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组图:追随国父孙中山革命群英小传

人气: 16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3年12月29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国父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华民国103(2014)年即将到来,国立国父纪念馆日前展出“追随国父革命群英小传”,知名革命人士包括林觉民、罗福星、秋瑾、于右任、方声洞、宋教仁、吴兆麟、宋美龄、胡汉民、陈少白、郑士良等群英素描。

岁末年终是感恩的季节,缅怀国父孙中山先生一生为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而积劳成疾,最后临终仍喊着“和平”、“奋斗”、“救中国”。民众从清末民初先贤的生平事迹,可以了解他们追随国父革命,共同追求救中国的理想。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国父孙中山先生_赖武雄恭绘。(国父纪念馆)

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1866~1925)

国父孙中山名文,号逸仙,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人。在日本宣传革命时,以中山樵自称,后人习称中山先生。孙中山14岁时,随母兄赴檀香山,首度接触西方文明及基督教义,开阔了心胸与眼界。青年孙中山于香港习医,常与杨鹤龄、陈少白、尤列等人畅谈革命,人称四大寇,1892年以第一名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国父说,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他是从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开始决定倾覆清廷创建民国。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国父在兴中会的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由此揭示振兴中华的宗旨,开始革命救国大业。

1896年在伦敦被驻英公使诱捕幽禁,幸经康德黎等营救脱险。1905年改组成立同盟会,并正式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建国理想,历经17年奋斗,10次起义失败,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史称“辛亥革命”,终结数千年专制。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订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元月1日为中华民国开国之日,建立第一个亚洲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临时政府,组织参议院。公布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启共和民国的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917年袁氏称帝,国父发动二次革命讨袁,1914年成立中华革命党。1917年7月张勋复辟,孙中山号召护法。1919年10月10日,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而积劳成疾,最后临终仍喊着“和平”、“奋斗”、“救中国”。国立国父纪念馆日前展出“追随国父革命群英小传”,知名革命人士包括林觉民、罗福星、秋瑾、宋教仁、吴兆麟、宋美龄、胡汉民、陈少白等群英素描,从清末民初先贤的生平事迹,可以了解他们追随国父革命,共同追求救中国的理想。(国父纪念馆)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5月6日赴邵关誓师北伐。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中华民国前总统蒋中正奉召从上海赶到广州来援,并帮助孙中山出谋划策,击退叛军,护送孙中山脱险返沪。蒋中正对孙中山忠心耿耿,患难与共,从此获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器重。

1925年国父北上身体不支,罹患肝癌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8岁。国父临终仍喊着“和平”、“奋斗”、“救中国”。孙中山终身维护共和,为追求一个统一富强的中国而鞠躬尽瘁。国民政府于1940年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林觉民_卢昉恭绘。(国父纪念馆)

林觉民(1887~1911)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人。婴年善病,几至夭折。8岁失母无依,寝食与父共,从习国文久,未尝就外傅,性为聪慧,读书不忘。14岁入高等学堂,时学子风尚西学,醉心民主自由,课余辄与同窗论时事,可见革命献身之志。19岁奉父命完婚,翌年得子。自费东游1年,专习日本语文,时与革命志士交往,金尽则返国。

适有官费生丁某投海自尽,补其缺额,遂再赴日入庆应大学文科,专攻哲学,兼习英、日语文,孜孜励学,夙夜匪懈。辛亥春,获黄兴、赴声来函,谓事大有可为,及返闽谋响应。抵港后,黄兴相见喜曰:“意洞来,天赞我也,运筹帷幄,何可一日无君?”旋返闽台号同志,滞留一旬,领率同志多人相继赴港。故辛亥广州之役,志士多闽。赴粤宿于滨江公楼,夜半,挑灯书就禀父与致妻诀别函,情意悱恻,而又大义凛然,至情至性,溢于言表。

1911年3月29日午后,革命事起,亲率闽籍同志直捣广州警署,转战至双门底,挥弹当先,所向披靡,惜因不幸负伤被执。审讯时,犹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各国时事,与共和理想,并索笔墨作供,大笔一挥,洋洋数千言,清吏为之折服。写至激烈处,解衣磅礡,以手捶胸,若不复忍书者,就义时,意态从容,面不改色,年仅25。

林觉民潇洒倜傥,胸襟旷达。急公好义,全力以赴。《与妻诀别书》,伉俪情笃,脍炙人口。著有《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告父老文》,译有《六国比较宪法论》等文传世。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罗福星_林柏权恭绘。(国父纪念馆)

罗福星(1884~1914)

罗福星字东亚,号国权,原籍广东镇平(今蕉岭)。生于印尼巴达维亚(今雅加达)。19岁毕业于巴城中华学校。次年随祖父罗耀南到台湾入苗栗公学。密结志士,图谋抗日。1906年,不堪日本人长期苛虐台胞,被迫返藉,举家内渡回粤,路经厦门时,加入同盟会。次年受知于丘逢甲,聘为广东视学兼广州府中学堂监督。不久赴南洋考察华侨教育,出任新加坡华侨中学校长。结识胡汉民、黄兴、林时塽、赵声等革命志士。嗣至缅甸,任同盟会缅甸书报社主任。

1908年冬,国父偕胡汉民至曼谷,特往晋见,提出抗日复台大计,并表示愿效前驱。次年任巴城中华学校校长。辛亥广州举义,随黄兴攻两广总督署,负重伤而脱险,与胡汉民等走避香港、暹罗,复往巴达维亚,晤黄兴,谋再举。武昌起义后,与黄兴在巴城募集民兵2千余,军抵苏州,会南北和议成,奉令解散。旋衔国父命,来台组党,成立同盟会台湾分会于苗栗,以台北大稻埕大嬴旅馆为联络,组织抗日。

罗福星发表《大革命宣言》,号召台湾同胞团结抗日,收复台湾。未经年,抗日组织遍及全省。民国2(1913)年3月,企图大举抗日,事机泄露,潜逃淡水,不幸被捕。日人称为“苗栗事件”。设临时法庭,大兴冤狱,株连2百余人。在狱中以“中华民国孙逸仙救”八字为句首,撰写《祝我民国词》,文曰:“中土如斯更富强,华封共祝着边疆;民情四海皆兄弟,国本苞桑气运昌。孙真国手着光唐,逸乐中原久益彰;仙客早贬灵妙药,救人千病一身当。”文情并茂,感人至深。民国3(1914)年3月3日,以首犯重罪,惨遭绞刑,从容就义,年仅29。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秋瑾_卢昉恭绘。(国父纪念馆)

秋瑾(1875~1907)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自幼慧敏,工诗文词,能骑马,善饮酒,豪爽雄健。及长,奉父母命嫁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志趣不合而至仳离。随夫居北京时,目睹国危,清廷腐败,立志献身救国。东渡日本,先入日语讲习所补习,继入青山实践女校。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发起共爱会,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乙已回国省亲,结织蔡元培、徐锡麟,加入光复会。

秋瑾再赴日本,入同盟会,被选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次年因反对《日本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而回国。在沪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回国学生。并办《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浙东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继与徐锡麟分头准备于浙、皖同时举事,被推举为大通学堂督办,往来于江浙军队与会党间,组织光复军,推徐为首领,自任协领,拟在皖、浙同时起义。因徐仓促举事,清廷获得密报,派军包围大通学堂,被捕。

秋瑾虽迭经酷刑,仍拒绝招供恐累及同党,惟书“秋雨秋风愁煞人”七字而已。1907年7月15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年33。烈士遗骨由其生前挚友徐自华、吴芝瑛,等移葬于杭州西子湖畔。民国元(1911)年杪,国父抵西湖时,专程往烈士墓祭扫,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兴中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民国5(1916)年国父重游杭州时,又赴秋社凭吊烈士,后手书“巾帼英雄”四字匾额,赠予为纪念烈士而命名之上海竞雄女学。遗著编为《秋瑾集》问世。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于右任_赖武雄恭绘。(国父纪念馆)

于右任(1879~1964)

于右任原名伯循,别署刘裕。陕西三原人,父经商,母早逝。家境清贫,幼为牧童。资质聪颖,勤苦励学,17岁应县考,成绩特优而获案首;25岁乡试中举,誉为“西北奇才”,文名益鹊噪关中。庚子帝后流亡西安,基于义愤,欲手刃西太后,卒被劝阻。因讥讽时政遭通缉,开封会试未毕,家人报讯,潜逃上海。得马相伯之助,入震旦学院就读。旋与马氏创办复旦公学。及中国公学初创,予以热烈赞助,并任国文教席。1906年赴日本,晋见国父,入同盟会。

翌年在沪先后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坚持宣传革命,鼓动反清。民国元(1911)年任南京政府交通部次长,实际代理部务。8月国民党成立,任参议。宋案发生,致力反袁。嗣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惜为环境所迫,苦战5年后终被改编。旋至沪专办党务,并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一大”党选首届中央执行委员,随国父入京,任政治委员会委员。

民国15(1926)年任山西省主席,次年初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准备策应北伐军。南京国府成立,任国府委员、军委员会常委、审计院长、监察院长。抗战期间,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行宪后仍任监察院长,计任职30余年,有“监察院保母”之誉,民国38(1949)年随政府来台,忧愤国事,益励忠贞,所为诗文,尤见激壮。向以草书,见重于世。

民国53(1964)年11月10日病逝于台北,年86。其遗著由国史馆、中央党史会、监察院合作编辑为《于右任先生文集》、《于右任先生墨宝》及《于右任诗集》等书,问传于世。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方声洞_吴仪宽恭绘。(国父纪念馆)

方声洞(1886~1911)

方声洞字子明,福建侯官人,17岁随兄方声涛东渡日本,入东京成城学校习陆军。隔年4、5月间留日学界因愤俄国谋我东北,掀起拒俄运动,参加拒俄义勇军。由此启发献身革命之热忱,旋与兄入同盟会,参与革命运动,任同盟会福建分会会长。1907年至汉口与王颖订婚,次年结婚。后同赴日本千叶学校习医,并介绍妻入同盟会,与兄、嫂、姊、妻五人均为同盟会员,党人引为佳话。

辛亥春,方声洞闻悉广东举事计划,遂托故告假返国,并运军火至香港,决志参与起义,愤笔直书,贻父、妻、侄绝笔书,大义凛然,哀凄动人;随黄兴一路攻进两广总督署,杀敌20余人,转攻督练公所,奋战时中弹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时年仅26。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宋教仁_卢昉恭绘。(国父纪念馆)

宋教仁(1882~1913)

宋教仁字遁初(钝初),别署桃源渔夫,或作渔父,湖南桃源人。17岁肄业于漳江书院。22岁考入武昌文普通学堂。1903年11月与黄兴、刘拨一等在长沙筹组华兴会,被推为副会长。翌年7月又与吕大森、刘静庵等在武昌组织科学补习所。嗣回常德策动会党,响应长沙起义。事泄被通缉,逃亡日本。1905年入东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习政治。复与程家柽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鼓吹革命,密运国内。

中国同盟会成立,加入后被选为执法(司法)检事。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改名《民报》,被推为庶务干事兼撰述员。嗣奉孙总理命代理同盟会庶务,主持东京本部工作。1907年春赴京北安东联络马侠,俾响应南方起义,讵料招兵事泄,遂易装逃回日本。1910年与谭人凤等欲将革命重心转向长江中游一带,建议筹组中部同盟会。后任《民立报》主笔,驳斥外来侵略,抨击清廷腐败,宣扬民主革命。及赴香港筹画广州首义,事败返沪。

1911年7月在沪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当选总务部干事并文事部,且筹设各省分会,以图大举。武昌起义与黄兴偕赴鄂领导。协助湖北军政府办外交,起草《鄂州约法》。未几至南京,任临时政府法制局长。嗣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旋辞职。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被推为理事,并由国父委代理事长。力倡责任内阁制,主张总统可选袁氏,然内阁必由政党组织。民国2(1913)年2月大选结果,国民党大胜,行将成为内阁领袖,招致袁之嫉妒。3月20日派人刺杀于上海沪宁车站。年仅32。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吴兆麟。(国父纪念馆)

吴兆麟(1882~1942)

吴兆麟字畏三,湖北鄂城人。聪慧倜傥,喜读兵法。先后考入将校讲习所、工程专校、参谋学堂,名列首选。时值甲午、庚子两役败后,深虑时局阽危,乃入日知会,密谋革命运动。武昌起义时,任工程营队官,驻防楚望台军械总库。是夕熊秉坤等决议举义,首先鸣枪发难,率同志抵楚望台,共商进取大计,公推为临时总指挥,熊副之。遂派人守楚望台,遣人分赴各标营,分三路进攻督署。

吴兆麟亲赴前线指挥,就督署后侧纵火,令炮兵向火光射击,处军警林立之地,出生入死,一夜而逐鄂督,夺省城。黎明全城光复,首义功成。遂议组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氏为督府参谋总长兼第一旅长,嗣历任军要职,晋升陆军上将。民国31(1942)年10月17日以旧疾复剧逝于武汉。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宋美龄_周政纬恭绘。(国父纪念馆)

宋美龄(1897~2003)

宋美龄祖籍海南岛文昌县,出生于上海市。父宋嘉树早年留学美国,曾任基督教牧师、英文教师,嗣经商致富,与国父志同道合,往还密切。母倪桂珍苏州籍,乃徐光启后裔之女儿所生。曾任教会学堂教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美龄自幼入上海新式女子学校接受现代教育。11岁跟随二姊庆龄赴美留学,攻读数年,中学毕业后,在乔治亚州梅肯的魏斯里扬大学毕业。其后接受美国现代化的西式教育多达10年之久,饱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尤以英文造诣精湛。

民国11(1922)年8月,蒋中正陪国父孙文避难自粤至沪,与氏初识,以才貌倾羡,望许终身,且经长姊霭龄撮合,于民国16(1927)年12月1日在上海结婚。旋创办革命遗族学校和励志社。与夫婿提倡新生活运动。西安事变,赴难解困,生死相许,转危为安。嗣主动担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决将空军建成抗日劲旅。淞沪抗战爆发,亲从前线劳军,以英语向世界广播,揭露日寇罪行,呼吁援华抗战。

民国27(1938)年3月被推举为战时儿童保育会理事长,筹措经费,抚育孤儿。抗战中期,曾赴美国国会演讲,成为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第一个中国人。介述中国抗日战争损失惨重,并望各国予以人道援助。演说引起美国人民的热烈响应。此对后来英美协同抗日发挥一定影响力。旋经纽约市长、旧金山市长先后宣布为纽约市、旧金山市荣誉市民。并接受天主教学院授予法学博士学位。罗斯福总统曾表示:“琉球群岛、东北、台湾将来应归还中国。”

1943年11月23日,偕夫婿蒋中正委员长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埃及举行开罗会议,担任翻译。三大盟国发表《开罗宣言》。战争主旨在制止及惩罚日本侵略。大陆易色,在台成立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恢弘妇权;创办华兴育幼院,施爱遗孤;筹设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泽惠群民。1975年4月5日,蒋中正病逝台北,赴美休养,嗣后长期居留美国。2003年10月24日病逝,年106。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胡汉民_卢昉恭绘。(国父纪念馆)

胡汉民(1879~1936)

胡汉民原名衍鹳,嗣改衍鸿,字展堂,广东番禺人,年23岁举于乡。两度留学日本,入弘文学院师范科、法政大学法政科。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旋由国父指定任本部秘书,从此为其主要助手之一。如主编《民报》,根据国父口授,先后撰成多篇文章,对其思想多所阐发。与保皇派论战,文名大著。嗣随国父至河内立机关,策动历次起义中担任筹饷、运械任务。并在新加坡《中兴日报》撰文继续痛斥保皇派。先后任同盟会南洋支部长、南方支部长。

辛亥广州之役,胡汉民为统筹部负责人之一。同年10月广州独立被推为广东都督。未成追随国父至南京,任大总统府秘书长。4月再任广东都督。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任广东支部长。后被袁氏免粤督职。二次革命失败,随国父赴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政治部长,主编《民国》杂志。民国6(1917)年6月奉命联络西南实力派,策动护法之役。旋任军政府交通总长。民国7(1918)年5月偕国父离穗赴沪,次年代表国父参与南北议和,坚持恢复国会,取消党国密约。

民国10(1921)年胡汉民任国府总参议兼文官长、政治部长。赞同国民党改组,曾代行大元帅职,兼任广东省长、黄埔军校教官。民国13(1924)年后主张反共,次年因廖仲恺案被拘,旋赴俄考察。民国16(1927)年清党至南京,主持国府并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立法院长。民国20(1931)年2至10月遭软禁,获释后至广州,成为南方实力派精神领袖。民国24(1935)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次年5月12日病逝于广州。年58。先后编著《总理全集》、(三民主义的连环性)等,为国民党理论家,阐释三民主义的代表作。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陈少白_詹承谦恭绘。(国父纪念馆)

陈少白(1869~1934)

陈少白原名闻诏,又名白,字少白,号夔石,广东新会人。7岁启蒙,入塾受课,博习固有典籍,奠立国学基础。19岁入广州格致书院,次年结识国父,一见如故。21岁入香港西医书院,与国父拜盟为兄弟。时倡言革命,朝夕往还者,并有尢列、杨鹤龄,人称“四大寇”。国父习医卒业后,一面行医,一面倡导革命,乃辍学跟随之。乙未年初,兴中会香港总会成立,始终参与机要。是秋事起失败,与国父、郑士良逃亡日本,成立兴中会横滨分会。

1897年来台湾设立兴中会台北分会。2年后奉国父命回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与保皇党论战,亦为革命运动在港之重要机关。同时联合三合会、哥老会,与党人共组兴汉会,推国父为总会长。庚子年在香港策应惠州起义。同盟会成立,任香港分会会长。广东光复,任军政府外交司长。未几辞职,成立粤航公司,任总司理。民国以后,未尝从事政治活动,且不喜做官。民国4(1915)年任上海保险公司主席。民国10(1921)年挂名总统府顾问、大本营参议。

1898年1月任国立中华国民银行监督。陈炯明叛变后,辞职回故里,致力于乡梓建设。晚年以吟诗作字为消遣,书法秀丽,画亦足观。民国19(1930)年任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委员。述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等,为早期革命重要文献之一。唯系口述性质,而由人笔记之。未尽全然符合史实,然足可供参考。民国23(1934)年12月23日在北平病逝,年66。案在清季“四大寇”中,除国父之外,其对革命贡献最为显着。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图为追随国父革命志士郑士良_林柏权恭绘。(国父纪念馆)

郑士良(1863~1901)

郑士良字弼臣,广东归善人。少怀大志,常随乡中父老习武,结识不少会党人物,早岁入广州礼贤学校求学,毕业后入博记医院习医,与国父为同窗,折服其排满革命主张,欣然订交,遂为革命同志的第一人。盖郑父早年在沪经商,一杜姓道台向其贷钜款不还,诉诸衙门,讵料杜某运动承审官,捏造伪证,将案情颠倒,其父有口莫辩,积郁而终。彼矢志复仇,乃联络会党中人,组暗杀团,专向贪臧枉法之清吏下手。迭闻国父抨击清政腐败,筹划救亡计策,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唯独氏对其言论风采至为钦佩,并允将来起事时发动会党支持。乙未广州之役,决由氏陪同国父等至广州,设军事机关。运动广州一带会党,亲赴北江联络会党,得数千众。惜因事泄失败,与国父、陈少白三人东渡日本。未几,奉命返港从事联络内地会党活动。一面收拾余众,一面在香港设机关,招纳各省会党俾谋齐集兴中会旗帜下。成立兴汉会,公推国父为会长。庚子秋奉命指挥惠州起义,乃联络惠州各地会党、绿林首领,并选定惠阳三洲田为起事之根据地。连战皆捷、所向披靡,各地会党群众纷纷来归,义军增至二万余人。

当时国父曾来台湾遥控指挥,希能获得台湾日籍总督儿玉源太郎协助,然以日本内阁易人,不愿支助而致中辍。嗣因饷械不济,下令解散,自谋出路,避往香港,1901年8月27日,在香港琼林酒楼饮宴后,返寓途中暴卒,年39。医生检验后称中风所致;一说清吏收买凶手谋杀。国父闻讯非常悲痛,派人至香港吊唁,并致赠款,抚恤其遗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