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君王纳谏 恶事转好

作者:罗善

人气 26
标签:

君王纳谏 恶事转好

李绛在德宗掌朝时,正值魏节度使田季安过世。李绛的儿子李怀谏,年纪尚小。李吉甫请求德宗,发兵讨伐魏博。李绛认为不必对魏博进兵。魏博会自动归顺朝廷。李吉甫竭力述说,不可不用兵的情状。

李绛说:“臣私下观察,两河间藩镇中的跋扈之人,都分兵隶属各个将领,不让他们专听一人指挥,这是恐怕他们权势过重,一有机会,便要谋害自己的缘故。各个将领,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挟制谁。如果哪一个,想要多交结一些人,而众人的心,又不相同,他的谋略必然要泄露出去,如果想要独自起兵叛乱,而又兵少力量微弱,势必不能成功。跋扈的人,依靠这种办法,做为长远的策略。可是臣私下想来,若是经常有一个严明的主帅,能控制部下的将领,为他效死命,让这样的人做节度使,还能大体上控制局势。现在田怀谏,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子,凡事不能自己裁断,军府的大权,必然落在别人手中。各个将领的待遇,厚薄不均,必定有人愤怒,有人怨恨。从这里看来,原先分兵制之的策略,恰造成了现在的祸乱。姓田的当不成屠户,那就全要当俘虏囚徒了,哪里需要朝廷出兵呢!只愿陛下按兵不动,积蓄力量,严格控制各道的兵马,等待日后的结果。使魏博的将士们知道,过不了几个月,他们当中必定有人,自动出来为朝廷出力的。到那时候,只在朝廷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了。抓住有利时机,不惜爵禄,赏赐那个人,让两河间的藩镇,都害怕自己的部下,也效仿这种做法,取得朝廷的赏赐,也就变恐惧为恭敬。”

不久,田怀谏年幼软弱,军政都由家僮决定,对待部下将士,单凭个人爱憎为转移,部下人人愤怒。田兴早晨入府,士卒几千人大声哗噪,围着田兴下拜,请田兴担任留后,田兴惊讶得跌倒在地。许久,考虑到推辞不掉,才对众人说:“你们肯听我的话吗?不要杀害副大使,遵守朝廷法令,划清地界,委任官吏,然后可以行事。”众人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于是,田兴杀死田怀谏的将士十几人,把田怀谏流放到外地。

十月,魏博监军,把上述情况申报到朝廷,德宗忙令宰相对李绛说:“你揣度魏博的形势,像事先订好了符契一样的准确!”

李吉甫请求派使者,到魏去宣慰,借机观察那里的变化。

李绛说:“不能这样做,现在田兴得到了那里的土地,他的军队正等待朝廷的诏令,不趁这个机会,推诚安抚结纳,赐给恩惠,必定得朝廷派去的宣慰使回来,带来魏博将士请求旌节的表文来,然后才给他们爵禄。那就是恩惠出于下面,而不是出自于上面了,会使人们看重藩镇将士、而轻视朝廷。”

德宗接受了李绛的意见,任命田兴为魏博节度使。诏令传到魏州,田兴感激流涕。他的部下,也大受鼓舞。

李绛又说:“魏博五十多年不沾王化,一旦奉六州的土地归顺朝廷,挖掉了河朔势力的腹心,捣毁了叛乱分子的老窝。如果朝廷不加重赏,超出他们的愿望,无法安慰士兵之心,使四邻各镇得到鼓励,发生羡慕,是很不妥当的。请发国库钱一百五十万缗,赏赐魏博将士。”

左右宦官说:“这样花钱太多了。”

李绛说:“田兴不贪求独占魏博的利益,不顾忌惹怒四邻带来祸患,而能归顺朝廷。陛下为啥爱惜小钱,而失大计;不用来收买一道的人心呀!即使国家发兵十五万,去攻取魏博六州。一年里攻下来,花的军事费用,又何止五十万缗呢?”

唐德宗高兴地说:“朕所以要节省衣食,积蓄财物,正是为了平定四方!否则,白白地把财物放在国库里,干什么?”随即派遣知诰裴度,到魏博宣慰,用五十万缗钱犒赏军兵。并宣布:魏博六州的百姓,免除徭役一年。军士也拿到了赏钱。全体军民,欢声雷动!

成德、兖郓等镇的一些使者,互相观望。大惊失色,叹道:“对抗朝廷,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他们都表示诚心效忠朝廷。

君王能善纳贤臣良谏,使大事化小、坏事变好。军民欢腾。盛哉!

虞君不纳忠良之谏致亡国

晋献公和荀息商量说:“我想攻打虞国,而虢国援救他;攻打虢国,而虞国援救他。这该怎么办呢?”

荀息说:“虞国的国君,贪婪而爱好宝物。请拿屈地所产的好马,垂棘所出的美玉,做为礼物,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

晋献公说:“宫之奇还健在,他忠直并有远见,一定要谏止虞君。”

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内心通达事理而性格懦弱,又比国君的年纪大了些。通达事理,他的语言必然简略;性格懦弱,就不能强谏到底;年纪比国君大了些,国君肯定会轻视他。况且爱好的玩物,摆在虞君的面前,而祸患却在另一个国家的后面,只有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到它的后果。我料定:虞国的国君,智力在中等以下,所以,我方的计策,有成功的希望。”

于是,晋国派使者,到了虞国,送去了大量珍玩。宫之奇果然进谏说:“俗话说‘唇亡则齿寒’,这就好比说的是虞国和虢国,可以互相做为屏障,而不是互相从对方身上捞取赏赐。晋国今天夺取了虢国,那么,明天虞国也要跟着灭亡了。”

虞君不听宫之奇的忠良之谏,最终借道给晋国。

晋国灭掉虢国之后,回戈击虞,虞君抱着美玉,牵着骏马,投降晋国。虞国因此灭亡。

虞卿良谏 昏王不纳

秦国的将军王龁,率领军队青攻打赵国。赵国的军队,接连几次,打了败仗。楼昌请求赵王,派重要的使者,去与秦军讲和。

虞卿说:“现在讲和的主动权在秦国。秦国一心要打败大王的军队,既使派使者去讲和,秦国也不会答应。不如拿重宝献给楚王。那样,秦国将怀疑各国结成合纵,讲和才可能实现。”

赵王不听虞卿的意见,决定派郑朱,去秦国讲和。

虞卿又说:“郑朱是赵国的贵人。秦国必然拿郑朱,来向天下宣扬,表明赵国派贵人,到秦国讲和。天下诸侯看到大王与秦国讲和,必定没人前来援救大王。秦国知道各国诸侯不来援救大王,更不肯与大王讲和了。”

但是,赵王还艺不听虞卿的意见,决定派郑朱,去秦国讲和。过不多久,事态的发展,果然像虞卿所料想的那样。

梁武帝拒谏 中反间计

侯景背叛北魏,而归顺梁朝。梁朝封侯景为河南王,晋爵丞相。

北魏高澄,忽然派使者,来与梁朝议和。当时朝中大臣,都请求梁武帝同意议和。

傅岐担任如新县令,碰巧在朝,只有他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说:“高澄新近得志,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和我朝议和呢?一定是设反间计,来迷惑侯景,使侯景生疑,心中不安,因而侯景必然图谋叛乱。朝廷如果允许议和,就正中高澄的计了。”

但是,武帝被朱异的话,所迷惑,竟然允许讲和。

侯景听见这件事,还不相信,就写了一封假作邺都的来信,送到朝廷。信中提出用贞阳侯换侯景。武帝在覆信中有“贞阳侯早晨到,我就让侯景晚上回去”的话。

于是,侯景就造反了。而武帝正中高澄的反间计。

李泌大仁、大义、大襟怀

唐德宗时,陕虢都知兵马使(官职名)达奚抱晖(人名),用鸩酒毒杀节度使张劝,代替张总督军务,上表朝廷要求旌节,做节度使,并且暗地勾结陈怀光的将军达奚小校,做为援助。

唐德宗派李泌为陕虢都防御水陆运史,想用神策军,护送李泌赴任。

李泌对德宗说:“陕城的人,不敢违背达奚抱晖的命令,这是抱晖在做怪。如果把大量的兵马,开到陕城,抱晖必然要关闭城门坚守。陕城三面都是险地,不是一年半载可以攻打下来的。我请求一人一骑,独自去上任。”

德宗说:“朕正重用着你。应当另派一个人去。”

李泌答道:“别的人一定进不去。现在事变刚刚发生,人心还不稳定,所以我能出其不意,破他的奸计。别的人犹豫不定,迁延时间,等到他谋画好了,已经无法走近陕城了。”

于是,德宗同意了李泌的要求。

李泌看见有从陕州来的奏事官吏和将官,正在长安的,就故意对他们说:“现在,皇上因为陕虢正闹饥荒,所以不授给我节度使的职务,而派作领运史,皇上是想让我督运江淮一带的粮食,去赈济陕州。陕州的行营,离长安不远,如果抱晖可以重用,必当使他能够立功。那时,朝廷就会赐给他旌节了。”

抱晖派来的侦察,探听到这个风声之后,急忙回到陕州,向抱晖报告,抱晖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李泌把这个情况,立即报告给德宗,说;“让抱晖的士兵,想着粮食;让抱晖本人,想着旌节。他(指抱晖)一定不会杀害我的。”

于是,李泌出了潼关,在曲沃过夜,抱晖的将佐,都前来迎接。离陕城十五里时,抱晖还亲自来谒见。李泌称赞他代理军务保城的功劳,说:“军队中有些谎言,不足以放在心上。你们的职务,都照旧不动。”

李泌进了陕城。开始处理公务。办事人员中,有人请他屏退左右,以便报告军情。李泌说;“改换军帅的时候,军中有些谎言,是正常现象,我李泌来到以后,自然就平静了。我不愿听这些话。”李泌只取账簿,筹措粮食。

第二天,抱晖来到李泌的住处。李泌对抱晖说:“我不是喜爱你而不杀你,杀了你恐怕从今以后,凡有危险疑难的地方,朝廷所派的将帅就不能进去了。所以留你活命。你替我带些版币,去祭祀节度使,不要轻易入关,自己选择个安身地方,暗地里取走家小,我保证你的安全,不出危险。”

李泌行前,德宗开了个陕州预谋作乱的七十五人的名册,授命李泌到陕州后,把他们杀掉。李泌把抱晖打发走后,中午,朝廷派的宣慰使到来,李泌奏说:“我已经解除了抱晖的职务。其余的人,就不要问罪他们了。”

德宗又派使者来到陕州,一定要李泌把命册上的人杀掉。李泌不得已,把兵马使林滔等五人,押送京师,恳请德宗赦免他们的死罪。诏令把五人谪戍天德军。达奚抱晖,听到上述消息,于是逃之夭夭,不知去向。

李泌大仁、大义、大襟怀,解除了大叛乱,又救了许多人。

(以上均据冯梦龙《智囊》)*@

相关新闻
酌古鉴今:孔子的经验教训
酌古鉴今:田父受骗  弃玉欣然
酌古鉴今:不识车轭的狂暴者
酌古鉴今:孔雀护尾的教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