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枪杆子也抢民品(1)
2002年初接到马刚电话再次邀请,电话上告诉我说,他的公司在南坪找到了新的合伙人:“xina计算机公司”,这家公司与九二厂同属军工系统。
在电话上他告诉我,这几年他在四轮摩托车的研制中,对发动机后置结构暂停研制:新的结构仍取发动机前置,前桥取独立悬挂,传动机构和后桥结构采用这些年进步很快的三轮车结构,动力用125单缸发动机。
同时这几年将四轮车划在摩托外的规定有所松动,为实现原先金汇公司的计划提供了条件。只要对原先的事业持之以恒总会有成功的时候。
对他的事业心我很赞赏,但我对成功的希望并不乐观。
我带着犹豫和试探,于2002年2月份第二次来到位于南坪的金汇公司,它已在南坪西路的中段临街左侧,租到了一套普通民房作为办公室。
他见到我以后,对两年前四轮车试制中一点挫折当了‘逃兵’作了责备。我只是哑然一笑,说:“像你这样几百块钱一月请人帮佣实在为数不多的,去留当然会随便一点,我已退休,不像你有事业的想法,低工资对我没有约束力,更不存在与产品共存亡的那种豪气。”
但是他却拍着胸脯说:“男儿所追求的是一番事业,有我老马在,就有四轮车在。”说话中底气十足,对他的事业充满了信心!说着把我带到了试剂厂旁边的一个十分简陋的厂房里。
我们从金汇公司出来坐的是公共汽车,我随口问道:“你的两辆日本丰田车呢?”他苦笑道:“因为四轮车的开发,耗尽了我的家当,两辆车也变买了,我现在也靠公共汽车上下班了。”
当他带着我跨进他租来的破旧厂房时,里面噪声刺耳,尘灰飞扬,厂房里七八个工人,正挥舞砂轮机打磨几个玻璃钢做成的车身。
用玻璃钢替代原来钢板结构的车身,这大概就是他这两年来对四轮车作出的重大改进。
接着他又带我到Xina公司的本部,四轮车生产安排在公司底楼一角,大约占了五百平米的场地,在主楼的北侧用石棉瓦临时塔起了一个工棚,场地很简陋。工棚中间排放着两排共十台车架,电焊的火花此起彼落。我看了看那房顶虽是牛毛毡盖的。但离地足有十米,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工棚外侧的过道上,放着两个已装上了玻璃钢车身的四轮车,装配工正在装内饰和校正底盘的操纵机构,他们边装边埋怨,整车许多地方装配很困难。
我在这底盘前观察良久,发现安装转向器的横直拉杆系统左右相差太大,同时因为缺横向稳定杆,估计就是勉强装好,整个转向系统不会协调。
再去看安装车架的预装工位上,乱装的现象十分严重。一看就明白这些工人都是生手。问道:“你们是从那里调来的?”回答说:“我们原是从公司的各个车间里抽调出来,并不懂车,也没有经过培训,不懂怎样才叫正确的装配”。
我问道:“现场上的施工人员在那里?”那工人指了指车间进门口坐着一位大约五十多岁的人,说“他原是金工车间抽出来一名工程师,姓张”。
经过了解,我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印象,装车的工人基本上是一批生手,没有技术指导,我又问道:“你们装这种车装了多久?”回答说:“才装了两个月,公司说边装边熟悉”。
下午我将要离开时,我向马总介绍了我看到的情况:“整车全是生手在装,乘用车尤其要注重安全,装车错误出了事是要人命的。”
老马才说:“正因为这样,我请你做现场指导,至于月薪,暂时按每月一千五百元给,是四轮车工段最高的工资了。”
这种四轮车结构,是马总从一个姓赵的手里买下的,底盘采用了长安微型车的悬挂结构改造而成,但极不成熟,还需要大幅度改进。
2001年10月经过中介人的撮合,马刚与Xina计算机公司刘经理。签订一项开发金汇牌四轮客车的合作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制造出来的四轮车在推向市场实现盈利后,金汇公司占有60%的利润,而接受委托加工的Xina公司只能得到30%的利润。
在自己的地盘上以自己军工资格向国家贷款,用自己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仅只得到30%的利润分成,再大的傻瓜也不会答应的。但对四轮车一无所知的刘经理,利用国家的钱冒多大的风险,只要私人得到实惠都是可以的。
何况,若四轮车开发顺利,“一无所有”的小小金汇公司,将被Xina关起门来吃掉,“贪婪”这个怪物产生出阴险的算计。
当然,在这场赌博中无论是Xina还是金汇,都在用国家资金下赌注。这便是当时流行国有资产“流蚀”的合法方式:拿国家银行的贷款和国有设备,实现利润,这是两家牵手的基础。
不过合作人之间各谋各的打算,使这种“开发”带着尔虞我诈。
我到Xina上班的第一天,老马就向我打招呼说:“我们和Xina是委托加工的关系,所有图纸和技术资料都必需经过我的手,他们的内部关系很复杂,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所以你在现场上最好少发表意见,遇到问题要及时向我讲”。
两年不见,原先不懂车的老马,现在是技术主管了。从别人手中买过产品,又用Xina公司的资金和人力将这个未成熟的产品生产出来,老马想出四轮车开发的路够绝的。
Xina可不是一个破产企业,也不同于龙泉驿的九二汽车制造厂,这里的制度表面上极其严格,进出大门都必需出示工作证。(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