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乃德之本,在家唯孝,在外为忠,对友能亲,对众能仁,对万物能慈爱。何谓孝?《说文解字》解释:“孝,善事父母也。从老者;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古作,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就是说,弟子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在外面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守信,要广泛的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孝道,古人认为,父母之恩巍巍乎如高山不知其远,浩浩乎如大海不知其深,何以回报?唯孝不足以报。以下是古人尽孝的两个故事︰
缇萦上书救父
据《史记.卷十.孝文本纪》和《史记.卷一百零五.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在西汉初的齐国临淄,有一位名医叫淳于意。他自幼喜好医学,曾得到当时的名医公孙光和公乘阳庆的亲传。后来,为了养家糊口,淳于意在齐国做了太仓令,管理当地粮库。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为人们看病,精湛的医术使淳于意的名声很快传遍四面八方,被尊称为“仓公”、“太仓公”。
有一次,当时的齐文王患肥胖病,气喘、头痛、目不明、懒于行动。淳于意听说后,认为文王形气俱实,应当调节饮食、运动筋骨肌肉、开阔情怀、疏通血脉,以泻有余。可是有一庸医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
于是,王公贵族诬陷仓公“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官府听信诬告,判淳于意“肉刑”,并要押至长安受刑。淳于意膝下无子,只生了五个女儿。临行之时,他感伤无男随行,女儿们听罢都落下了委屈的眼泪。其中,最小的女儿名叫缇萦,毅然决定跟随其父到京城长安,设法搭救父亲。
来到长安后,父亲被打入天牢,年幼的缇萦情急之下毅然上书朝廷,申述父亲无罪,并愿意为奴以换取父亲自由。她在信中详细讲了父亲入狱的来龙去脉,并写道:“一个人如果被判处死刑,他就不能复生;而一个人如果被判处肉刑,脸上被刺了字、鼻子被削去或双脚被砍断,也都无法再恢复原状。他们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有任何机会。为了救父,我愿做一名官奴婢,以赎父亲的刑罪。”
缇萦的信很快便送到文帝手中。文帝看罢,霎时被这个小女孩的孝行所感动,随即下达了一道诏书,赦免了淳于意的刑罚,并下令废除了肉刑。缇萦上书救父的事迹和孝行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
班固的五言古诗《咏史》称赞缇萦:“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吉翂击鼓鸣冤
公元五零二年,萧衍建立了梁朝,是为梁武帝。第二年,京城建康发生了一件孝子击鼓救父的直诉事件。
据《梁书.卷四十七.孝行传》记载,这个孝子名叫吉翂(488年─504年),从小便很懂事,尤其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吉翂11岁那年,母亲便撒手人寰了。母亲已然去世,吉翂只得和父亲、弟弟们一起继续生活。
梁武帝刚刚即位的天监初年,吉翂的父亲做了吴兴原乡县令,因为为官正直,招致了一些人的忌恨。这些人罗织罪名诬陷吉翂的父亲,其罪名当死,吉翂的父亲便被押送到中央的廷尉候审。于是,十五岁的吉翂毅然决定赴京城建康救父。
吉翂的父亲虽然清白,但由于他无法忍受无辜遭审折磨,便招认了“罪状”,朝廷很快给他定了死刑。吉翂听闻噩耗,差点昏死过去。待清醒过来后,他鼓足勇气敲响了登闻鼓。所谓“登闻鼓”,是取“登时上闻”之意,它源自西周的路鼓,魏晋时期开始正式设置,是古代“击鼓鸣冤”、民情上达的一种重要渠道。
吉翂敲响登闻鼓,申诉其父冤枉,并恳请朝廷允许自己代替父亲受刑。鼓声惊动了梁武帝,他对这个少年的举动十分惊叹,退朝之后,特意交代廷尉卿蔡法度彻查此事,说:“吉翂请死赎父,义诚可嘉;但其幼童,未必自能造意。卿可严加胁诱,取其款实。”
蔡法度于是命人在廷尉大堂上摆满了各种刑具,还让所有下属官员参加审讯,欲逼吉翂就范。审讯过程中,蔡法度对吉翂声色俱厉,一定要让他供出幕后指使之人。但吉翂毫无惧色,据理力争,表达了坚决替父而死的决心。
吉翂真切的孝行,感动了蔡法度和每一个在场的人。蔡法度见状不再逼问,他见吉翂身披大人用的沉重枷锁,心有不忍,打算命人为其更换一副轻巧刑具。吉翂立即拒绝蔡法度的美意,说道:“我今天求代父死,已是死罪之囚,刑具只能增加,怎能减少呢?”蔡法度将吉翂的言行向梁武帝作了汇报,梁武帝立即下令赦免吉翂的父亲。
吉翂击鼓鸣冤,最终挽救了自己的父亲。@*#
责任编辑:李梅