教授王秀雄(右三)等人出席林磐耸(右四)“看见,台湾—林磐耸的艺术与设计”展开幕记者会。(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林磐耸享有台湾设计界导师的美誉,也被称为“台湾CIS 之父”,是源于1985年出版《企业识别系统/CIS》乙书即受到业界瞩目,他曾为海内外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华电信等约80个大型机构进行整体形象规划。(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林磐耸是2007年国家文艺奖得主,享有台湾设计界导师的美誉,也被称为“台湾CIS 之父”,是源于1985年出版《企业识别系统/CIS》乙书即受到业界瞩目,他曾为海内外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华电信等约80个大型机构进行整体形象规划。

[[7]]

林磐耸“天地人”系列主题,“天:祥云献瑞”、“地:山川绵延”、“ 人:火焰热情”图像结合红、黄、蓝三原色开发成具有故事性与话题性的墙上壁饰。图为“地:山川绵延”。(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林磐耸“天地人”系列主题,“天:祥云献瑞”、“地:山川绵延”、“ 人:火焰热情”图像结合红、黄、蓝三原色开发成具有故事性与话题性的墙上壁饰。图为“ 人:火焰热情”。(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林磐耸说,台湾在世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我们在全球的土地版图很小,人口也不是那么的多;可是台湾拥有非常好的有创意人文资源,可以打造一个亚洲的设计磁场,以友善单纯的环境吸引人才,真正变成一个枢纽的入口。

林磐耸画作《白云故乡》。(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林磐耸的画作《梦的岛屿》(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多年来林磐耸经常远赴世界各地参加各项国际会议、文化考察、艺术交流、客座讲学、展览教学及评审活动,足迹遍布全世界。

名列世界百名平面设计家之一的林磐耸在设计、艺术及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各类作品,他以洗练的海报视觉融合台湾岛屿图像做为创作题材,将台湾设计推上国际舞台,呈现台湾意象的不同风貌。(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他的创作历程受到终生投入台湾意象的艺术家父亲林庆云的启发,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毕业的他,也深受其恩师王建柱教授“以民族为本位,以生活为重心,以时代为导向”的设计主张影响。

[[1]]

林磐耸的法蓝瓷“台湾四季盘”系列作品-代表春天的百合瓷盘。(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4]]
林磐耸的法蓝瓷“台湾四季盘”系列作品-代表秋天的松果瓷盘。(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林磐耸的学习方法是“向书学习、向物学习、向人学习”,从而丰富其设计内涵,坚持“设计的艺术,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实现自我”的理念。“为何会触动以台湾地图作为创作动机?”他说,在深层思索“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这句话后,他将台湾地图与自身生活结合,创作出“我的台湾”、“台湾家书”及“梦的岛屿”系列作品。

林磐耸纸有台湾系列-从原料、纸浆、层次、厚薄、遮掩、穿透、染色、低落……等不同技术实验,开发一片片白云飘浮在内的“纸有台湾”新型纸张。(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林磐耸的台湾百味系列糕饼-他将传统木制的糕饼模开发成具有创意概念的新品,希望藉由不同的台湾图像与不同口味的糕饼结合,将台湾地方美食推广至国际。(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林磐耸的台湾百味系列糕饼-他将传统木制的糕饼模开发成具有创意概念的新品,希望藉由不同的台湾图像与不同口味的糕饼结合,将台湾地方美食推广至国际。(摄影:钟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此次展览来宾包括行政院政务委员黄光男、交通部长叶匡时、前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郁秀、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前所长暨名誉教授王秀雄,亚洲大学校长蔡进发及两岸三地多位艺文界人士均出席活动。

(责任编辑:李晓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